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峰
沈陽機床(集團)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142
五軸頭是中大規格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的核心功能部件,主要用于加工具有復雜曲面的大型精密零部件,常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發電、軍工及大型模具等行業,當前國內各大機床主機企業的五軸頭主要依賴進口。因此,對五軸頭進行研制開發,進而完成國產化、產業化,替代進口同類產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公司在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研制了雙外轉子力矩電動機同步驅動的五軸頭。
盡管我公司研制的五軸頭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當前用戶的使用要求,但在應用過程中,發現C軸分度精度略低于B軸。當前C軸分度精度是8″,B軸分度精度是5″,此外C軸軸向長度偏長、質量偏大。針對上述這些實際問題,我公司成立了專門技術攻關團隊對C軸進行改進優化。
(1)C軸原設計結構組成 圖1為C軸原設計結構。C軸由雙外轉子力矩電動機同步驅動,雙力矩電動機布置形式為并聯。上方力矩電動機通過隔套將電動機轉矩傳遞到軸承聯接盤和C軸聯接盤;下方力矩電動機直接將電動機轉矩通過軸承聯接盤傳遞到C軸聯接盤。C軸聯接盤通過止口及螺釘與B軸聯接。為了盡量靠近滑枕端面與B軸的主軸鼻端,YRT轉臺軸承布置在C軸下部,該軸承內圈外圓周集成了編碼器,考慮到C軸整體軸向長度較長,在C軸上部布置了一個帶徑向預緊的圓柱滾子軸承。由于B軸有多路水、液、氣需要通過C軸,因此在C軸內部設計了配油環,并在配油環內部布置了多路旋轉格萊圈,旋轉格萊圈的應用解決了多路水、液及氣由旋轉到靜止的問題。為了實現五軸頭的大轉矩定角度分度加工,設置了專門的液壓抱閘來實現定角度夾緊。當定角度夾緊時,液壓抱閘直接夾緊隔套的外圓周。由于隔套的軸向長度較長,因此液壓抱閘的軸向長度也較長。
通過對C軸原設計結構組成的分析,隔套的軸向長度達479mm,這可能是導致C軸分度精度較差的原因。下文通過ANSYS對C軸傳動轉矩部分進行專門分析,為C軸的改進優化提供理論依據。
(2)C軸原設計有限元分析 對C軸傳動轉矩部分進行扭轉變形靜力學分析,約束C軸聯接盤的6個方向自由度,扭轉載荷分別加載在軸承聯接盤與隔套的上端面。其中,軸承聯接盤上端面的載荷用于模擬下轉子傳遞的轉矩;隔套上端面的載荷用于模擬上轉子傳遞的轉矩。C軸上方與下方電動機的峰值轉矩均是1197N·m,C軸傳動轉矩部分的有限元模型與加載模型如圖2所示。

圖1 五軸頭C 軸原設計結構

圖2 C 軸原設計傳動轉矩部分
對C軸傳動轉矩部分進行扭轉變形靜力學分析,結果如圖3 所示。隔套外徑為3 6 0 m m,將扭轉變形的最大周向變形轉換為角度變形:0.003082/180×180/π×3600=3.53″。
從圖3可以看出,由于隔套的扭轉變形在整個傳動轉矩部分中占比很大,因此減少隔套的扭轉變形,將會極大地提高整個傳動轉矩部分的扭轉剛度與C軸的分度精度。

圖3 C 軸原設計傳動轉矩部分扭轉變形
(1)C軸改進設計結構組成 由圖1可以看出,C軸原設計中采用雙力矩電動機并聯的方案,并聯的設計直接導致了隔套的長度較長,若能將隔套的長度縮短,則能有效地提高整個傳動轉矩部分的扭轉剛度與C軸的分度精度。
在C軸的改進設計方案中,將上方電動機翻轉,上轉子與隔套的聯接由上方轉移到下方,該種聯接方式將直接使隔套的軸向長度由479mm大幅縮短為274mm。同時,整個C軸軸向長度由723mm縮短為660mm。該種雙力矩電動機布置方式為串聯方案,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五軸頭C軸改進設計結構
(2)C軸改進設計有限元分析 采用與C軸原設計相同的約束方式與加載方式,對改進設計方案進行有限元分析。改進設計傳動轉矩部分有限元模型與加載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C 軸改進設計傳動轉矩部分
對C軸傳動轉矩部分進行扭轉變形靜力學分析,結果如圖6 所示。隔套外徑為3 6 0 m m,將扭轉變形的最大周向變形轉換為角度變形:0.001803/180×180/π×3600=2.07″。
通過對比圖3與圖6可以看出,將雙力矩電動機由并聯布置改進為串聯布置,不僅大幅縮短了隔套的軸向長度,同時整個傳動轉矩部分的扭轉變形由3.53″減小為2.07″。

圖6 C軸改進設計傳動轉矩部分扭轉變形
1)經過對改進后C軸的現場檢測,C軸分度精度由8″提高到了6″,C軸軸向長度由723mm縮短為660mm,C軸質量減小了50kg。
2)生產實踐證明了五軸頭C軸雙力矩電動機同步驅動改進設計的正確性,為我公司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聯動精度的不斷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