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廣州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安徽 宿州 234000)
地質探礦工程行業的發展關系到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對我國未來的經濟和工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地質探礦工程問題頻發,另一方面,各行各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過度開采已成為普遍現象,并大大超過了環境承載能力。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對地質探礦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若地質探礦工程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施工不當的現象,極易造成資源枯竭、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等問題。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安全,提高施工質量,針對當前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從而有效提高施工質量,保護環境和生態安全。
地質探礦是當前我國能源開采和利用過程中的重要技術手段,通過選取合理的地質探礦方法可以準確判斷礦區土壤、巖石、地質結構,基于不同地質結構特征進行地質隱伏礦體的判斷和開采[1]。基于當前我國地質探礦工程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為了更快速的適應當前社會現代化、工業化的發展目標,更好的滿足人民對礦產資源的采集需求,調查分析了地質探礦工程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并總結成表,具體內容如下:

表1 地質探礦工程常見問題總述
針對當前我國地質探礦技術及設備落后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由于我國地質探礦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相對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探礦技術仍相對落后,設備的使用也存在較多的不足。難以對區域地質環境信息進行準確采集和分析,導致地質探礦數據處理效果不佳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地質探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效果。
在進行地質探礦施工的過程中,仍存在選址不當的問題。地質探礦選址不合理是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弊病,在探礦過程中,部分單位未能有效根據區域地質條件和環境因素進行區域綜合評價,難以保障礦點選擇的合理性,易出現探礦點選擇不準確,布設范圍劃分不合理等問題[2]。另一方面,許多企業及相關部門對地質探礦施工選址的重視度不高,在選址過程中,僅關注地下資源存儲情況,而忽視了周圍地質條件,生態環境等影響因素,因此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極易影響地質探礦工程施工質量,帶來安全隱患,且施工過程中也極易出現技術問題,阻礙探礦工程的順利進行。由于施工不當等問題導致的環境惡化,水土流失等問題也屢見不鮮,極易造成安全隱患,破壞生態平衡的問題,不利于經濟和環境的健康長遠發展。
當前我國地質探礦工程主要采用物探、坑探、槽探、鉆探等方法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基本可以查明礦脈的數量、形態、產狀、規模等相關信息,準確判斷出區域地層、構造、巖漿巖特征關系[3]。但施工過程中,仍存在施工方式選擇不合理的問題,極易導致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浪費,延長工程時間,導致探礦效果不佳甚至易出現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為了更好的保障探礦工程施工效果,需要基于不同地質環境特征選取不同的探勘方法,從而更好的提高施工質量,保證地質探礦效果。
當前許多地質探礦從業人員,由于專業技能的掌握和使用能力較差,專業素養較低,在進行探礦施工的過程中,缺少安全意識,難以針對不同礦區地質環境特征和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地質探礦方法的合理選擇,這也日益成為當前阻礙當前地質探礦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進行地質探礦的過程中,由于相關部門管理機制不健全,難以保障地質探礦工程運行的穩定性。地質探礦工程施工區域地質和生態環境都相對較為復雜,因此在進行地質探礦施工的過程中,若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未能有效進行監察管理,極易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甚至出現安全隱患等問題。而當前,相關企業和部門對地質探礦管理的重視程度仍相對較低,在施工過程中,未能科學的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易發生各種安全問題。在進行地質探礦的過程中,一旦缺失監管,易出現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不佳的問題,嚴重影響工效率和質量。
我國地域廣泛,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是人們賴以生活,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地質探礦屬于資源開采工程范疇,且在世界近代歷史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實踐和應用,并取得了較高的成效。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當前我國地質探礦工程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合理,不規范等問題,嚴重阻礙該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基于此,必須深入研究當前我國地質探礦施工問題所在,從而充分發揮地質探礦工程的重要技術優勢。
對地質探礦工程進行合理創新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因此優化地質探礦施工方法,創新地質探礦工程施工模式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影響意義。
為了更好的促進我國能源和工業發展,在進行地質探礦過程中,要重視施工細節,監管施工環節,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從而更好的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更好的提高地質探礦效率,準確快速的進行礦采資源的開采,避免資源浪費。因此,需要進一步對地質探礦工程的優化措施進行深入探究,在實現對礦產資源進行合理開采的同時,有效避免環境污染等問題。
為了更好的保障地質探礦質量,分析了目前地質探礦工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并探索出地質探礦工程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措施,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1 地質探礦工程管理措施
在進行地質探礦施工的過程中,探礦設備及方法的合理選擇,對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為解決當前地質探礦技術及設備落后的問題,在進行地質探礦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引進現代化技術設備,結合遠程定位和信息化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基于當前我國地質探礦工程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研究,結合西方國家和地區的現代遠程定位技術進行施工,綜合考慮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特征進行工程施工方法和探礦設備的選擇,從而實現在復雜環境下對區域礦區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和判斷,提高工程施工質量。
在進行地質探礦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難度,提高施工效率,首先需要對地質探礦區域進行選址,提高探礦項目的選址水平。基于此,需要進一步健全地質探礦選擇機制,準確對礦區區域地質條件,山脈,水源等生態環境進行準確綜合分析,結合GIS技術和現代化技術,對地質探礦區域進行判斷,對礦區進行差異化選址,根據區域地質環境條件準確選擇和調整探勘點,從而更好的提高整體工程地質探礦水平,實現對地質探礦質量的有效管理,更好的提高地質探礦管理水平,實現對探區的準確定位和規劃。
為了更好的優化地質探礦效果,保證行業發展質量,需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構建專業團隊,并加大人員培訓力度,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構成良好的施工運行和管理機制,避免出現施工管理過程中常見的違規現象,從而更好的保障地質勘探工程施工質量,提高地質探礦工程的安全水平。
為了保證地質勘探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質管理機制。通過對各部門管理功能和職責進行合理規劃,合理實現多部門聯動管理,針對相關企業施工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進行地質探礦工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分析探礦區域地質結構生態特征,需要對施工過程,施工方案進行科學的指導,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投入經費,資源消耗等問題進行有效監督管理,有效完善探礦管理內容和相關框架。
為提高地質探礦施工效,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不同區域環境特征進行地質探礦方式的合理選擇,結合已有的地質探礦經驗,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施工方案的設計,從而更好的減少作業內容,降低施工難度,提高地質探礦施工效率,避免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的安全隱患等問題。通過使用科學的勘探方法,避免延誤施工進度,造成施工損失等問題。
在礦山開采和使用過程中,煤礦地質探礦的安全性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在開采礦產資源前,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使其掌握各種安全知識,同時要明確規定和落實礦山地質探礦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在偏遠地區進行礦山地質探礦,必須多了解當地環境,研究各種潛在危險條件下的對策。另外,還要精心準備一些必要的安全設備,以保證在探礦過程中因設備不完善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問題是一切探礦工作的首要任務,必須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樹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必須長期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好探礦工作。做好礦山地質勘查工作,必須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
為了更好的提高地質探礦施工效果,避免施工過程中常見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以及安全隱患等問題,對當前我國地質探礦工程施工現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并有針對性的給出相應的優化建議,通過合理使用現代化探礦技術,選取最優的探礦方法進行施工方法的優化和創新,從而更好的提高施工質量,促進現代化和工業化技術的健康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