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軍 高秀云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農民教育培訓始終圍繞“三農”“三生”以及“五大振興”需求,以“圍繞農業轉、做給農民看、指導農民干、科技連兩端、共育新農人”為育人理念,建立起農科教協同發展(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科學研究、農業技術推廣與人才培養融合發展)的高素質農民培養模式,為我國熱區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聚焦培訓實效,推動農民教育“品牌化”。
中國熱科院始終圍繞農民教育培訓提質增效,實施“五個一工程”,推動農民教育培訓事業可持續發展。
(一)打造一批特色班
中國熱科院聚焦產業發展新需求,堅持規劃引領,分層分類實施培訓。每年堅持打造一批特色班,逐年構建特色班集群,持續推進,久久為功,最終形成精品班級群,引領培訓工作。2020年重點打造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紅)班、農業經理人班和高素質女性生產經營能力提升培訓班三個類型的培訓班。特色班在專業課程、學員遴選、課堂組織、產業孵化等方面凸顯特色和優勢。
1.課程設計特色。課程設計緊扣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和農民需求,針對性設計專業課程。例如,高素質女性生產經營能力提升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紅)班以提升農民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農產品銷售的能力,主要開設電子商務和網絡銷售兩個模塊。電子商務模塊開設了創業思維與商業模式設計、農產品電子商務基礎、網絡銷售定價策略、基于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品牌建設及管理等課程;網絡銷售模塊開設文案寫作、鏡頭前表演、鏡頭前語言表達、上鏡造型、視頻剪輯等方面的課程,安排直播課程進階指導和直播導師一對一指導。農業經理人培訓班則主要以培養高素質農民群體的領跑者,培養“田野CEO(首席執行官)”為目的,教學中融合成人教育參與式教學方法,主要圍繞農業生產管理、產品市場營銷、農業田間技能、政策研讀應用能力等方面設計了風險管理、財務管理、采購與庫存管理、人與生產力管理、市場調研與市場需求分析等課程。
2.課堂組織特色。課堂教學強化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從實踐中學和練,增強學習的效果。例如,高素質女性生產經營能力提升培訓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紅)班開展小組短視頻制作活動,將推銷的產品通過“演”的方式展現出來,每個小組結合課程所學內容,自己撰寫腳本、剪輯視頻,并且發到抖音平臺上進行展示;開展電商產品模擬銷售創意小組賽,每個小組5-10人,每組自己設計營銷模式,準備直播產品,準備直播布置等,最后按照抖音直播數據對小組的成績進行評比。農業經理人培訓班采取沙盤演練、翻轉課堂、農業經理人大賽模擬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員為主體,形式多樣的組織教學工作。
3.學員遴選特色。特色班主要培養的是在農村地區從事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者和帶頭人,培養農業從業者中的“精英”,需要在眾多農業從業者中優中選優,實施精準培育、因材施教,走教育“精英”路線。特色班堅持面向全省招生,采取面試遴選學員的方式進行,通過面對面的交談、溝通,了解學員的產業基礎、知識儲備、學習動機、發展方向等,為實現特色班的實現預期目標打下基礎。
(二)推廣一批新成果
中國熱科院是我國高效熱帶農業集成示范區,在熱帶農業領域形成了“旅游+科技”、林下生態種養、廢棄物循環利用、熱區立體循環生態農業技術集成、天然橡膠“三統一”產業模式、椰子林下綜合種養模式、熱帶草畜一體化技術、農光互補-光伏食用菌產業模式等應用技術。通過在培訓班推廣和應用新成果,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業生產經營者傳統農業生產管理方式,產生了較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推動了海南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科技支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三)創新一批新模式
一是構建立體化后續服務體系,延長培訓鏈條。根據學員產業發展基礎、現實需求、能力水平等,分區域、分產業、分組別進行集中回訪,提高服務針對性;聯合企業共同推進,提高學員后續發展后勁;利用熱作12316短信服務平臺、“熱帶農業科技服務”“中國熱科院培訓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適時向培訓點學員發布農業生產管理、市場銷售等信息,組建“學員+導師”微信群,搭建學員與導師長期聯系的平臺,建立學員“終身”被指導的服務機制,搭建智慧培訓管理系統,建立培訓學員成長檔案,為制定學員后續發展方案提供大數據支撐。
二是組織學員學習全國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省外游學真看真學取“真經”。目前已經組織學員到山東、浙江、湖北、貴州、江蘇、四川等優秀農業企業學習,通過省外游學,學員結合自身實際,結合優秀農業企業發展模式,為產業發展找到了新思路、新路子和新合作。
三是采取“1+N”導師制,長期點對點服務跟蹤,強化線下培訓、線上指導融合。
四是構建“百名專家興百村”“百項技術興百縣”科技振興鄉村模式;構建以掛職干部為紐帶、當地政府為主導、創新團隊為支撐的“政研產學”緊密結合的“攀枝花模式”,以“政府+科研+農戶+基地”的產、學、研結合的“興義模式”等科技扶貧模式。
(四)建立一個培訓聯盟
中國熱科院牽頭建有“全國熱帶農科科技協作網”(全國熱區九省區農業科教單位協作聯盟)、中國熱帶作物學會(全國性學術類社會組織)等組織和平臺,牽頭建設“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下轄14個院屬單位和5個在建研究院,與國內200多家農業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熱帶農業科技合作在我國熱區實現了全覆蓋。利用協作網、熱作學會以及各地研究院在我國熱區聯合培養鄉村振興農業農村人才,探索協同合作,技術共改關、資源共享,逐步實現大聯合、大協作、大發展,聯合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五)培育一批帶頭人
近年來中國熱科院依托“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等培訓平臺在海南以及中國熱區系統舉辦農民教育培訓班近200期,培訓了1.5萬多名農村實用人才,參訓人員實現海南省17個市縣全覆蓋,并輻射至廣東、廣西、四川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