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下班,我都會經過高基街。這是一條佛山老街,西連汾江路,東接升平路,中間還被松風路橫穿出一個十字路口。有一段時間,升平路附近搞舊城改造,路一封就是好幾年,期間,大車小車都不能經過高基街。本無心插柳,卻不曾想,竟因此繁榮了高基街的地攤經濟。
其實,那個時候城市是拒絕地攤的,城管對地攤小販真的是很不客氣,在城市中心地帶,根本不可能有像模像樣的地攤夜市。而高基街,因為封路,居然就繁華起來了。每天傍晚五六點鐘,天都沒黑,馬路中央琳瑯滿目的衣帽鞋襪攤就熱鬧起來了。再加上街道兩邊本來就有的門市,黑壓壓一大片,簡直蔚為壯觀。
因為經常從高基街路過,所以對它的熱鬧印象非常深刻,有時候需要買件衣服,也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它。
既然是地攤,所售商品當然不能太貴,二三十塊錢的衣服迎風招展,隨君選擇。有時下班回家,突然看到某個攤上掛著合眼緣的衣服,就會本能地把單車拐過去,看看是什么布料,如果是棉的,也許就會順手買下來。
當然,更多的是晚飯后,和妻子一起,慢悠悠地過去逛夜市。高基街的地攤,可供選擇的東西多得讓人眼花。適合嬰兒的、兒童的、少年的、青年的……當然還有我這類中老年的,應有盡有。每年夏天,我都會去高基街買幾件T恤,最貴的都沒超過五十塊錢,不只是穿著出入各類高大上的場合,還到處拋頭露面作演講。沒有人相信我會穿二三十塊錢一件的衣服,都以為是牌子貨,沒有幾千塊錢恐怕是買不到的。
整條高基街賣的都是同類商品,想必競爭應該也很激烈。有時候我就會想,那些商販,擺一晚上的攤,能賺多少錢呢?賺的這點錢夠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嗎?緊接著又想,自己這想法也真是幼稚,如果不夠開支,人家為什么還要辛辛苦苦出來擺攤兒?然后我又會想,要不,我也去租一個攤位試試,看看能不能小小地發上一筆財。但這個想法僅僅停留在想的階段,至今也沒有付諸實施。倒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怕自己折騰半天,累得要死,到頭來卻是一件也賣不出去。算了,這人世間的艱難,還是揮手掠過罷。
有時候會遇到接連幾天的陰雨,街面攤自然就擺不成了。這個時候我又會想,那些攤販應該都還有別的職業吧?地攤只是他們炒更增收的方式,無非是把空出來的時間,給自己美好的生活“加個菜”,如果不然,這沒完沒了的雨,對他們來說該是多么巨大的打擊。
如果晚上下班稍遲一點,經過高基街的時候,就會遇到“堵車”。因為攤販已經把他們的家什搬出來了,正在馬路中間忙活著。大包小袋的衣服,以及掛衣物的架子,堆得滿地都是,就算是騎單車,想找一條順當的路也不容易。
有天下班,我突然發現有公交車、私家車經過高基街,以前堆滿了東西的馬路,突然變得開闊起來,只有街兩邊還像往常一樣擺著攤兒,賣著和往常一樣的衣服。原來,通往中山公園去的路已經修通了,恢復通車后,路中間再也不準擺攤了。熱鬧了幾年的高基街,復又歸于平靜。
這個時候,地攤經濟正火遍全國,而高基街的地攤卻突然消失了,想想也真是有點可惜。
作者簡介:周崇賢,系中國作協會員,迄今出版文學及學術著作三十多部。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