摘? 要:在《死水微瀾》和《月牙兒》中,同為煙花女子的劉三金和“我”有著相似的社會身份,卻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通過對《死水微瀾》中劉三金和《月牙兒》中的“我”的形象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看到煙花女子在不同社會背景下的道路選擇和愛情態度,亦可以展現出李劼人和老舍對于時代和個人命運的不同思考。
關鍵詞:死水微瀾;月牙兒;妓女形象
作者簡介:張辰悅(2000.1-),女,漢族,江蘇泰州人,揚州大學文學院本科生;在《北方文學》、《青少年日記》、《課程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文章;研究方向: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美學等。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9-0-02
新文學史上,女性群體受到了眾多作家的注意。不論是寫女性的自由解放追求幸福,還是寫女性在舊時代的背景之下的墮落和犧牲,都展現了作家對于一個時代的書寫和思考,而妓女作為特殊時代下的特殊角色,也在多為作家的筆下出現,通過不同作家筆下的妓女形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窺探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時代主題。
一
(一)“我”:掙扎與屈服
老舍在三十年代創作了大量與娼妓有關的作品,如《微神》《月牙兒》等。在這些娼妓形象中,《月牙兒》中的“我”是在此類作品中塑造得最生動細膩的一個形象。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中,女性最基本的生存的權力都無法自己掌控,生活的前面好似一眼望不到底的黑洞,“活下去”是底層人民做出所有選擇的前提。在《月牙兒》里,其實“我”也曾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希望,覺得母親所做的職業是可恥的,堅決不肯重蹈母親的覆轍,所以在走投無路之時也嘗試過當女招待自食其力,也曾為自己靠勞動吃飯而高興。
母親讓“我”去上學是為了能夠改變女兒的命運,但是當再一次無處可歸的時候,“我”才明白“媽媽是可佩服的”“羞恥不是我造出來的”,而如果不能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那么知識、愛情、尊嚴都是虛無縹緲的玩意兒。書里交給她道德,但是那樣的社會環境中,書上的知識并不能讓底層的女性掙得一口飯吃,唯一的用處只是讓她方便和那些看起來體面的“文明人”周旋、打交道。
“我”選擇做暗娼這條路是迫不得已的,就算受過教育也還是無濟于事。在那樣灰暗的社會中摸索前進著,她只有這一條路可走,這樣的人生經歷決定了她對愛情不屑與荒唐的態度。
(二)劉三金:順從與任性
劉三金是新文學中的非典型女性形象,在某種程度上,她不是讓時代來決定自己的未來道路,而是跟隨時代來自主選擇道路。新文學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的塑造大多為了突出某種社會現實,通過描寫下層人民的血與淚來進行社會反思。《月牙兒》是通過妓女悲劇性形象的塑造來控訴時代、講述底層人民的悲劇命運,而劉三金只是單純基于蜀中地方風土人情塑造而成的鮮活熾熱的形象,她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她在這片水土中形成的個性,展現的是一種最真實原始的生命狀態。劉三金踏上妓女的道路雖然也是被迫的,她卻欣然接受了這一事實。被人拐賣之后“不好意思回去,便老老實實流落在江湖上,跑碼頭”,仿佛一切都很自然,也絲毫不覺得這件事情有何不妥。
她和蔡大嫂有相似點,所以兩位女性才會有一種宿命般的共鳴,互相理解、互相扶持。但蔡大嫂的形象更為復雜,一直想有一個去城市的夢,對于未來與愛有著不斷的追求和自我選擇,最終選擇為了蔡傻子和羅歪嘴嫁給顧天成。而劉三金的生活是隨性的,選擇當妓女這條路更像是自主選擇而非生活所迫。
這樣一種性格也影響了她的愛情觀——不會輕易付出真心和真情。所以,一開始她不相信羅歪嘴所說的“雖是包了你,你仍可以做零碎生意的”,覺得他要么是開玩笑,要么就是想賴賬,后來通過陸茂林試探一番,知道了羅歪嘴確實是這么沒有醋意的人,就算她對于羅歪嘴確實有一點愛情的成分也并不客氣,有生意時便做生意,并不會覺得不妥當。
二
《月牙兒》中的“我”和《死水微瀾》中的劉三金雖然處于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但是同為煙花女子的身份,對于愛情的態度是相似的,她們都因為生存問題而將愛情當作是虛無縹緲、鏡花水月般的存在,只是如煙火一瞬罷了,燦爛卻終為虛妄。但兩者也有很明顯的不同,“我”是因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所以覺得愛情更多的是一種荒唐;而劉三金多了些江湖之氣,和“我”相比并沒有受到那樣劇烈的社會壓迫和境遇變遷,她期盼愛情,有母性關懷溫柔的一面,但對于愛情卻看得極為通透豁達。
(一)“我”
在《月牙兒》中,第一主人公“我”是曾陷入愛情過的,她對于愛情的態度經歷了四個階段:矛盾、沉淪、空虛和不屑。在遇到校長的侄子的時候,她是矛盾的,這樣一個對她微笑、供她吃喝、給她做衣服的青年對她來說更像是一種人生的救贖,讓她從之前那樣迷惘黑暗的生活中拉出來,走向新生活。貧窮和自尊在都糾纏著她,她害怕青年騙他,也害怕走母親那樣的路,卻又無法拒絕青年給她帶來的她夢寐以求的生活,只能看著自己一步一步在愛情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這場夢一直持續到了少婦找到她,得知自己被騙后,答應了少婦和他一刀兩斷,卻在反復猶豫中還是留下了青年給她的財物。這時候“我”的猶豫很微妙,她其實并不是愛慕虛榮,也想要自尊自愛,甚至想著,既然要一刀兩斷,那么就得把那些東西全部還回去,只是現實不允許她這么做,因為她除了這些東西什么都沒有了。
而后“我”去飯館做女招待,再去做暗娼,這樣一個短暫的幻夢終于醒了。社會沒有給女性獨立生活的土壤,貧苦的女性只得依附于男性存在,做娼妓幾乎是一種既定的命運,這樣的一種態度老舍在《駱駝祥子》中也直白地表現了出來:“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出現在大富之家?!比绻麗矍椴荒芴铒柖亲?,那么愛情對于她來說和讀書一樣無用,甚至嫁人也是為了活下去,為了嫁出去“我”也得假裝說愛。最具悲劇性的是女性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都沒有辦法好好愛自己,又如何去真真切切地愛別人。最后她看清了教化所的本質,這只是一個販賣女性的巨大的交易機器,她吐了官員一臉的唾沫,但這最終只是她被裹挾著在時代的洪流之下做最后的掙扎罷了。
(二)劉三金
與《月牙兒》的主人公相比,劉三金作為一個妓女,悲劇性意味沒有那么濃烈。她沒有受過教育,身份也輕賤,是四川天回鎮上蕓蕓市井人物中的其中一個小人物,但是《死水微瀾》中,許多大道理卻都是通過她之口說出來的,許多矛盾沖突的設置中,她也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在眾多文學評價中,大多將其作為促成羅歪嘴和蔡大嫂愛情的關鍵人物,是為了推動情節發展而存在的,卻鮮有人注意到劉三金作為一個妓女對愛情不一樣的態度。
劉三金雖然是妓女,人情世故卻看得清楚,風情又聰敏,也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對于美好的感情是有期盼的,總愛到蔡大嫂這邊逗著金娃子玩,對于嫁人生子有著明確的渴望的。但是她對于愛情的態度上理性占了上風,對感情有著清晰的認知。她見過的男人很多,但是她知道沒有誰對她是有真情的,也沒有誰能夠真正靠得住,一切都還是需要自己為自己做打算。因此,她是所有女性中最會明哲保身的一個,什么事情都會給自己留點后路。
當劉三金在和蔡大嫂閑聊時談及嫁人,這是將劉三金的性格特點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一個橋段。蔡大嫂說羅歪嘴對劉三金不錯,也很喜歡劉三金,劉三金這時候卻說:“可惜,就是他只管和我好,并不喜歡我?!彼m然覺得羅歪嘴很好,但是清楚地知道他們并無可能,便也不會強求,知道羅歪嘴和蔡大嫂雙方有意,反而積極地為他們牽線搭橋。而羅歪嘴對這份感情更是清醒,在劉三金半開玩笑地要跟了他的時候,他坦言自己需要找一個正經女人安家,劉三金風情正盛,跟著他只會耽誤了自己。由此,羅歪嘴和劉三金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真情的,但是由于其身份,他們對彼此感情的選擇更多處于現實性的考量,沒有上升到后期羅歪嘴和蔡大嫂的熾熱的愛情。也可以說,或許在這份感情還沒有開始,由于兩人的理性,就已經把這樣的感情壓抑在心底了。
劉三金對羅歪嘴的愛情的態度帶著點江湖豪氣,在羅歪嘴明確了對她并無多余的情感之后,并不拖泥帶水,卻很認真地報答羅歪嘴對她的恩情,為蔡大嫂挑明她和羅歪嘴兩人的感情,并且為他們的感情的發展盡心盡力,這樣一種態度與《啼笑因緣》里關秀姑對樊家樹的態度有些許類似,不過劉三金的經歷比關秀姑要令人唏噓,羅歪嘴也比樊家樹要仗義豁達得多。
(三)愛情態度差異成因
“我”和劉三金兩人對待愛情的態度產生差異的最大原因在于她們所生存的社會背景和社會環境不同。
《月牙兒》展現的是清末民初的動蕩時代,面臨著大規模的失業,愈來愈多的女性從事暗娼來掙錢活下去。在那樣一個環境之中,《月牙兒》中的“我”的命運是擺脫不了的,她只是萬千選擇這樣一條道路的女性中的其中一個少女,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已經失去了自我的個性,也無法思考如何擁有愛情,更無暇顧及愛情。
而《死水微瀾》中,晚清政府受到了洋人勢力的沖擊,這樣一種余波波及到了蜀中這樣一個小鎮上。由于天回鎮這樣如同“死水”一般的存在,文明還未開化,這里形形色色的人自給自足,受到的外界影響并不大,完整沿襲了巴蜀之人的性格特征,也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他們原本的生存樣貌,所有人的個性被保護得很好。劉三金作為煙花女子,并不排斥這個職業,也并不覺得這是個多么不正當的行當,只是覺得這是一種自然的需要。
也正是這樣一種自由寬松的環境讓劉三金見識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們,也更加促成了她潑辣直率的性格;她學會觀察各色人物,與他們周旋交際,更把人情世故看得通透,一下子就能看出蔡大嫂非池中之物,僅和顧天成聊了幾句就摸清楚了他的性格和脾性。所以她知道,男人是不會對妓女付出真心的,只是把愛情和婚姻當成最后的棲身之所,沒有也并不可惜。
三
《月牙兒》和《死水微瀾》為我們展現了兩位煙花女子在不同的時代特征之下的道路選擇和愛情態度。她們都是煙花女子,都覺得愛情比起生存而言是虛無縹緲的。她們一個被時代磨平了性格,一個在風土人情的保護之下在翻起浪潮。劉三金和“我”之間道路選擇和愛情態度的差異來源于時代發出的訊號??墒?,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的頭上,就成為了一座山。試想一下,劉三金未來的道路將會如何?社會的動亂已經殃及天回鎮了,就算是明哲保身又能到何時呢,個人的命運最終敵不過一個時代的命運,劉三金終究會成為千千萬萬個“我”中的一個。
參考文獻:
[1]李劼人:《死水微瀾》,四川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2]老舍:《月牙兒》,安徽文藝出版社2019年版。
[3]老舍:《駱駝祥子》,河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
[4]陳思和:《文學中的妓女形象》,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
[5]藍棣之:《從女人的品行,寫歷史的轉捩——長篇小說<死水微瀾>的深度模式》,《文藝研究》1993年第1期。
[6]丁帆,李興陽:《歷史的微瀾蕩漾在現代轉折點上——李劫人<死水微瀾>論析》,《天府新論》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