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直視你的對象10秒鐘,他就會自然而然地親上來。很多人嘗試這樣的對視挑戰,并產生了各種“高糖”、虐殺“單身狗”的視頻。兩人對視,真的會愛上對方嗎?眼神究竟有什么魔力?
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直視你的對象10秒鐘,他就會自然而然地親上來。很多人嘗試這樣的對視挑戰,并產生了各種“高糖”、虐殺“單身狗”的視頻。兩人對視,真的會愛上對方嗎?眼神究竟有什么魔力?
陌生人對視:情感喚起
也許有人會不屑一顧地認為:兩人對視,會愛上對方,只有在帥哥美女身上才有用。但研究發現,這還真不是。
1989年,有三位教授做了一項神奇的實驗:他們找來了84對彼此不認識的男女大學生,安排他們互相觀察對方各部位兩分鐘。結果顯示,參與者在互相凝視對方的眼睛兩分鐘后,會對彼此產生更高水平的激情、喜愛和情感上的聯系。
《紐約時報》愛情專欄的一篇文章,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實驗。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教授邀請一些異性戀男女從不同的門走進實驗室,面對面坐著,在回答一些個人問題后,讓他們相互凝視4分鐘。結果,6個月后,其中兩位異性參與者結婚了。
從完全陌生到情愫萌生,凝視無疑是一個開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是這么復盤實驗的:很多人認為戀愛不受主觀意志驅動,是自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但他卻愿意把愛情當作是一個行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凝視,讓愛情變得可能。很多人以為愛情可能是命運,但說到底還是大腦內化學物質的作用——注視行為,能夠激活一個人大腦里的獎勵系統,促進分泌苯乙胺(此物質也正是巧克力可以催情的原因),提升情感喚起。
影視劇很多時候即使劇情推進得很慢,但觀眾仍然能沉浸其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大量男女角色的對視。這種對視有一種穿透靈魂的感覺。當男主對著攝像頭深情直視的時候,甚至連屏幕外的觀眾,都能感受到由他瞳孔往外散發的情愫。
熟人對視:完全“看不下去”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你所愛的人了?
有一檔網絡節目發起了一個與親友對視3分鐘的征集活動:人們可以上傳與自己父母、兄弟姐妹、伴侶、朋友的對視視頻,超過3分鐘即為挑戰成功。節目組也找來了13對有著不同故事的親人。對視,看上去很簡單的動作,卻有不少人挑戰失敗。
一開始是兩個17歲的雙胞胎兄弟,他們相互看著看著就笑出聲來,并且抱怨看對方“快看吐了”,后面又開始脫對方的衣服,扭打了起來。他們最終對視了38秒。
28歲的陳磊和她53歲的母親施細沫對視了1分多鐘后,雙方同時開始控制不住地鼻翼抽動。兒子欲說還休,只好將雙手搭在母親的肩膀上,但又很快抽了回去。他們最終堅持了1分34秒,擁抱在了一起。
很多人都說:看不下去。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才第一次好好地看著自己愛的人的臉,復雜的感情不斷涌現出來,所以很難控制住自己。
現在,每個人的目光都被各類屏幕占據,連吃飯也不忘帶手機上桌,扒兩口飯就急忙解鎖手機看最新的消息。這種生活方式也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
一位英國科學家發現,現在的日常溝通里面,人們只有30%至60%的時間里是看著對方說話的。
眼神傳遞愛與在乎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關系困境的解決方法,并不在于大處,而往往是每個人都能做、但都下意識排斥的小動作,例如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夫妻深刻的矛盾,孩子無緣由的哭泣……有時候,好好看看對方直面困境,傳遞愛與在乎,或許關系在那一瞬間就能變得不同。因為有很多話,不用說出口,一個眼神一次凝視,就能把心底難以言說的情緒傳達給對方。
凝視,是兩個靈魂之間的碰撞,是最深層次情感的釋放、融合,又重新恢復新的平靜。當他需要你的時候,請給予絕對的注意力。對方和你談話時,請關掉你的游戲、放下你的手機。關注,意味著雙方感情聯結的建立,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
(《中國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