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山
(晉能控股煤業集團晉圣億欣煤業,山西 晉城 048200)
億欣煤業井田呈不規則多邊形,東西走向最寬9.5 km,南北最長約6.2 km,開采標高為1 530~640 m。可采15 號煤層,一般厚1.60~3.81 m,平均厚2.55 m,屬穩定可采煤層;本組地層平均厚度44.0 m,其中2 號煤層厚0.25~3.15 m,平均厚1.50 m。
井田內地形總體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沖溝發育,據實地調查,本區形不成大的洪流,溝谷內的洪水屬即排即泄型。歷史最高洪水水位在井田區以南溝谷,標高約1 129.50 m,億欣煤業設計利用原富景西都煤業有限公司工業廣場,標高為1 136.0 m,主井口標高為1 136.1 m,副井標高為1 136.1 m,風井標高為1 135.576 m。
XV1307 綜采工作面位于15 號煤層一盤區東軌道大巷南側,XV1306 綜采工作面(已采) 東側,XV2306 工作面(正在布置)西側。工作面傾斜長度為180.00 m(XV1214 巷巷中 -XV1213 巷巷中),走向長度為673.6 m,煤層平均厚度為2.24 m。
工作面煤層頂、底板情況見表1。

表1 煤層頂、底板情況
XV1306、XV1307 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較為簡單,主要充水源為上覆地層層間裂隙水,預計最大涌水量為30 m3/h,正常涌水量為10 m3/h,對切頂切壓留巷造成的影響較小。
從ZK3-3 柱狀可知,基本頂為K2 灰巖,直接賦存在煤層上方,厚8.9~16.36 m;在頂板下位上方8.9m 處有厚度為1.7 m 的砂質泥巖和0.4 m 的煤線。
1)切得開:通過切縫孔配合聚能管進行爆破,單向切開巷道與工作面頂板聯系,將頂板受力三角區轉移至工作面內。
2)支得住:利用恒阻錨索進行補強加固,控制頂板下沉量。
3)擋得住:工作面推進過程中,頂板垮落,U 型鋼梁及鋼筋網能起到有效擋矸作用。
4)護得住:預留巷道會受到動壓影響,采用π型鋼梁加1 梁4 柱支護。
1)恒阻錨索加強支護,按所設計的支護參數施工恒阻大變形錨索加固巷道,并在切縫側恒阻錨索沿著巷道走向添加W 鋼帶提高整體支護性能。
2)切縫孔施工位置為切縫孔布置與頂板垂線夾角為15°,切縫孔間距500 mm,距工作面煤壁200 mm,允許誤差±50 mm,眼深10 m,正向裝藥。
3)待工作面回采后,及時在兩巷端頭支架后安設“1 梁4 柱”,在靠近采空區側鋪設鋼筋網、安設單體柱和可縮性U 型鋼。
4)待巷道穩定后,通過各類礦壓數據及人工測站分析,在架后0~200 m 穩定區段,逐步撤除巷幫及巷內單體柱。
億欣煤業XV1307 工作面正常回采,當工作面推進至XV1214 巷距離XV2306 工作面切眼30 m 范圍內時,XV1214 巷超前支護范圍內局部頂板出現了破碎現象,伴隨幫鼓、片幫,XV1307 工作面前半部1-20 號支架壓力表讀數增大,煤體片幫增大,偶爾出現煤炮等現象。隨著XV1307 工作面推進,XV2306切眼內也有一定礦壓顯現。
XV1307 工作面原計劃當推進至XV1214 巷距離XV2306 工作面切眼5 m 時,開始正常沿空留巷。目前面臨“十”字巷道礦壓顯現明顯,為確保XV1214巷道留巷的完好以及XV2306 工作面切眼支護完好,XV1307 工作面正常回采通過此段,臨時制定措施,XV1214 巷提前25m 留巷、對XV2306 工作面切眼進行補強支護,XV1307 工作面內1-20 號支架要升緊支架,保證初撐力達標。“十”字巷道具體位置見圖1。
XV1214 巷巷道凈斷面5 m×2.5 m,目前工作面推進至十字巷道口約30 m,XV1214 巷及XV2306 工作面切眼、XV1307 工作面礦壓顯現,XV1214 巷道局部圍巖出現變形,幫部出現片幫。

圖1 “十”字巷道位置示圖
4.2.1 理論計算法
XV1214 巷超前支護強度
PL=K×Kd×2a×γd
式中:K為工作面超前支護圍巖狀況修正系數,取1.1;Kd為工作面采動應力作用下超前支護段的動載系數,根據本工作面預計的礦壓顯現程度進行選取,一般選取1.5-2;2a為工作面超前支護巷道寬度,m;γd為頂板巖石容重,kN/m3,一般取 25 kN/m3。

4.2.2 原有巷道支護強度
XV1214 巷為初次使用巷道,凈斷面為5 m×2.5 m,每根鋼筋托梁施工4 根錨桿,每根錨桿錨固力為126 kN,錨索排距5.4 m,錨索預緊力要求不低于120 kN。
XV1214 巷超前支護段,

式中:Ps為超前支護段原巷道掘進(或維修時)的設計支護強度;K為工作面超前支護段圍巖狀況修正系數。
4.2.3 加強支護強度應滿足
XV1214 巷超前支護
P≥PL-Py=275 kN/m2-48.35 kN/m2=226.65 kN/m2
1)恒阻錨索主動支護補強后。

3)被動支護。采取工字鋼梁配合1 梁4 柱,工字鋼梁0.5 m 排距,支護強度:
P=90×4/50×0.5=144 kN/m > 137.044 8 kN/m2
滿足支護要求。
XV1214 巷距XV2306 切眼20 m 范圍內采用恒阻錨索加W 鋼帶主動支護頂板補強支護,共施工3排,具體規格及參數如下。
施工第1 列恒阻錨索,距留巷幫600 mm,恒阻錨索排距1 000 mm;第2 列恒阻錨索距第1 列恒阻錨索間距1 000 mm,第2 列恒阻錨索排距為2 000 mm,恒阻大變形錨索垂直于頂板方向布置,托盤選用300mm×300mm×20mm 的平托盤,中間加工直徑100 mm 的圓孔;距第2 列恒阻錨索間距1 700 mm施工第3 列恒阻錨索,第3 列恒阻錨索排距為2 000 mm,施工時與頂板75°。具體見圖2。

圖2 恒阻錨索及π 型鋼梁支護示意圖
在XV1214 巷內距十字口巷道位置20 m 范圍施工切縫孔,切縫孔施工位置為切縫孔布置與頂板垂線夾角為15°,切縫孔間距500 mm,切頂線距工作面煤壁200 mm,允許誤差±50 mm,眼深10 m。使用聚能管進行切縫,一次最多起爆8 個炮眼,每爆破4個眼,中間留1 個炮眼不起爆,作為觀測頂板窺伺孔,觀察頂板變化。
U 型鋼頂部帶有鋼管側插在切頂線爆破孔內,下部支在預先挖好的排水溝內確保在實底上,支設好的U 型鋼之間采用“加工的連接片”聯鎖。鋼筋網為直徑為6.5 mm 的鋼筋焊接網,每卷鋼筋網尺寸為1 600 mm×2 500 mm,鋼筋網與鋼筋網之間重疊100 mm,并用聯網絲捆扎,鋼筋網與原支護網連接采用寬度為400 mm 菱形網連接。U 型鋼間距500 mm。為防止矸石將U 型鋼梁推出,在U 型鋼梁中間緊貼連接片支設1 根單體柱,單體柱與U 型鋼梁間距250 mm。具體見圖3。

圖3 擋矸與臨時支護側視圖
5.4.1 XV1214 巷道架棚
1)架棚區段為XV1214 巷內從XV2306 切眼南幫開始向南25 m。采用L=4.8m 12 號工字鋼棚梁,25U 型可伸縮型棚腿(上棚腿長度為1.34 m,下棚腿長度為 2.04 m),DW31.5-200/100 型或者DW28-250/100 型液壓單體柱,岔角值0.5 m。工字鋼棚梁棚距為0.5 m,允許有50 mm 誤差,一共架設50架,架棚保證1 梁4 柱。
2)盤幫勾頂。背板交錯布置,背板間距不大于0.8 m。
3)工字鋼棚梁沿著XV1214 巷巷道東西方向架設,靠煤柱側架設25U 型可伸縮型棚腿,棚腿緊靠煤柱,用背板背牢背實,棚腿見用拉鉤拉緊。靠XV1307工作面回采側架設液壓單體柱,單體柱架設在工字鋼卡頭以外,架設單體柱要求挖柱窩,寬度不小于150 mm,深度不小于300 mm。為保證支護效果,在工字鋼梁中間使用錨索加槽鋼來固定工字鋼梁。
4)沿著棚梁下面順著巷道南北方向架設“抬棚”,使用5m 板料配合液壓單體柱架設。5 m 板梁架設在棚梁卡頭以里,并使用錨鏈將同一架棚梁下的液壓單體柱和板梁固定牢靠,用木楔背緊。
5.4.2 XV2306 切眼打木垛補強支護
提前在XV2306 切眼內與XV1214 巷交叉口處施工5 根鎖口錨索,間距2 m,在XV2306 切眼內施工密集聯鎖木垛。
5.4.3 XV1307 工作面
通過十字交叉口前后20 m 范圍內時,XV1307工作面支架要全部升緊,確保初撐力達標。
5.5.1 工作面液壓支架壓力監測
每架安裝1 個YHY60(B)數字壓力計,便于人工觀測過“十”字交叉巷道期間,頂板周期來壓,尤其是1-20 號架支架前、后柱工作阻力值達到35 MPa上下。
5.5.2 巷道原頂板離層監測
XV1214 巷能每30~40 m 安裝1 個頂板離層儀,淺部及深部離層值均為0~150 mm,過“十”字交叉巷道期間,XV1214 巷內接近XV2306 切眼前后2 個頂板離層儀由原來的10 mm 左右離層在通過時最大達105 mm,頂板已處于危險狀態,需及時采取措施。
5.5.3 錨索抗拔力檢測
錨索抗拔力檢測儀器使用錨索拉力計進行,現場使用錨索張拉機TMQ22-520(該型號退錨、張拉兩用)。按要求每班監測3 根。過“十”字交叉巷道期間,監測錨索拉拔力為出現錨索不合格現象。
5.5.4 單體支柱受力監測
每班監測超前支護單體柱受力情況,人工持測柱儀監測,過“十”字交叉巷道期間,單體柱受力明顯增大,均在22 MPa 以上。
5.5.5 人工測站觀測

圖4 十字測站示意圖
XV1214 巷沿空巷段距留巷開始位置每20 m 布置1 個人工測站,用于觀測巷道受采動影響的變形情況。具體見圖4。
過“十”字交叉巷道期間,觀測AO 頂板下沉量達到最大300 mm,觀測CO、DO 幫部變形量達到最大400 mm,觀測AB 底鼓量達到最大300 mm。和以往沿空留巷不通過“十”字巷道觀測數據相比,頂板下沉、底板鼓起及幫部變形量明顯增大。
此次在XV1214 巷沿空留巷,第一次過“十”字巷道提前補強支護,通過各類礦壓數據分析及現場觀測頂、底板變化,提前計算制定了主動補強錨索、被動架設工字鋼梁加固的支護方案,采空側行之有效擋矸支護,回采過后,頂、幫支護效果較為完好,為今后類似工作面通過“十”字交叉巷道提供了寶貴的現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