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榜
(1.廣西路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2.南寧市筑路技術與筑路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1)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與交通事業蓬勃發展,國道干線道路上的車輛密度及載荷呈上升趨勢,多數公路建設完成后,投入應用幾年時間,路面便出現多處斷裂,對公路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構成威脅。通常超重車輛在高速行駛下,會加劇路面裂縫擴展狀況,且伴有橋頭跳車現象,主要是因混凝土結構被損害。為保持橋梁結構穩定性,需對其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需將原有混凝土去除,鋪設加密鋼筋層,最后澆筑新的混凝土。在路橋維修施工建設工程中,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成為主流趨勢,能夠切實提升工程質量,為人們出行提供保證。
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1%~2%的鋼纖維,便可獲得鋼纖維混凝土,具有將抗拉強度增大60%、抗彎強度增大100%、抗沖擊性增大3倍、抗疲勞性增大3倍等顯著優勢,同時該方法也存在部分不足,如流動性不佳,在攪拌及振搗進程中,鋼纖維極易成團或折斷,凝結時間較短等。鋼纖維混凝土主要以鋼纖維材料為主,在進行具體設計中,需將鋼纖維規范予以明確,對于水、砂、粗集料、水泥等材料具有較高要求。鋼纖維混凝土在設計中對配合比存在一定影響,設計內容包含水灰比、鋼纖維體積率、含砂率等。與普通混凝土相較,鋼纖維混凝土除結構存在差異外,還需對其進行相關試驗,如強度試驗中盡可能與抗壓及抗拉要求吻合。設計進程中需對含砂率、用水量、鋼纖維體積與鋼纖維混凝土關系加以重視,鋼纖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用量見表1[1]。

表1 鋼纖維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用量表
1.2.1 鋼纖維混凝土配合比與素混凝土的異同
鋼纖維混凝土在集料中加入短鋼絲,其配合比與素混凝土存在以下差異:(1)采用較高含砂率,水泥漿液較多的配合比,且選取高標號水泥,以此提升高纖維與基體粘結強度;(2)粗骨料最大尺寸應符合相關標準,通常應<20 mm;(3)水灰比的確定需結合纖維含量、形狀及施工機械予以考量,為減少水泥使用量,提升和易性,可適當加入粉煤灰及減水劑。
1.2.2 鋼纖維緩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
鋼纖維混凝土配合比強調抗拉強度。首先需根據基體強度,確定素混凝土配合比,之后根據纖維混凝土要求達到的強度,確定鋼纖維含量。通過強度計算,借鑒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式,進行配合比設計。
1.2.2.1 骨料及含砂率
鋼纖維混凝土粗骨料粒徑大小,對復合材料具有較大影響。骨料過粗,會影響纖維分布均勻性;過細則對其強度具有影響。根據試驗表明,當纖維含量為1.1%~1.8%時,骨料粒徑≤15 mm為宜。普通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徑,主要由構件斷面尺寸及鋼筋間距決定,通常對其強度未有明顯影響。粗骨料最大粒徑和含砂率對鋼纖維混凝土強度影響如圖1所示[2]。

圖1 粗骨料最大粒徑及含砂率對鋼纖維混凝土強度的影響示意圖
如圖1所示,當鋼纖維為1.0%,粗骨料粒徑對撓曲強度的影響最小,而當鋼纖維為1.8%時,影響較為顯著,粗骨料粒徑選取以15 mm為宜。
1.2.2.2 水泥及水灰比
配置鋼纖維混凝土時,需采用標號較高的水泥,以此獲取較高的強度,利于拌和物和易性的增加。目前國外相關人員研究發現,加入1/3粉煤灰代替水泥劑量,可將其和易性切實改善,且不會使復合材料性能降低。鋼纖維混凝土水灰比,通常為0.4~0.55,主要為增強基體強度,水灰比對鋼纖維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如圖2所示[3]。

圖2 水灰比對鋼纖維混凝土坍落度的影響示意圖
2.1.1 極易出現裂縫
多數工程中應用傳統混凝土澆筑方式,其雖具備較多工程項目建設優勢,但在具體澆筑過程中,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尤其是溫度、濕度。在混凝土凝固階段,裂縫問題時有發生,不僅影響路橋使用美觀性,而且會減少道路橋梁使用年限。隨著時間推移,裂縫逐漸擴展,在氣候及車輛載荷共同作用下,致使主體結構損傷,增加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2.1.2 存在大量蜂窩麻面
傳統道路橋梁工程中,多采用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其對運輸、澆筑、養護等具有較高要求。若任何一個施工環節出現問題,混凝土凝固后表面易存在大量蜂窩麻面,如對其未能加以處理,會使橋梁工程結構受損,降低應用成效。
2.2.1 良好的抗形變能力
與傳統混凝土相較,鋼纖維混凝土可在長時間負載運行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收縮能力,在普通混凝土中適當加入鋼纖維,可將收縮率降低,確保擁有較強的抗形變能力。
2.2.2 抗壓、抗拉、抗彎極限強度較高
針對鋼筋混凝土施工工藝在橋梁及道路施工中的應用,其自身混凝土澆筑技術優勢較少,本質為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可將其抗壓、抗拉、抗彎矩極限強度提升,確保應用鋼纖維混凝土路面在遭受損害后,即使出現碎裂也不會發生松散,將鋼纖維材料及混凝土物理性能有效結合,實現新配比混凝土具備兩種材料的優勢,提升路橋工程使用質量。
2.2.3 優良的抗剪、抗裂、抗疲勞性能
一般情況下,在路橋工程維修施工中,工程整體質量及強度對交通安全存在一定影響。與普通混凝土相較,鋼纖維混凝土具有更高抗剪、抗裂、抗疲勞性能,普通混凝土的開裂載荷及極限載荷承受能力較差,路面開裂后難以使用,而鋼纖維混凝土路面路基發生錯位后,或路面發生開裂,仍保持較強的承載能力,確保路面使用質量。
2.2.4 極強的抗沖擊性能
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用其材料建設的道路橋梁項目更具抗沖擊性,滿足橋梁工程實際所需。針對普通混凝土而言,路橋工程中鋼纖維混凝土路面抗沖擊性更高。路橋工程較為特殊,對抗沖擊性要求較高,為切實避免路橋遭受較大沖擊,影響正常使用,鋼纖維混凝土抗沖擊性能為普通混凝土的50~100倍。
2.2.5 降低道路厚度
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工程鋪設中,主要采用復合式路面鋪設形式,其中涉及雙層及三層式鋪設,可將道路厚度降低。施工人員需根據設計狀況,選取合理的鋪設方式,確保道路剛性,提升路面使用強度。
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得到不斷推廣及應用,其使用范圍擴展,但各個工程領域存在差異,若想提升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成效,需立足于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施工方式,如當前最常見的澆筑、灌漿、噴射等方式,鋼纖維混凝土在不同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此外,還需對鋼纖維混凝土原材料進行嚴格把控,對其混凝土施工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督,確保鋼纖維混凝土使用成效。
鋼纖維結構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混凝土在進行融合時,需根據鋼纖維結構進行劃分,之后選取與鋼纖維混凝土類型相匹配的施工環境及技術。路橋工程在維修施工前,需對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及氣候進行全方位考量,根據實際考察結果,選取合理的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方式。選取原材料時,不能將價格作為唯一指標,需根據設計要求,選取資質可靠、信譽高的供應商,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選取成本較低的材料。
若想切實提升鋼纖維混凝土在路橋維修中的應用成效,應對鋼纖維攪拌進程加以關注,嚴格控制鋼纖維加入比例,其摻量及混凝土比例公式為:混凝土抗折強度設計值×(1+鋼纖維長徑比×鋼纖維體積率×鋼纖維強度系數)。若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的比例與固定值相差較大,可能會使混凝土整個結構承受載荷能力降低;若其比例比固定值小,也會使混凝土材料使用成效不佳。所以,對混凝土中摻入鋼纖維的比例需進行嚴格管控,避免與實際標準不匹配。
鋼纖維混凝土的攪拌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操作,根據工程項目實際所需,選取合理的攪拌設備,避免攪拌設備在進行鋼纖維攪拌時,承受負載較大,增加攪拌不均勻的風險。若攪拌設備出現超負荷工作,會降低攪拌質量,對施工進度產生影響。因此,施工人員在進行攪拌時,需進行均勻攪拌,使其與混凝土充分融合,提升混凝土應用成效。此外,為確保鋼纖維混凝土充分均勻攪拌,可在鋼纖維投放時,根據先干后濕的原則,投入各種原材料,確保鋼纖維混凝土攪拌質量[4]。
在混凝土澆筑進程中,需確保其連續性,才能保證應用成效。若在鋼纖維混凝土澆筑進程中出現中斷情況,可能會使混凝土及鋼纖維分離,影響鋼纖維混凝土使用成效。因此,施工人員在進行澆筑過程中,需確保其連續性,根據施工實際所需,對其澆筑進行合理控制。此外,對其進行振搗時,需采用平板振搗設備,確保振搗密實性,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承載力,同時需對鋼筋混凝土接縫高質量完成,為路橋工程各項日后養護提供便利。
路橋工程維修是一項系統復雜工程,施工原材料運輸進程中若出現問題,可能會對材料使用性能造成影響,因此對材料運輸穩定性提出新的任務及要求。鋼纖維混凝土在具體運輸進程中,為確保材料自身性能不發生變更,應通過選取合理運輸方式,盡可能縮短運輸時間,而長時間運輸可能會使鋼纖維混凝土中含氣量減少,自身粘稠度降低。同時,在運輸進程中,應避免大幅度振動現象,確保鋼纖維混凝土均勻性。
鋼纖維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對路橋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若混凝土材料質量存在缺陷,會引發一系列安全問題。施工人員待工程完成后,對其實施抹光及壓實,若路面不平整,通過人工方式對其凹陷處進行處理,對其養護加以重視,避免產生裂縫。
橋面鋪裝工作開始前,相關技術人員需對其橋板面標高,進行仔細準確地測量,且將橋板面多余混凝土及其異物清除,避免其與鋼纖維混凝土融合,對其使用性能造成影響。在施工環節,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可將橋面鋪設厚度降低,增強橋面應用剛度,使橋面受力均勻,減少裂縫產生,實現長久使用目標。
路橋工程建設主要為交通提供便捷,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這對路橋工程質量提出較高要求,需確保其結構穩定性,避免橋梁表面損傷、裂縫產生。在工程加固施工環節,使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可增加路橋結構的穩定性,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如何通過應用鋼纖維混凝土,將其橋面裂縫予以補充,確保料面平整性。對路橋結構進行加固時,需使用合理的噴射機設備,對可能出現裂縫地方進行噴補,增強結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5]。
樁基礎為路橋工程施工核心環節,其施工質量與路橋使用質量息息相關,需將樁基礎強度及承載力加強。在具體施工進程中,樁頂及樁尖強度極易受施工質量影響,可在橋樁頂尖部分澆筑鋼纖維混凝土,提升該部位強度及承壓能力。此外,為切實提升樁基打擊速度,使用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可減少人力及物力耗損,對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提升建設單位經濟效益。
橋梁主梁為路橋施工中的核心部分,主要承擔橋面負荷,對結構強度要求較高,所以需對主梁施工加以重視。使用鋼纖維混凝土制作主梁,可將其自身特性充分發揮,增強橋梁主梁結構抗性。在傳統混凝土建筑主梁中,伴隨主梁的不斷使用,在拉力、重力等因素作用下,極易出現形變,如果采用鋼纖維混凝土,材料自身韌性高,可提升主梁抗形變能力。同時,鋼纖維混凝土材料的應用,可切實提升主梁強度,消除傳統混凝土質量缺陷。
路橋工程自身具有特殊性,其建設環境復雜,在施工中需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可解決環境不良影響,提升施工質量。若路橋施工中,在邊坡地質中存在巖石裂隙現象,可先通過普通混凝土對其進行支護,之后使用鋼纖維混凝土對其噴射,實現加固目標。同時針對邊坡界面,也可應用噴射鋼纖維混凝土方式,在隧道防護層面使用鋼纖維混凝土,可以增強結構整體性能,避免隧道出現漏水現象。
在道路橋梁建設及維修進程中,工程項目建設企業需根據實際狀況,結合施工環境,制定科學、完善的施工實施方案,對施工各個環節加以管控,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可靠。通過在橋梁建設中應用鋼纖維混凝土,提升其強度、抗形變等能力,提高路橋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為人們及車輛通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