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孝平
欄目編輯:韋國良
從足球比賽來看,45 分鐘是上半場的用時;對絕大多數人來講,45 歲也算人生過半。我即將年滿45 周歲。回放人生才能擁抱今生,回憶半程才能走好全程。每每思量、細細品味45年的人生經歷,常常熱淚涌動、感慨萬千,有風有雨是常態,有得有失在心態,有夢有為看狀態。應當不忘本真、永遠奮斗,激情滿格打好人生“下半場”,才能無愧于父母養育的生命、無愧于組織賦予的使命。
身處深山,翻越高山。我出生在鄂西北保康縣,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大小山頭3000 多個,最高峰海拔2000米。父母是老實本分的農民,由于山多田少,自然條件艱苦,家庭經濟極度匱乏,日常生活難以維系。我從4 歲半開始,就跟隨父母放牛羊、打豬草、挖藥材、燒木炭,天天與深山為伴,時時為學費犯愁。我在上小學、讀初中時學習成績一直優異,上高一那年需要補交500元學費,看到父母焦急的臉龐、無助的眼神,我不得不放棄學業在家務農。無數次爬坡過坎、跋山涉水的體驗,使我明白一個道理:再多的山,只要走總會有路;再高的山,只要爬就能翻越。在心里我暗暗發誓,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走向遠方,喚醒大地的沉默,回饋大山的恩賜。
擦拭淚水,揮灑汗水。我記事時,就常見母親流淚。許多年來,母親的眼淚像珍珠串串灑落,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對子女遠行的牽掛,母親的淚水始終在我的心中流淌。我當戰士時,抬過炮架站過崗,燒過鍋爐做過飯,經歷的每個崗位都很平凡,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很渺小,但從來沒有放棄入伍初衷、從來沒有放松拼搏進取,一個經歷一次成長,一滴汗水一分收獲,我光榮地成為了共產黨員、軍校學員。當我回到闊別3年之久的家鄉,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母親過早地白了頭,臉上的皺紋也甚是分明,后來與家人聊天得知,自從我到部隊后,母親看到與我年齡相仿的人,就忍不住流淚,后來患上了角膜炎,到醫院做了手術才不至于失明。原本自滿的我,再次低下了頭,也流下了滾滾的淚水。軍校期間,我發揚拼命加玩命精神,揮汗如雨加班練,跑步尿血勇向前,2 次被評為優秀學員;當干事時,我參加集團軍政治機關干部比武,獲得全能第二名、體能第一名。
奉獻崗位,拼殺戰位。27年的心路歷程,27年的風雨兼程。變的是方位坐標,不變的是穿軍裝握鋼槍;變的是歲月時空,不變的是有激情去打拼。這些年來,我擁有多次機關和基層歷練的經歷,擁有多個崗位和戰位錘煉的履歷,無論是初當排長站崗放哨、擔任主官摸爬滾打,還是選調機關點燈熬油、擔任領導分兵把口,堅持甘于奉獻、不計得失,真抓實干、努力進取,從來沒有為家事瑣事分心走神,也從來沒有為難事急事推諉扯皮。針對學歷低、文筆差,我潛心讀書多動筆,累計在報刊網絡發稿400 余篇,匯編了《邊學邊悟》《學思踐悟》《深學追悟》3本書約50余萬字,學習成為一種信仰,思考成了一種習慣;針對單位新、經驗少,每到一個新單位,我都甘當“小學生”、爭當“實干家”,讓后進單位迎頭趕上,為榮譽單位添磚加瓦。
死守底線,不踩邊線。人生好比一場足球賽,必須講規則、守規矩,上場既不能吃“紅牌”,也不能踩“邊線”。時至今日,父母每次打電話都提醒:“要聽領導的話,公家的東西咱們不要!”我也常想,小時候沒有被高山巨石擊倒,現在更不能被沙丘石子擊中。我時刻用有權不任性、有錢不亂花、有功不包攬、有空不亂跑要求自己,自重自警、落細落小,嚴在第一次、嚴在小事上、嚴在獨處時,一切按規定抓、按程序走、按制度辦,守住黨性、道德和紀律底線,使自己清清爽爽、干干凈凈。人生既短暫又漫長,必須珍惜每一天、走好每一步,也許不能成為大家公認的好人,但絕對不能成為壞人;也許不能成為人人稱贊的好官,但絕對不能成為庸官。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組織,對得起官兵。
感恩逐夢,奔跑圓夢。有一位領導講過:“今天的努力,不僅是為了明天的輝煌,而且也是為了昨天的感恩。”一路走來,一直向前,有過多次上級重用、組織厚愛,有過多次立功受獎、披紅戴花,是誰培養了我,又是誰成就了我?是黨的持續培養、是軍隊熔爐的錘煉、是戰友們的熱心幫助……唯有心懷感恩、執著前行,才能不負信任、不負夢想。人雖漸老,夢想仍在。有初心才有忠心,有黨性才有血性,有作為才有崗位,有胸懷才有情懷,只有這樣,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越走越高。人生“下半場”的哨聲響起,位置很重要,作為更關鍵,無論打“主力”還是當“替補”,無論打“前鋒”還是當“后衛”,我將丟掉幻想、準備戰斗,沖鋒陷陣、嚴防死守,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國、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再為黨旗增輝,再為軍旗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