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半放學”與下班時間沖突難題,應該怎么解?
教育部近日表示,將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時間安排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的難題。
“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是困擾眾多家庭的一大問題。一些地方“三點半放學”的初衷是減負,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時間,過去的五點半放學改到了現在的三點半放學,監督寫作業的任務卻拋給了家長和社會。
解決“三點半難題”,首先要考慮的是“為了誰”的問題,教育部門、學校及老師要從思想上實現統一。有學校認為,延長放學時間,會增加老師在校工作量和學生學業負擔,但卻解決了家長們揪心的大事。
其次,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也要為解決“三點半難題”提供支持。學校延長放學時間,提供相關服務的教師在考核上理應有所體現。
此外,還需剛性規定延長放學時間,讓家長心里有底,實現課后服務與下班時間銜接。就目前來看,要達到給學生和家長減負的目的,教育部門與學校理應承擔起責任,甚至是主動“增負”。比如,為學生提供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藝術等課后興趣類服務,使家長和學生不再額外求助于校外補課機構。
對此,你怎么看?
累丑
“累丑”就是短時間內五官沒有變化,體重沒有變化,皮膚沒有變化,但經過連續熬夜、加班、高強度勞動、沒有良好的休息后,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枯草一樣被吸干的丑感。當你拍照片的時候,鏡頭里的自己怎么看都沒有青春煥發的活力,看起來很呆很丑。
所以工作太忙真的會變丑嗎?不少網友立刻對號入座,表示出“深深的”認同感。有網友表示累丑主要是眼睛太疲憊,從而整個人失去高光。“累丑”之所以引發熱烈討論,是因為這詞太形象了,是超越語言、充滿故事質感的詞語!
“一天已不足24小時”?!
近日,“地球自轉加快,一天已不足24 小時”登上微博熱搜,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顯示,從2020年年中以來,地球的自轉速率呈加快趨勢,自轉速度已達過去50年來最快速度,這意味著,一天已不足24個小時了!
據英國媒體近日報道,研究人員發現2020 年的7 月19 日短了1.4602毫秒,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這樣的極細微差別,盡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從體現,但卻會在通訊、電力、導航等領域產生重要影響。
“但是,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終究只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地球轉速越來越慢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科普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表示,因為日月潮汐引力的作用,相當于一直為地球自轉輕點著“剎車”。而如果變慢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全世界的時間工作者就要啟動“閏秒”這個撒手锏。
據悉,50年來,我們已經加了近30個“閏秒”,還沒有減過秒。而此次因為地球自轉速率呈加快趨勢,專家稱,面臨的可能是首次“負閏秒”,即“減一秒”,但是否減秒目前沒有定論。
問:數字1到10哪個數字最勤奮?哪個數字又最懶惰?
答:2 最勤奮,1 最懶惰。因為一(1)不做二(2)不休。
問:臺風天氣帶多少錢出門最合適?
答:四千萬。因為沒事(四)千萬不要出門。
月球上的溫差
由于月球相對于地球具有獨特的位置資源和環境資源,古往今來,幾乎人人都舉頭望過,對月球的遐想更是數不勝數。登上月球,甚至居住在月球,是所有人都曾藏在心底的夢。然而,入住“廣寒宮”絕非易事。
月球沒有大氣層,溫度變化全由太陽光直接決定,日間最高溫度可達120℃,而夜間溫度會降至-180℃,晝夜溫差達300℃。
此外,月球上還會產生大量危險的次級輻射,如果人類在月球上不加防護地活動,巨大的溫差和這些次級輻射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