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超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 廣州 510663)
穩定的電力供應是社會正常運行和持續發展的基礎,社會對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要求與日俱增,對停電事件的容忍度明顯降低,特別是人員密集的城市地區。近年來世界上發生了多起大面積停電事件,任何一次大面積停電事件都給有關城市甚至國家帶來巨大的影響和無法挽回的損失。要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好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防范和應對工作。
城市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各級政府機關和核心管理部門的運作將會受阻,從而影響事故信息的發布,社會應急資源的調度,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門的有效運轉,使得維護社會秩序、協調組織社會秩序恢復等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城市一旦發生大面積停電,地鐵、電車、鐵路等電力交通工具將失去動力,車站、機場等各大交通系統的通信、控制功能不能正常運作,地面交通將陷入混亂甚至癱瘓狀態,易引發大范圍的次生和衍生事故;交通站點、商場等聚集場所的人員無法及時疏散,易發生踩踏等惡性事件;長時間的停電將造成各通信部門的服務基站癱瘓,正常通信受阻,由于信息不對稱可能使部分市民出現煩躁、不安、焦慮的情緒,對社會穩定造成重大威脅;城市供水加壓水泵及污水處理設施無法運轉,將造成住宅居民停水;生活垃圾壓縮站、中轉站中斷運行。醫院的救護服務能力將大幅下降甚至造成重大醫療事故。大面積停電會使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受到限制,社會可能陷入無序混亂狀態。
電子商務及電子支付、大型城市商業運營會受到嚴重影響。企業生產難以開展,將給企業帶來破壞性打擊,特別是零售業和食品業,大量食品需要利用電力制冷的大型冰庫和冷藏室,一旦遭遇長時間停電,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化工企業可能發生有害物質爆炸或泄漏;鋼鐵、水泥和電子信息等企業產品質量受損,甚至引起生產線報廢;金融、股票交易等活動可能被迫終止,給金融企業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失,長時間停電還將進一步影響金融機構的日常業務,經濟損失將無法估量。
城市在不同時間段發生大面積停電,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搶修復電工作存在的困難和應對措施均有不同,具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特點。
(1) 任何時間段發生大面積停電,黨政軍機關、交通信號燈、供排水系統、燃氣供應系統、醫院以及出入境口岸等用戶都非常敏感,很容易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或衍生事故。
(2) 白天發生大面積停電,公共交通系統最容易受到影響,公共交通癱瘓后,影響電網應急搶修車輛的調配,容易延誤搶修。
(3) 晚上黃金時間段發生大面積停電,商業及娛樂場所、居民社區以及公共照明等用戶都非常敏感,尤其是在人員密集區域極易導致現場秩序混亂,極易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和群體事件。
(4) 重大活動、重大節假日期間發生大面積停電,政府、媒體及民眾對停電事件敏感度較高,同等級停電事件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將擴大或升級,因而重大活動場所、旅游景點等重點區域需要特別優先恢復供電。
通過對部分重要電力用戶的訪談和問卷調查,其針對目前的停電應急管理工作提出的較為集中的相關需求如下。
(1) 供電企業平時要加強對重要用戶供配電相關設備設施的安全巡查,供用電雙方要保持良好的溝通。
(2) 供電企業臨時或長時間的停電能提前通知用戶,以便于用戶能提前做好準備,減少因停電帶來的損失。
(3) 停電事件發生后能夠第一時間將停電原因和預計恢復時間告知用戶。
(4) 供電企業加強自身應急能力建設,停電后能夠快速搶修,盡快恢復供電。
(5) 供電企業能夠將搶修復電的目標和實時進度及時告知用戶。
(6) 供電企業能夠指導用戶制定應急預案,開展聯合演練,共同提升應急處置效率。
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的應對工作必須堅持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屬地為主、分工負責,保障民生、維護安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政府預案、供電企業和相關用戶應急預案的有效銜接對處置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至關重要。各級政府編制的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必須將相關各方納入其中,包括: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宣傳、應急、能源、公安、交通、消防、商務、林業、工信、衛生等)、能源局相關派出機構、涉及民生的單位(供水、地鐵、機場、車站、通信)以及相關用戶。應急預案編制要充分考慮城市不同時間段停電的特點,明確工作日、非工作日等不同時段的用戶優先恢復原則,以區分輕重緩急,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停電影響(見表1)。
正常情況下的計劃停電,供電企業提前告知用戶的難度并不大,但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停電信息的快速及時發布將相對困難,容易引起客戶的不滿,甚至引發各類衍生或輿情事件,因此,供電企業必須加強非正常情況下的信息發布工作。一方面要完善企業內部信息快速發布機制,按照“快報事實”的原則,建立從信息源頭、收集整理到高效審批、快速發布的流程和標準;另一方面要建立廣泛的信息發布渠道,供電企業要在報送政府有關部門的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公眾號、微博等多種形式發布停電、搶修和復電信息,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第一時間掌握有關信息,滿足其知情權,且信息的發布要有權威性和連續性。

表1 工作日不同時段、不同類別用戶的優先恢復供電原則
保障突發大面積停電發生時的應急指揮通信通暢,是快速開展停電事件處置的基本前提。供電企業應當建設由衛星通信、短波通信、空中無線通信、本地集群電話、單兵無線音視頻傳輸、無線局域網構成的立體應急通信網(見圖1)。
供電企業立體應急運行系統實現語音、視頻等數據的傳輸,確保在移動運營商公網中斷的情況下,搶修復電現場與指揮中心之間、各級指揮中心之間的通信聯絡順暢。
在應急狀態下,深化整合供電企業各專業業務信息系統數據,構成一個高效用的應急信息平臺,實時獲取全面的應急信息至關重要。平臺系統通過采集電力線路跳閘信息,快速準確掌握停電的區域、用戶數及清單,并實時展示電網和用戶停(復)電情況,自動集成故障電力設備、影響重要用戶等數據,在時空大數據平臺地圖上形成停電區域渲染分布圖,為應急指揮、搶修復電提供數據支撐。“應急一張圖”系統主要功能包括:電網停(復)電事件監控、重要用戶影響情況研判和展示、熱線電話停電報障和停電關聯信息、設備受損信息、臨時供電發電車集中監控、氣象監測等信息,為應急響應、協調處置和指揮調度等應用場景提供決策支持(見圖2)。

圖1 立體應急通信系統示意

圖2 “應急一張圖”系統功能
處置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需要供電企業內部、政府內部、政企之間建立全面高效的應急聯動機制,共同應對和處置大面積停電所造成的各類事件,降低事件帶來的影響。
4.5.1 內部聯動
供電企業建立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突發停電事件橫向協調聯動機制。
(1) 制定客戶停電事件內部信息交互標準,加強客戶停電事件時生產運行與市場營銷部門的內部信息共享與實時聯動,規范信息傳遞要求,包括信息傳遞內容、時間節點要求、方式與渠道等,保證信息傳遞暢通,建立常態化、高效、暢通的客戶停限電事件內部信息交互工作機制。
(2) 制定大面積停電事件信息報送聯絡員機制,明確聯絡員職責,落實責任,加強建立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在大面積停電事件狀態下確保專人收集需要上報或報告的突發事件信息,提高各責任部門主動報告大面積事件信息的意識,縮短停電信息的統計審核等環節,提高信息報送的效率,爭取盡快得到上級單位和兄弟單位的支援。
(3) 完善客戶服務應急管理體系,建立常態化的服務調度工作機制。在客戶服務中心增設服務調度,在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增設用電調度,使大面積停電過程中的信息在公司內部的傳遞和在客戶端的發布與溝通更加及時、準確,有效促進客戶停電事件下應急響應與協同能力的提升。
4.5.2 內外聯動
供電企業建立大面積停電事件發生后主動與外部溝通協作處置的聯動機制。
(1) 加強與交通、消防、公安等政府部門以及電信廣播、水務等公共服務行業的常態溝通,明確應急情況下的信息交互規范與協同聯動流程,包括應急處置聯動的啟動條件、方式、聯動處置流程、雙方的職責與義務、組織保障、信息化支撐等,提升電力供應突發事件下全社會的應急處置能力和效率,實現電力應急與城市應急體系的有效銜接。
(2) 最大化地實現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在電網停電和復電方面的信息共享,在大面積停電事件狀態下能實現供電企業、政府應急辦以及民生要害部門之間應急指揮平臺的互聯互通,使政府應急指揮機構充分掌握電力突發事件情況下供電局信息收集和處置過程,促進雙方的協同處置。
(3) 制定針對大面積停電事件及不同階段的輿情分析方法及手段,明確輿情分析的關鍵參數及數據分析框架,加強新聞公關及宣傳聯絡的力度,利用政府公益信息發布平臺進一步優化信息發布渠道,研究在極端情況下(固話不通、手機不通、網絡不通等)對外發布信息的渠道,建立起全方位的新聞信息對外發布平臺。
4.5.3 外內聯動
供電企業積極響應政府部門以及重要客戶在大面積停電事件發生時的電力救援需求。隨時做好應急發電設備調撥的準備,接到電力救援需求時積極與交通指揮中心確認最佳行車路線,必要時與交警協商對行車路線區域的交通疏導。
4.5.4 外部聯動
大面積停電狀態下政府各部門、涉及民生要害單位之間的相互聯動協作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通過明晰大面積停電時應急處置的職責,確保在大面積停電狀態下,以政府為主導的應急機制有效運轉。政府各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和涉及民生要害單位之間,根據自身應急處置需求相互聯動,通過共同協作控制或最大程度地降低停電事件影響。
如何有效預防和減少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盡可能地減輕和避免城市大面積停電事件帶來的危害,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供電企業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大面積停電事件的不可預見性、復雜性、危害性,決定了電力行業必須加強電力應急管理,建立完善、有效、正確、合理的電力應急管理體系和機制。以上提出的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供電企業處置為主體、以政企分工合作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城市大面積停電應急機制,雖然是在廣泛調研和實戰檢驗的基礎上提出,但仍需要在以后的研究、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更加科學的城市大面積停電應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