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本身具有隱蔽性,即使在近距離演習中,聲納也很難對潛艇進行持續探測。此外,搜救過程中會遇到一個不確定性的區域。潛艇移動得越快,距離上次檢查的時間間隔越長,搜救區域的范圍就越大。
當地時間4月21日,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海軍發言人透露,一艘印尼海軍潛艇“南伽拉”號當天在巴厘島附近進行演習期間失聯,潛艇上至少有53人,國防部長的侄子也在其中。
據外媒4月26日消息,“南伽拉”號的殘骸被發現在巴厘島海深838米處,53名船員已確認全部遇難,目前還無法確定發生事故的原因。據影像顯示,沉沒潛艇在海底已斷成三部分,船體和船尾被分開。
潛艇本身具有隱蔽性,而這一優點也成為其致命的弱點。找到一艘失蹤的潛艇到底有多難?
潛艇在水下會面臨哪些安全風險
軍事專家魏東旭表示,此次失聯的“南伽拉”號是一艘209型的常規潛艇,服役時間已經接近40年。雖然該潛艇在10年前進行過大修和技術升級,但性能已經不算特別先進,可能會出現一些部件和系統老化。該型潛艇主要是在近海和沿岸的相關區域執行水下作戰任務,可使用魚雷去攻擊對方的潛艇和水面戰艦。從當前海戰環境看,該型潛艇已經落后。但對于印尼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水下作戰平臺,可以有效培養潛艇兵。
那么,潛艇在水下會面臨哪些安全風險?軍事問題專家曹衛東表示,深海中由于沒有光源,因此是一片漆黑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潛艇只能靠聲納探測情況。在航行的過程中,如果海圖不準確導致了偏行,潛艇就有可能觸礁。
此外,掉深也是一大危險。為避免產生安全問題,進行實彈射擊需要進入航線少的深海。相較于擁有眾多航線的普通海域,軍事訓練進入的海域,相關水文氣象資料掌握較少,很有可能遭遇海底斷崖等特殊情況。如果突遭掉深,潛艇會立即失去浮力,急劇掉向海底。一旦超過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潛艇就有可能被壓裂。
搜救區域很難確定
當一艘潛艇失蹤時,如何找到它是一大關鍵。由于軍事演習的原因,潛艇本質上是隱蔽的。當“南伽拉”號在海里進行例行演習時,它不太可能被跟蹤到。即使在近距離演習中,聲納也很難對潛艇進行持續探測。
雖然“南伽拉”號可能有一個已知的計劃軌道,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潛艇在4月21日最后一次報告的位置。通常情況下,除非潛艇與水面艦艇發生明顯碰撞,否則潛艇失蹤的第一個跡象就是沒有例行報告。
海軍一般有預先計劃好的三個階段的程序:如果潛艇沒有呼叫,就會啟動檢查和搜索;如果沒有收到例行報告,這些程序就會立即啟動,迅速從所謂的“SUBLOOK”(潛艇搜尋)程序轉變為“SUBMISS”(潛艇失蹤)程序;當發生事故的證據出現時,“SUBSUNK”(潛艇沉沒)程序就會啟動。
搜救過程中,總會有一個不確定性的區域。潛艇移動得越快,距離上次檢查的時間間隔越長,搜救區域的范圍就越大。
潛艇上有應急指示浮標,一旦發生事故,可以釋放這些浮標來標記潛艇的位置。當然,前提是事故中艦船人員還未喪失行動能力。在淺水中,浮標可以一直系在潛艇上。在深水中,它們可以自由漂浮。因此,當探測到浮標時,搜索人員必須估算浮標可能的釋放位置,同時還要考慮到風和洋流帶來的所有不確定性。而檢測到海面上任何潛艇殘骸或其耐壓殼受損釋放出的燃油時,也要考慮種種因素對其位置的影響。此次,印尼部隊在搜尋失蹤的“南伽拉”號時,就檢測到了浮油。
救援失蹤潛艇面臨幾大難題
下一個救援挑戰來自于海底——海底很少是平坦的。2017年,阿根廷潛艇“圣胡安”號沉入約900米深的海中,由于巨大水壓而發生內爆,在不平坦的海底很難檢測到它的蹤跡。雖然搜索人員根據潛艇在海底發生內爆時的特征進行了測量,并使用高頻聲納和水下攝像機對海底進行了細致檢查,但還是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圣胡安”號。由于超過了潛艇最佳救援的72小時,最終無人幸存。潛艇上氧氣是有限的,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雖然個人從沉沒的潛艇中逃生是有可能的,但隨著水深的增加,逃生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南伽拉”號的作業水深超過800米,個人根本無法從這種深度逃生。
據報道,印尼當局希望打撈回“南伽拉”號的殘骸。但要將約1300噸的金屬從800多米深的海底帶回海面,這對打撈潛艇的能力要求很高。即使船體完好無損,對于救援設備來說,800多米的深度也給救援船與潛水艇的對接帶來極大的困難。
要進行深海救援,救援隊首先要在海面上搭建起一個打撈平臺,必須在流動的海水、巨大的海風和洶涌的海浪中保持平臺的穩固。這就需要至少12個螺旋槳來持續提供動力,克服海浪、海風的沖擊,不斷調整平臺的位置,才能確保精確度。之后,在合適的位置把機器人放下去,用鋼纜把潛艇捆住并起吊。目前,“南伽拉”號已經斷成了三部分,捆扎的位置選擇也成了一大困難。
專家稱,潛艇水下事故救援一直是世界性難題。目前,全球只有美國、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比較完善的潛艇救援能力。
5月1日,印尼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中國海軍給予印尼政府人道主義援助。根據中國國防部官方網站的消息,應印尼政府請求,中國海軍已派出艦船,赴龍目海峽相關海域,協助印尼救援“南伽拉”號失事潛艇。
此外,與“南伽拉”號同樣年長的姊妹船“卡克拉”號最近正在接受全面改裝和關鍵部件的更新,但由于其已投入使用40年,印尼海軍可能會要求其退役,以盡量減少再次發生事故的可能性。(《科技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