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 蔡飛飛



戶籍窗口是基層派出所接觸群眾最多的崗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群眾對人民警察的情感。作為一名戶籍民警,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河東分局劉店子派出所戶籍民警姜妍婷五年如初堅持用“熱心、耐心、誠心、細心、盡心”的“五心級”服務,將不起眼的工作做到了極致,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
微笑+熱心服務
“大娘,剛下過雨,門口有點滑,您注意腳下。”
一走進劉店子派出所的戶籍室,迎面而來的是年輕女民警姜妍婷面帶微笑的招呼語。幾句暖心的問候,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姜妍婷深知戶籍窗口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姜妍婷一頭扎進戶籍室,認真學習法律法規以及戶籍業務知識。沒有師傅帶,她就查閱以前的檔案資料,熟記每類戶口辦理所需手續,虛心向分局老戶籍警請教,精確核準各類報表。
2020年6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姜妍婷經常加班加點組織所內人員下到社區進行前期宣傳,制作宣傳條幅20條,張貼發放各種宣傳材料4000余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登記表下發后,她不等不靠,第一時間召集轄區負責人開碰頭會,就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工作進行業務培訓,并及時跟村莊負責人員答疑解惑,確保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后期,劉店子派出所戶籍室的業務量不斷飆升,戶籍室的工作人員很少能正點下班,姜妍婷也同其他人員一起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此時的她,已經進入了孕晚期。
耐心傾聽+盡心工作
“群眾一年也來不了派出所幾次,來一次可能就是對咱長久的印象,一定要耐心傾聽,了解群眾的需求,把群眾當親人服務好。”這是姜妍婷在戶籍窗口囑咐輔警最多的話。劉店子派出所作為農村派出所,轄區含20個村3.2萬人,相比城鎮派出所稍顯得沒那么忙碌。然而,卻有太多的“疑難雜癥”考驗著姜妍婷的專業能力。
3月16日,派出所來了一位火急火燎的大爺。“我想給俺兒子改年齡,”焦急的神情布滿了大爺的面龐。原來,這位大爺姓陳,是八湖鎮人。多年前,其兒子小坤出生,當時恰逢計劃生育吃緊,在年齡上便虛報了3歲。而現在,其兒子工作的公司,正趕上有難得的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可超過三十歲不符合報考范圍。為了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小坤想盡快更正自己的年齡。因自己工作地點遠在浙江,又趕上疫情嚴控無法返鄉,于是委托父親前來派出所辦理更正年齡業務。
了解情況后,姜妍婷對此事展開調查工作。經查,陳大爺手中只有其妻子當年生完小坤后的某些證明材料,但是這些材料都無法直接證明小坤真實年齡情況。此路不通,姜妍婷又想出了到小坤出生的湯頭鎮中心衛生院調取出生檔案的辦法。結果苦尋了兩日,卻偏偏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醫院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幾經搬遷,部分檔案丟失,未找到小坤的出生檔案。當希望再次破滅后,姜妍婷決定從其手中僅有的部分資料著手調查。因需要醫院相關人員的配合,姜妍婷事先到醫院進行協商。
最終,姜妍婷經連續兩個月的日夜奔波,多方調查取證,于5月16日更正了小坤的年齡,圓了其出國留學的夢。
細心指導+誠心守候
姜妍婷將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目標,熱情接待每一個辦事群眾,耐心解釋每一個咨詢,認真辦理每一項戶籍業務,細心講解每一個戶籍政策,即使面對有些故意刁難的群眾依舊能夠以和善的態度、從容不迫的處事風格積極應對,把事情做到群眾的心坎里去,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贊譽。
早些年間,樹沂莊村民周先生因生母改嫁,其隨繼父到東北生活并落戶。當時因地方口音、吐字不清等原因,落戶時將“周”落成了“鄒”。因以前很少用到身份證, 周先生就沒在意。直到兒子出生,周先生一家由東北遷回老家樹沂莊村居住,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周先生也曾到派出所咨詢,但一聽手續麻煩就打退堂鼓。如今,孫子也出生了,按這樣下去,孫子的姓氏也得落成錯的。周先生不想一錯再錯,便著急上火地來到劉店子派出所咨詢姓氏變更情況。
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姜妍婷也感到很棘手。但為了解民憂、暖民心,她耐心細致地給周先生講解姓氏更改的相關政策以及所需要的資料,向周先生及相關知情人詢問了解情況,并找到其家族家譜。由于時間久遠,周先生長輩皆已去世,家譜信息記載資料意義不大。在姜妍婷的幾經奔波下,終于找到周先生的堂哥,遂選擇周先生與其堂哥做親緣鑒定。經過連續一個多月的工作,周先生祖孫三代更正了姓名,打印了新的戶口本。
“改名的事可是我長久以來的心病啊,本以為這輩子的名字就這樣了,真沒想到您這樣盡心盡力,真是太感激了!”接到改名成功的消息,周先生激動地緊緊握住姜妍婷的手。
“為人民服務不是句空話,是我的初心。”姜妍婷力爭做一名無愧于心的戶籍民警。道一聲您好,說一句別著急,聲聲問候里包含著對群眾深深的愛意。一份堅守,一份執著,小小窗口傳遞著一心為民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