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率16.23 F8 ISO200 0.04秒
聲音,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海浪的拍擊聲、飛機的轟鳴聲、人們的談話聲……從古至今聲音給我們的固有印象是可聞而不可見的。那么是否有某種方法讓我們能看見聲音的樣子呢?答案是肯定的。
《聲音的樣子》系列攝影作品是在特定頻率下,震動的水面表現出來的圖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開始深入了解,想用相機記錄下聲音的樣子,經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向專業人士請教,我逐漸摸索了一些簡單易行的拍攝方法。
音流圖形(Cymatics)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克拉尼最早發現的,因而命名為克拉尼圖形,用來顯示克拉尼圖形的薄板稱為克拉尼板。我國古代的魚洗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這也說明我國對振動與波等知識很早就有所了解。
音流圖形實際上是駐波造成的,由沙或水等媒介表現出來。駐波是由兩列頻率相同而傳播方向相反的波疊加而形成的,具體情況很復雜,這里不展開論述。我們只需要知道通過改變頻率和振幅,可使水面產生不同的圖案,然后利用相機將其記錄下來。
我在實踐過程中繪制了音流拍攝示意圖,可以指導我們在家搭建一個簡單的拍攝環境。首先,準備一個揚聲器,大小無關緊要,如果是3寸的揚聲器,同樣也能出現音流圖形。在這個方案中,唯一的要求是揚聲器的磁鋼下緣是平整的,因為需要水平放置以及自身穩定,然后,將容器與揚聲器用熱熔膠固定即可。
震動裝置在制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容器放置的水平,因為這將影響共振的穩定性。如果揚聲器的振動軸和容器的垂直軸有偏差,容器內的液體振動就是不均勻的,拍攝時就會出現圖案不夠對稱或者無法獲得有規則的圖案,出現多個振動中心等情況。如果振動中心不精確,這種疊加就表現不出規則的圖案。這種現象很像三體運動,最微小的擾動,最后都會對系統產生無法控制的變化。

震動和拍攝系統圖(鄭鵬繪制)

彩色環燈

震動裝置
接下來在容器內加入適量清水,再滴入幾滴黑色墨水,我們就能得到黑色的背景了,當然也可加入不同顏色的色素,這樣就可以得到不同顏色的背景。然后,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給揚聲器輸入不同的頻率,仔細調整頻率以及揚聲器振幅,通過相機取景器或者實時取景屏幕觀察水面變化,當出現固定變化的圖案時,我們就可以拍攝了。拍攝時需要注意快門不宜設置得太高,一般1/15-1/60之間變換,不同的快門速度也會有不同的圖案表現。拍攝音流圖形的原理其實和光繪攝影原理是異曲同工的,相機拍攝的是水面反射的環燈,拍攝過程中,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換不同大小的容器、不同形狀的容器等等,將會產生出不同的音流圖形。
另外,如何讓音流圖形出現彩色花紋,這個問題也是值得探討的,其實是使用了彩色的LED燈,通過在搭配不同的色彩燈,產生不同的色彩圖案。
在拍攝音流圖形的過程中,每一個不同想法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圖片。音流的拍攝啟動很簡單,但當你深入時會發現,很多細節直接決定了你拍攝成功與否,比如環境中的灰塵一旦落入水面,會對最終圖片產生很大的影響。我認為通過音流拍攝圖片,樂趣在于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前期的拍攝在這類作品中顯得尤為重要,攝影師如同科學實驗員,不同的“配方”,最終可以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抽象作品,讓聲音在我們面前顯示出不可思議的樣子。

頻率21.11 F8 ISO200 0.05秒

頻率13.93 F8 ISO200 0.05秒

頻率14.15 F8 ISO200 0.04秒

方形容器 頻率28.84 F8 ISO200 0.05秒

頻率12.25 F8 ISO200 0.04秒

頻率13.12 F8 ISO200 0.04秒

頻率13.67+7.85 F8 ISO200 0.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