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磊 張潔 趙世偉 李可明 張燕兵



摘? 要:本文重點研究在蛋雞日糧中添加紅棕櫚油對蛋雞生產性能及蛋殼質量的影響。試驗選取養殖條件良好的全封閉雞舍內進行,挑選日齡為47周齡的海蘭褐蛋雞4000羽,隨機分為4組,分別為對照組和0.5%、1%、1.5%試驗組。試驗預飼期為3 d,正式試驗周期為28 d。結果表明:0.5%和1%試驗組較對照組產蛋率、料蛋比都沒有太大差異,其中1.5%組料蛋比相較對照組下降了0.08。紅棕櫚油中富含的一些營養物質,可以改善蛋雞的腸道和生殖系統,使蛋雞的生產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1%和1.5%試驗組,蛋殼質量較對照組和0.5%組有明顯提高,蛋殼強度分別提高了5.30%(0.16 kg/cm2)和5.86%(0.18 kg/cm2)(P<0.05)。紅棕櫚油所含類胡蘿卜素中的β-胡蘿卜素在蛋雞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對蛋雞的生殖系統及蛋殼質量有明顯改善效果。
關鍵詞:紅棕櫚油;蛋殼質量;生產性能;類胡蘿卜素
中圖分類號:S816.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3-1085(2021)2-0020-03
蛋雞生產過程中,除了產蛋率、料蛋比等,蛋殼質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評價管理指標。蛋殼質量是衡量一個蛋雞場養殖成績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蛋殼質量差會給養殖者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雞蛋蛋殼質量不好的表現有多種形式,顏色改變(如褪白)、蛋殼變薄、軟殼蛋、無殼蛋、蛋殼變粗或沙殼蛋、變皺、畸形蛋、 白堊蛋、斑點蛋甚至出現臟蛋和血斑蛋等。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飼料營養因素、日常管理、疾病、品種及日齡等[1]。
據統計,雞蛋從生產到終端消費約有5%~7%因蛋殼質量問題而使等級降低,若以5%計算,我國每年會產生145噸殘次蛋品,年經濟損失可達60億元[2]。許多復雜因素影響和控制蛋殼質量,其中蛋雞的品種、日齡、環境、疾病和飼養管理等因素穩定的情況下,飼料營養水平和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試驗采用紅棕櫚油替代蛋雞日糧中等量的豆油,研究紅棕櫚油對蛋雞生產性能及蛋殼質量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試劑? 紅棕櫚油(類胡蘿卜素含量≥30000 mg/kg,E族維生素含量≥20000 mg/kg)由山東中牧飼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進行乳化處理;豆油為益海糧油有限公司的產品。試驗場地在遼寧阜新某蛋雞養殖公司,蛋殼等質量檢測在沈陽農業大學動科學院進行檢測。
1.2? 試驗設計及日糧配比? 選取產蛋率、體重相近、健康度良好的47周齡的海蘭褐蛋雞4000只。本次實驗采取用紅棕櫚油等量替代豆油的方法,且紅棕櫚油的添加量達到實驗要求。
基礎日糧:養殖場自配日糧,不添加油脂,用于配制試驗日糧;對照組:基礎日糧+1.5%豆油;0.5%試驗組:基礎日糧+1%豆油+0.5%紅棕櫚油;1%試驗組:基礎日糧+0.5%豆油+1%紅棕櫚油;1.5%試驗組:基礎日糧+1.5%紅棕櫚油。
試驗期為4周,預飼期為3 d,飼喂對照組日糧。
參照海蘭褐蛋雞養殖手冊,制定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對照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成分見表1。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生產性能指標? 從正式開始試驗第1天起,詳細記錄每天的產蛋數量、產蛋重量、死淘數量。每周定時結算剩余料量,計算周消化飼料量。根據記錄的相關數據,以組為單位計算平均日采食量、產蛋率、料蛋比和平均蛋重,各項記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產蛋率(%)=總產蛋數/(總雞數×總產蛋天數)×100;
平均日采食量=(總投料量-剩余料量)/(總雞數×總產蛋天數);
料蛋比(%)=(總投料量-剩余料量)/總產蛋重量;
平均蛋重=總產蛋重量/總產蛋數量
1.3.2? 蛋殼質量? 在試驗期第28天,每組隨機取200枚雞蛋,采用蛋殼強度測定儀檢測相關數據。
1.4? 統計分析? 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利用EXCEL軟件對各重復原始數據進行處理,采用SAS9.2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以P<0.05作為差異顯著的判斷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紅棕櫚油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各組蛋雞產蛋性能見表2。試驗開始前,選取的4000只蛋雞產蛋率、采食量及料蛋比數據之間無統計學意義。試驗4周(28 d)后,對照組產蛋率相比下降最為明顯,其中1.5%紅棕櫚油組的產蛋率下降最少,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采食量隨著紅棕櫚油的添加量增多未出現明顯的變化,各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料蛋比隨紅棕櫚油添加量增大呈現下降趨勢,其中1.5%組的料蛋比較對照組下降0.08,差異不顯著(P>0.05)。
2.2? 紅棕櫚油對蛋雞蛋殼質量的影響? 各組蛋雞蛋殼質量見表3。
試驗期結束后,隨機選取各組雞蛋200枚,對蛋形指數和蛋殼硬度進行了檢測。數據分析發現,1%和1.5%紅棕櫚油組蛋形指數發生變化,但是變化不明顯(P>0.05),說明紅棕櫚油的添加對蛋形指數影響不大。經過檢測發現,蛋殼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且隨著紅棕櫚油的添加量增大而蛋殼硬度增大,1.5%紅棕櫚油組蛋殼強度較豆油對照組有明顯改善(P<0.05),說明紅棕櫚油中富含的類胡蘿卜素等營養具有改善蛋雞輸卵管健康的效果。
3? 討論
本試驗中飼喂含紅棕櫚油的日糧,蛋雞生產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主要是因為紅棕櫚油中富含類胡蘿卜素(其中β-胡蘿卜素的含量最多)和維生素E等。紅棕櫚油中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胡蘿卜素、角鯊烯、生育酚、生育三烯酚以及植物甾醇等[3]。常見的大豆油等精煉植物油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幾乎為0[4]。β-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物,當體內缺乏維生素A時,其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有效解決了維生素A的缺乏問題,對于蛋雞腸道健康和輸卵管健康都有明顯改善功效。常見油脂中只有紅棕櫚油、稻米油和大麥胚芽油中含有生育三烯酚,其他油脂只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能,抑制脂質過氧化性,降低膽固醇的合成,并具有抗癌和神經保護作用[5]。
本試驗通過在蛋雞日糧中添加紅棕櫚油,驗證其對蛋雞生產性能及蛋殼質量的影響,為蛋雞生產日糧中使用油脂種類提供更多的選擇。紅棕櫚油中富含的類胡蘿卜素對蛋黃的著色以及雞蛋的品質的提升在之前的實驗文章中已經體現[6]。
參考文獻:
[1]? 張寶鎖,楊富強.不同預混料對蛋殼質量的影響[J].獸醫實驗室,2020(5):125
[2]? 郭建平,胡迎利,楊建平,等.規模化雞場蛋殼質量的影響與調控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8,39(10):27-30.
[3]? 潘開林,季敏,胡明明,等.紅棕櫚油中功能成分的測定[J].糧食與油脂,2016,29(12):79-81.
[4]? 劉慧敏.不同植物油微量成分與抗氧化能力的相關性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5.
[5]? 夏向東,呂飛杰,臺建祥,等.生育三烯酚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1,27(8):65-69.
[6]? 郝志磊,張燕兵,李可明.日糧中添加紅棕櫚油對蛋雞生產性能和蛋品質的改善研究[J].家禽科學,2020(5):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