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艷秀
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提高地質災害應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突發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近日,經省政府同意,修訂后的《遼寧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面向全省發布。
《遼寧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于2006年經省政府批準后發布實施,后每5年進行修編。2018年全省機構改革后,按照關于開展省級專項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要求,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修訂《遼寧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新修訂的《預案》在原《遼寧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基礎上,結合近年來我省地質災害災情、致災因子、成災規律等情況,對組織指揮體系、預報預警機制、應急響應、應急保障等內容進行了調整完善,提升了地質災害應急工作的精確性和針對性。
《預案》完善了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新修訂的預案,除對照2018年機構改革方案調整了成員單位名稱、職責,并增加了部分成員單位外,還增設了突發地質災害現場指揮部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總指揮部。其中,突發地質災害現場指揮部在地質災害發生時成立,下設應急工作組,指揮部領導及成員單位與應急防治指揮部一致;在發生特大型地質災害時成立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總指揮部。修訂以后,地質災害一線應急指揮將更加及時迅速,特大型地質災害應急指揮調度將更加有力。
進一步細化了預防和預報預警機制。完善監測預報預警體系,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快完善以預防為主的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在全面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詳查、巡查的基礎上,對已發現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災害隱患點開展群測群防工作,同時組織專業隊伍對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專業監測;省、市、縣級自然資源部門與氣象部門加強合作,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通過媒體向社會發布。?完善了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預案。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編制和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特別針對特大型和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要編制專門的應急預案,并經同級政府批準后公布。
《預案》要求進一步加強預報預警機制建設。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本級氣象部門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新修訂的《預案》,將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級別由高到低區分為一至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規定了不同級別預警信息的發送范圍,明確了接收單位和省市相關部門應采取的防范措施。修訂后,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更加明確,預警信息更加明晰,應急準備針對性更強,預警作用發揮更明顯。
《預案》優化了應急響應機制。新修訂的《預案》,根據預警級別和災害等級,分別明確了各類指揮部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規定了具體的應急措施。修訂后,對不同級別地質災害的應急響應將更加準確,反應將更加迅速,轉換將更加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