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音樂,喝著茶,任月色爬滿窗。
時光如杯子里的茶水,啜一口,香味便在唇齒間沉淀,凝目窗外的月華,感慨“月色入壺”之際,心情縱然寥落亦抒情了。
杯中的茶水在音樂聲中散發出一縷幽香,淡淡的,卻沁人心脾。
我喜歡用玻璃杯泡茶,看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翻卷著,如同一個個精靈自由自在地翩躚起舞。或許,每一片茶葉在吸吮了天地精華后,就是為了這一瞬間華美的綻放吧。
窗外有風兒吹來,月光依舊爬滿窗,一杯茶、一縷風兒、一片月光、一人、一世界,在一份落寞之外卻顯得如此的融合。
喝一口清香入心的熱茶,我忽然想,一片片飛舞的茶葉,在水中幻化著茶山里那份寧靜和淡泊,幻化著自己生命的沉重,而后,把一份輕盈的姿態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我曾讀過晉代詩人杜育的《茶賦》,但說到茶事,不可不提“茶圣”陸羽撰寫的《茶經》。每每說到茶文化,我就會想到正心,會想到修身,甚至會想到修心。
記得父親曾說,茶可以處于廟堂之高,也可以處于江湖之遠。
從前,父親喝的茶都是他自己做的。記憶中,他把嫩葉在鍋里不停地翻炒,我在邊上聽著鮮嫩的茶葉在鐵鍋里發出“痛苦”的聲音,十分好奇父親的那雙手怎么就不怕鐵鍋燙著呢?
父親一邊做著茶,一邊和我說炒、揉茶葉時的各種步驟,那時候,我又沒有喝過茶,自然是搖著頭和父親說:我才不要知道這些呢。父親聽到我這樣回答就不高興了,他板著臉說:一個男人長大以后必須懂茶,不僅要會喝茶,而且還要會做茶,只有自己親手接觸過茶葉,你才會真正地懂茶的精髓所在。
小時候,只要父親板起臉,無論任何事,我都不敢再違背他的意旨,于是,我就站在一邊,耷拉著腦袋聽著父親傳授茶經。“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時至今日,一些炒茶的要領,我仍然記憶猶新。
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對于喝茶很是講究,存儲茶葉有專門的錫罐,平時喝茶有專門的杯子,夏天喝茶還有一只用陶土燒制的茶瓶。而父親的那把茶壺,他說是年輕時從宜興買來的呢。
我從未看到母親喝過茶,但是,這些年,我和父親喝的茶,都是出自母親的手。父親說:母親炒的茶,滿身披毫、白間隱翠,一旦入水,就會發出一股淡雅的清香,喝進嘴里會有一份回味綿長的感覺。父親還說:好的茶,湯色會碧綠清澈,用白瓷碗一泡就見分曉。
或許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慢慢地,我也習慣了喝茶。其實,我也喜歡喝母親采摘炒制的茶葉,不說別的,聞著就有一種清香。
茶在父親的世界里純粹是一種精神內涵,撫琴前有之,下棋時有之,研墨時有之,我想,父親是通過品茶演繹著自己的文化。而茶在母親的思想里純粹就變成了一種婦女文化,從一杯茶里去理解父親的個性與心性,母親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
不知不覺間音樂停了,站起身,我去重新換上茶葉,先沖入少許開水浸潤茶葉,待茶葉舒展開后,再將杯子慢慢地斟滿。一時間,只見杯子里“白云翻滾,雪花飛舞”,一股淡淡的清香襲來……
作者簡介:章革偉,浙江諸暨人,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林業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散文《沉香》《那片土地那份愛》《月光悄悄地從胸口滑過》等。曾獲第三屆華夏散文三等獎、2019年中華文學雜志年度散文三等獎。
(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