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新起點 新征程 新愿景”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宇航學會發布2021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它們是:
1.太陽磁場周期性反轉與太陽全球磁場探測
太陽活動周期本質上是由太陽磁場的周期性反轉引起的,太陽磁場問題進一步制約著太陽物理學科的發展。缺乏觀測數據是問題難以解決的關鍵,需要太陽物理和現代航天技術相結合,打開突破的大門。
2.星系生態環境中的反饋效應及“重子缺失”問題
在星系演化過程中存在著超新星爆發或黑洞噴流對環境的反饋效應,由于缺乏觀測手段,其物理過程仍不確知。設法精細觀測該效應產生的熱氣體是解開“重子缺失”之謎的關鍵,對理解星系演化、促進宇宙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3.利用太空原位資源實現人類長期地外生存
太空原位資源利用技術是人類通過勘測、獲取和利用地外天體的天然或廢棄資源,走出地球、邁向深空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這一技術突破將催生地外天體采礦、太空制造和太空移民等新興領域。
4.空間準絕對零度超低溫熱管理技術
空間準絕對零度是指無限接近熱力學的最低溫度,是粒子動能低至量子力學無限接近最低點時物質的溫度。空間準絕對零度超低溫熱管理技術是面向宇宙微弱信號超高靈敏度探測感知亟需的關鍵技術。該技術突破將對探測宇宙微弱信號,了解宇宙起源和探尋外星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5.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技術
重復使用航天運輸系統是航天運輸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技術是其關鍵支撐技術。該技術將為我國可重復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研制打下堅實基礎,大幅提升我國進出空間和控制空間能力。
6.基于核聚變推進系統的空間飛行器設計技術
基于核聚變推進系統的空間飛行器是通過核聚變反應獲得大推力進行深空飛行探測的飛行器,具有高比沖、大推力、長壽命等顯著特點。這一技術將大幅提升空間飛行器的性能,是人類進入月球以遠太陽系的重要技術保障。
7.大空域跨速域高超飛行器氣動布局設計方法與技術
大空域跨速域高超飛行器氣動布局設計方法與技術需適應大范圍的飛行空域及速域變化要求,是氣動設計的關鍵和難點,也是跨速域高超飛行器所面臨的重大共性基礎問題。該技術的突破將大幅拓展高超飛行器的活動范圍。
8.吸氣式高速飛行器內外流耦合聲振環境評估與預示技術
吸氣式高速飛行器內外流耦合聲振環境技術的研究將建立精確的評估與預示方法,是保障吸氣式高速飛行器實現寬速域、多空域靈活機動飛行的重要基礎。該技術突破對于新型吸氣式航天運輸系統及工程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9.地球同步軌道星地全天時安全通信技術
地球同步軌道星地全天時安全通信技術是實現天地一體化保密通信的重要技術,是未來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在金融等安全等級高和保密時效長的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10.空間高壓大功率發電與電力管理技術
空間高壓大功率發電與電力管理技術是突破人類大規模探索太空和利用太空資源瓶頸、支撐未來超大型航天器發展的關鍵技術。該技術突破將推動載人登月、月球基地建設開發、深空探測、空間太陽能電站等重大空間任務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