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輝
技法講解
聯想是指從一個事物想到其他相關的事物,在事物之間建立關聯的一種心理活動。聯想是思維發散,是一種創造能力。在童話的世界里,更需要具備聯想的能力,這樣才能表達新穎獨特的想法。
那么,在童話寫作中,如何做到文思泉涌,妙筆成趣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聯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1.相似聯想,上下勾連豐富材料。
相似聯想是指由一種事物聯想到與該事物外形、性質、特征等方面相似的其他事物。兩種事物只是相似,而質則不同。
安徒生的《夜鶯》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皇宮的森林里有一只美麗的夜鶯,它擁有婉轉的歌喉,能唱出動人的曲子。作者從聽到它歌聲的人們都覺得無比美妙這一事情寫起,通過相似聯想,構思出在尋找夜鶯的過程中,宮廷貴族們把牛的聲音、青蛙的聲音誤以為是夜鶯的聲音的情節;再到有人獻上了一只能不停歌唱的人造夜鶯,人們便不再理會真正的夜鶯了;最后是皇帝面對死亡時的醒悟,揭示“真假只有在生死邊緣才能分辨,價值只有在失去與重新獲得中才能體現”的主旨,豐富了材料,拓寬了故事的創作思路。
2.因果聯想,深入挖掘深刻意蘊。
因果聯想是指事物間的因果關系,由因想到果,或由果及因的聯想思維過程。因果聯想可以引導學生往深處挖掘,從而創設出深刻意蘊。
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這樣描寫:賣火柴的小女孩靠在墻角擦火柴取暖,她覺得自己好像坐在暖烘烘的大火爐前。為什么會想到這些?因為天正下著大雪,而小女孩穿得很單薄,她想烤火,這就是因果聯想。在因果聯想中,我們看到了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深刻感受到現實的冰冷,更從中感受到小女孩對關愛與幸福的渴望,感受到安徒生童話中人道主義精神的力量。
3.對比聯想,縱橫聯系事理分明。
對比聯想是指由一種事物聯想到與該事物性質不同的其他事物。可從過去與現在的時間角度進行縱向對比,也可把同時存在的事物進行橫向對比,從而表達深刻的事理。
童話《筆和墨水壺》開篇寫道:他人無意識的夸獎使墨水壺覺得自己“身價倍增,飄飄然”;墨水壺通過與筆的對比,覺得自己才是產生偉大作品的“根源”。下文卻在筆與它的回擊過程中,揭示了深刻的事理——任何成績的取得,都需要一個或者多個人的共同努力。真正的榮譽屬于所有人,在取得成績后我們都應該謙虛,不能驕傲自大。
聯想的目的就是為了用聯想到的其他事物來突出這一事物的特點,從而突出中心。所以聯想的途徑,就是從文章的中心出發,聯想與所寫事物有關的內容,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既然童話中的聯想這么重要,那我們要如何寫好它呢?這里,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1.圍繞一個中心。我們在聯想時,大腦中往往會產生豐富的形象,但無論聯想到多少事物都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為這個中心服務。
2.聯想與寫實有效結合。聯想是從某一事物展開的,由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時要自然、恰切,合情合理,不能有斷裂、生硬之感。
3.聯想要切合實際。展開聯想時,不能過于隨意,必須有現實依據。
綜上所述,寫作時,我們要有一雙慧眼,善觀察,勤積累,多感悟。只有這樣,才有助于由“此”觸發,通過聯想構思,將“此”事物升華為“彼”事物。
文題設計
《皇帝的新裝》中,因為皇帝有穿新衣的癖好,所以騙子就設計出一件“能夠檢驗人是否不稱職或愚蠢的”根本不存在的新衣,讓皇帝和大臣們上當受騙。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到過類似的現象呢,請以“我的隱身衣”為題,發揮聯想和想象,自擬題目,寫一篇童話。
要求:不少于600字;聯想自然恰切;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寫作中要巧妙運用聯想法,聯想與“隱身衣”在形態或屬性上相近的事物,或者是想到與它不同的事物,或者可以根據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聯想,從而豐富習作內容,使習作意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