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光電氣”)成立于1958年,為我國綜合性微波電子管廠、國家大型軍工企業,2000年10月改制為集科、工、貿為一體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真空及微波元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0年10月,國光電氣首次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登陸科創板,并募資約9.90億元投入到科研生產綜合樓及空天通信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特種電真空器件生產線項目、核工業領域非標設備及耐CHZ閥門產業化建設項目、壓力容器安全附件產業化建設項目的建設。2021年5月7日,國光電氣首發上市獲通過。
即使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國光電氣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首先,國內軍工行業多是實力強勁的國有軍工企業,國光電氣在競爭中并無優勢,但公司研發投入力度反而在減小,未來能否保證競爭地位令人堪憂;此外,國光電氣客戶也多為國內大型軍工企業,公司銷售話語權不高,導致應收賬款高企,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
國光電氣在招股書中提到,自身主營軍工電子產品,行業內企業主要為大型國有軍工單位及相關科研院所,公司目前在承接大額訂單的能力、資產規模及抗風險能力等方面與該類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同時,伴隨軍品市場的發展,市場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尤其是微波固態器件領域。
而在競爭對手眾多且自身地位并無優勢的情況下,國光電氣研發投入力度卻沒有跟進加大,造成技術水平長期滯后??v向來看,2017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波動下滑,分別為7.49%、4.46%、5.67%、5.25%;橫向來看,2017年時公司還處于行業可比企業中第一,后期則表現平平。(見表一)

此外,國光電氣研發人員年薪較低。國光電氣表示自身并未設定專職研發人員,而是其他崗位人員擔任某一具體研發項目的研發人員,因此按當月該研發人員實際從事各個研發項目的工時分攤計入各個研發項目的工資費。若照此計算,國光電氣人均研發年薪并不高,明顯不及同行。
以2020年為例,國光電氣最高研發薪酬為人均4.75萬/年(見表二),而亞光科技研發人員人均年薪為6.61萬元,雷科防務為7.81萬元,國??萍紴?1.90萬元(天箭科技未披露數據)。

研發人員薪酬不高,無論是出于研發工時較短還是單位工時工資較低,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光電氣在研發投入力度上的不足。公司也在招股書中坦言自身的研發投入不夠,研發人員擴張較慢??v觀整體人員構成,國光電氣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僅占到了18.87%。(見表三)
國光電氣稱,軍工電子行業屬于高科技領域,對人才需求大,高水平的研發人員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雖熟知這一理念,且自身正亟待增進技術實力,卻沒有大力進行人才培養,不僅人員學歷普遍不高,甚至沒有組建起一支固定的正式研發團隊,這無疑會對其后期競爭形成阻礙。
進一步探究得知,國光電氣研發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資金受限。國光電氣坦言,國家對民營企業的科研試制經費投入較少,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單一,部分科研資金需要公司自籌,加大了科研成本。資金劣勢可能會令國光電氣的研發進程被長期掣肘,落后于人,公司即使能成功登陸科創板,后期壓力也可能是只增不減。
報告期內,國光電氣客戶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00%、 59.33%、70.23%和85.29%,占比較高且呈上升趨勢,且客戶多為國內大型軍工企業??梢妵怆姎怃N售話語權并不高。
在此之下,國光電氣應收賬款日益升高。2017-2020年,公司應收票據、款項及融資共計為2.1億元、2.67億元、2.75億元、3.76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達28.93%、46.92%、46.61%、53.71%;預收賬款0.67億元、0.35億元、0.43億元、0.32億元,波動下降。(見表四)
國光電氣稱,由于各大軍工集團業務的側重領域不同,導致相應領域的配套企業銷售集中度較高,言下之意,集中的行業特性或導致公司后期應收賬款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此外數據顯示,公司同期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為34.85%、28.47%、26.78%、23.43%,加上應收款合計占據了超7成流動資產。這是否會占用大量營運資金,增加現金流壓力?針對上述所有問題,《股市動態分析》向國光電氣發去了采訪函,但截止本文發布仍未得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