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都是在患者開始表現出認知能力減退癥狀后才進行的,診斷手段主要是磁共振成像和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如果能夠找到可以用作該疾病預警信號的生物標記,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就可以通過藥物、鍛煉等早期干預措施阻止疾病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視網膜則被認為是能提供這種生物標記的一個研究目標。因為有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會引起視網膜結構改變,最明顯的是會導致視網膜頂層變薄。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多模式相干成像技術,利用該技術,研究人員能夠獲取僅憑普通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無法獲得的有關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信息。

在全世界大約3500種蚊子當中,專門吸人血的蚊子只是少數。即便像埃及伊蚊這樣的以叮人著稱的疾病傳播者,在它們的老家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也不是所有的都愛叮人,有的則“歧視”人類,偏愛其他動物。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蚊子對人類的偏愛受到兩個主要因素的影響。首先,蚊子的口味表現出地域差別。相比于來自農村或野外的蚊子,生活在城市的蚊子更容易被人類氣味吸引。其次,那些強烈偏愛人類氣味的蚊子,往往來自旱季更長、更炎熱的地方。對于蚊子的行為差異,氣候比城市化的影響更重要。以目前的氣候變化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來看,未來幾十年里,蚊子將可能變得越來越愛叮人。
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頭發變白是自然可逆的,且這種變白和逆轉與行為和心理的壓力變化密不可分。研究人員對14個志愿者的397根頭發樣本進行成像和數字化分析,從中提取到323種蛋白質。經過分析發現,與深色頭發相比,白發中有67個蛋白上調,主要參與蛋白質合成和氨基酸代謝、抗氧化酶、葡萄糖及脂質代謝過程等;有23個蛋白下調,主要涉及與黑素體生成、分泌及跨膜轉運相關的溶酶體蛋白和主要角蛋白等。這表明,白發的代謝變化涉及到多種因素,考慮到代謝途徑可被環境和神經內分泌因素迅速而廣泛地重塑,那么頭發變白意味著至少部分是可逆的。而心理壓力可能是頭發變白和可逆轉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人說,上網課時應該戴上防藍光眼鏡,它能有效保護視力,防止近視。但,其實兒童、青少年患上近視主要是因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視疲勞和用眼姿勢不當造成的。電子產品的藍光并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反而有害無益。
人們通常所稱的藍光是指波長在400~500納米的可見光。藍光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僅是電子屏幕,太陽光、許多LED燈具等同樣也有藍光。藍光可能會造成視網膜損傷,這與視網膜接收到的藍光劑量有關。也就是說,藍光照射只有達到足夠的時間和一定強度后才有可能造成視網膜損傷。質量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過濾了有害的短波藍光,其藍光危害值基本處于無危險級別。換句話說,正確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所接觸到的藍光一般不會對眼睛造成損害,目前也沒有藍光導致近視的直接證據,所以家長不必過分擔憂所謂的“藍光危害”。
其實,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對預防近視有害無益。醫學上暫時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防藍光眼鏡等產品在防控近視方面能夠起到顯著效果。相反,市場上的防藍光產品數量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如果選購不當,反而容易給孩子的眼睛帶來傷害。所以,采取正確的使用方法,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才是預防兒童、青少年出現近視的正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