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簽署新的法令,授權對性侵兒童罪名成立者進行化學閹割。
化學閹割是指用藥物降低人的性欲。一些國家會對性犯罪者和戀童癖者施以這種懲罰,如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等。
然而,很多人對這種做法持懷疑態度。國際特赦組織印度尼西亞執行主任Usman Hamid在一份聲明中說,針對兒童的性暴力是一種可怕的犯罪,但用化學閹割來懲罰犯罪者,只是在一種殘忍的行為上增加了另一種殘忍,兩個錯誤加起來并不會得到一個正確的結果。他認為,強制化學閹割違反了國際人權法,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它能起到威懾潛在犯罪者的作用。
印尼原來對性侵兒童罪犯的處罰是最高15年監禁和一定數額的罰款。2016年,印度尼西亞修改法令,在“嚴重”案件中,加入化學閹割這一處罰。2019年,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性侵9名女孩的罪犯被首次處以“化學閹割”,但當局并未找到能進行此手術的醫院,醫生還以道德原因拒絕參與。
這一次,新的法令涉及到化學閹割的實施細則,以及相關程序。印尼政府顯然要力推這項懲罰措施的落地。

近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了法國公司Carmat制造的人造心臟投入商用。據該公司介紹,他們生產的人造心臟,外部由奶牛組織構成,內部配有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重量大約是人體心臟的3倍。它還會根據現實情況,進行自我調節,比如運動時,它會跳得更快。
心臟是重要的人體器官之一,患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可能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以延長其壽命。但心臟捐贈者不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供體嚴重缺乏,每年全球心臟移植案例,只有5500例左右。
Carmat公司于30年前就開始研究制造人工心臟。1993年,心臟外科醫生、心臟瓣膜發明家阿蘭·卡彭蒂爾向法國實業家讓·呂克·拉加德提出開發人工心臟系統的建議。拉加德非常支持,成為了Carmat公司的最大股東,持有13%的股份,卡彭蒂爾持有5.3%的股份。
這款人工心臟暫定售價18萬美元。不過,根據實驗數據顯示,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使用。目前,它只適用于86%的男性病患和20%的女性病患。

在韓國,非婚同居、長期居住在一起的室友等平時以家人形式相處的人群,一旦遇到生病手術、死亡下葬、申請社會福利等問題時,常因不是法律認可的親屬關系而觸礁。近日,韓國政府針對這一現象將推動修改民法,重新定義“家庭”概念,這一群體日后有望被認定為“親屬”,享受應有的權利。
韓國現行的法律定義的“親屬關系”僅局限于血緣關系、登記結婚、合法領養關系人群。而那些處于同居狀態的人群因不是法律定義的親屬關系,遇到緊急送醫情況時,無法以監護人身份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伴侶去世后也無法辦理下葬、認領尸骨等手續。修法后,非婚同居的情侶、長期室友等群體也將被法律定義為“親屬關系”,進而在日常生活、財產分配、申請社會福利等方面享受應有的權利。
目前,韓國社會傳統的3人家庭(夫妻和子女)比重從2010年的37%降至2020年的30%,單身家庭比重則從24%增至30%,足見這些年韓國家庭形式和概念發生不少變化。

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兼國家公務員制度擔當大臣河野太郎近日在記者會上公布數據稱,2019年休育兒假的男性國家公務員比例達到16.4%,創2004年調查開始以來的最高值。這一數字較上年度增長4.0個百分點。
河野強調,“必須讓男性休育兒假成為社會中理所應當的事情。”他表示將推進國家公務員休育兒假,從而讓休育兒假的氛圍擴展到全社會。
報道稱,盡管日本政府一直鼓勵在公共和私人部門的男性休產假,但在一個出生率呈下降趨勢的國家中,休產假并不普遍。
據統計數據顯示,休育兒假時間在1個月以內的男性公務員超過半數,占比68.4%;休育兒假時間為1個月至3個月以內的比例為15.5%;休育兒假時間為3個月至6個月以內的比例為7.8%。此外,配合妻子分娩休5天以上“男性產假”的比例在2019年達到79.6%,創2014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在過去的一年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醫療人工智能呈現爆發性增長趨勢。
以色列的一家診斷機器人公司Diagnostic Robotics設計出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患者分診平臺在5周的時間里,分診了250萬人次患者,為醫療系統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近日,該公司新研發了一個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數字評估和監控工具,并與美國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公司軟營(Salesforce)和英國咨詢公司德勤(Deloitte)合作,為多國政府和醫療系統提供服務。
在跟以色列衛生部合作的項目里,機器學習模型利用了衛生部的健康數據和中央統計局的人口數據,以及人口出行數據,可預測到哪個區域會有傳染病擴散的跡象。為衛生管理人員評估和決策提供了依據。
以色列的這家診斷機器人公司成立于2017年,訓練人工智能的數據動用了數百萬份電子健康記錄數據,2700萬份患者就診記錄,以及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數十億個數據點。人工智能會結合患者的病史,整合多個感應設備的輸出數據,通過分析患者當下的自述癥狀,給出不同的診斷建議,為病人的住院風險評級,從而為醫生的決策提供實時補充。

外媒報道,根據2020年公投的結果,日內瓦近日開始推行“世界最高”的最低工資標準。
規定稱,日內瓦的最新工資標準為每小時23瑞士法郎,每個月的最低工資標準為4000瑞士法郎(約合29329元人民幣)。
最低月薪4000瑞士法郎聽起來似乎很高,但當地一家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說,對于住在日內瓦的人來說,這一點也不多。
據悉,日內瓦生活成本高昂,一間單間的月租金就要1000瑞士法郎,一個月伙食費最少要500瑞士法郎,加上醫療保險等,4000瑞士法郎只夠一家四口勉強糊口。
日內瓦市一直是世界上消費最高的城市之一。據《經濟學人》報道,該市一公斤面包的平均價格為5.62美元(約合38元人民幣),女性理發的價格為93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人的生活陷入了困頓。日內瓦街頭排隊領取生活救濟品的畫面常常登上新聞頭條。即便沒有疫情,日內瓦依舊是一個非常昂貴、有錢人才能負擔得起的城市。
這里人口只有49萬,規模小于多數歐洲城市,但這里卻是名列世界前茅的全球金融中心,不僅匯聚了大批私人銀行,還吸引了歐萊雅、惠普、寶潔等國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