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 沐

黎 青/圖
1951 年4 月11 日,魏巍采寫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在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任70 年時光洗刷,其中的文字依然鮮活,依然令人蕩氣回腸。優秀的作品總是與時代同聲,與人民共情,時至今日,看到那些奮戰在抗洪、抗震、抗疫一線,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前沿的子弟兵們的身影時,人們仍然會情不自禁地把“最可愛的人”這一崇高稱謂送給他們。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一部中國共產黨黨史,就是一部英雄史,記載著苦難輝煌、展示著浴血榮光、匯聚著浩蕩能量,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豐厚滋養,為共產黨人不懈奮斗注入不竭動力,是共產黨人開掘不盡的精神富礦和信仰大廈,蘊藏著我們“從哪里來”的精神密碼,標注著我們“到哪里去”的精神路標,其中的英雄人物如永不熄滅的珠峰火炬,燭照著共產黨人的奮進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山河破碎中的浴血奮戰,一窮二白里的發憤圖強,英雄形象歷經歲月的洗禮、沉淀,如珍珠一般,越發熠熠生輝。戰爭年代,高呼“向我開炮!”“怕死不當共產黨員!”的是英雄;舍身炸碉堡、用胸膛擋機槍眼兒、烈火焚燒渾不怕的是英雄;和平年代,隱姓埋名搞尖端科研的是英雄;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逆行出征、護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是英雄;在貧困堡壘的攻堅之地和大山重重的偏遠之地,向死而生、扛起脫貧攻堅重任的是英雄……一張張英雄的面孔,猶如一面面醒目的旗幟,在共和國大地上高高飄揚,成為億萬人的人生標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把光榮和夢想刻寫進歷史的年輪。
英雄屬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展開中華民族史詩般的畫卷,每一篇幅都閃耀著英雄的風采。其事跡和壯舉疏通著華夏兒女的精神血脈,澆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不少“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尤需英雄輩出,尤需弘揚英雄精神,尤需“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信仰、“天地之大,黎元為先”的為民情懷、“立下‘生死狀’、敢向絕壁要‘天路’”的無畏擔當和“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的時代本心……
一個英雄故事,一部奮斗教材。致敬英雄最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崇尚英雄壯舉,賡續英雄血脈,堅守國家和民族的共有價值,把英雄的精神化為奮進動力,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職盡責,追求卓越,讓自己也成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讓我們深懷對英雄的敬意,激發出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矢志不渝地向著幸福的方向努力奔跑,讓英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