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獲知敵情,賀子珍自告奮勇加入偵察小分隊,成功搜集到情報,并由此推動了大柏地之戰。戰至生死存亡關頭,朱德指揮埋伏在半山坡的獨立營和直屬隊向山下猛沖。平時很少摸槍的毛澤東也拿起一把槍,帶著警衛排向敵軍陣地沖鋒。可以說,大柏地戰斗是紅四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場戰斗。
毛澤東雖是偉大的軍事家,卻很少摸槍,但有一場戰斗,他親自持槍上了戰場,這場戰斗就是瑞金大柏地之戰。大柏地之戰,是紅四軍主力轉戰贛南、閩西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戰斗,被陳毅稱為“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
冒險奪報知敵情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蓬勃發展引起了蔣介石的恐慌。1929年1月,湘贛兩省國民黨軍調集6個旅3萬余人的兵力向井岡山發動了第三次“會剿”。為打破敵人的“會剿”,并解決衣食給養問題,紅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政治部主任陳毅率紅四軍主力28團、31團及軍部特務營、獨立營3600余人,從井岡山向贛南進軍。紅四軍沿贛粵邊界的深山老林行走,風餐露宿,處境十分艱難。沿途還遭遇國民黨李文彬旅和劉士毅旅的圍追堵截,屢次陷入險境。在這期間,朱德的妻子伍若蘭受傷被俘(后在贛州英勇就義)。
隊伍行進到瑞金武陽境內時,遇到了瑞金早期的革命積極分子、共產黨員謝仁鶴的弟弟謝仁鵬(曾參加過國民黨軍藍玉田部,因看不慣藍玉田部的腐敗攜槍跑了出來)。在他的帶領下,紅四軍專門走小路、捷徑,直奔大柏地。而國民黨追兵由于對路況不熟悉,被紅四軍遠遠甩在后面,拉開了近半天的路程,為接下來紅四軍在大柏地打伏擊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紅四軍行至沙洲壩烏石垅時,毛澤東派一支小分隊突入瑞金城內偵察敵情并收集報紙。賀子珍自告奮勇加入偵察小分隊。
出于對賀子珍的安全考慮,朱德不同意。毛澤東了解自己的妻子,同意讓她去。當時,駐守瑞金縣城的是國民黨福建省防軍混成第二旅郭風鳴的一個營。郭風鳴本是土匪出身,被國民黨收編,平日里只會欺壓百姓,真正打起仗來貪生怕死。他們聽到大名鼎鼎的朱毛紅軍朝縣城開來,驚慌失措地躲到城外去了。
時近傍晚,紅軍小分隊未放一槍就進入了瑞金縣城。賀子珍和31團1營2連連長張宗遜來到縣郵局,按日期挑了一些報紙捆起來,迅速撤離。豈料他們剛從郵局出來,就遇到折返回來的敵人。敵人仗著人多勢眾,朝賀子珍一行開槍。張宗遜立即指揮部隊就地散開,邊打邊退。賀子珍在張宗遜等人的掩護下,抱著報紙騎馬返回。
此時,毛澤東、朱德、陳毅正在城外等待賀子珍一行回來。猛然聽到縣城方向傳來槍聲,陳毅登上土坡向遠處一看,發現幾十個敵人正在追趕策馬而來的賀子珍等人。他立即帶領30余人直撲敵軍,張宗遜也帶領小分隊殺回敵陣,一舉將敵人擊潰。
當晚,毛澤東和朱德查閱賀子珍一行帶回的報紙,得知一路窮追猛打的是國民黨軍劉士毅旅29團和30團,2000余人。
順應軍心打伏擊
紅四軍進入大柏地境內時已是2月9日,正是農歷大年三十。這時,軍部命令部隊往寧都方向開拔。
當紅四軍擔任前衛開路的31團3營走到瑞金黃柏圩、隘前一帶時,劉士毅旅、肖致平團等“追剿”部隊也到了瑞金境內,兩者相差不過3個多小時路程,形勢很危急。行軍休息時,前衛31團的一些戰士圍攏到3營黨代表羅榮桓面前,說:“天天被敵人攆著跑,這都年三十了,還要往哪里走?黨代表,向上級反映反映,打一仗吧!不打掉敵人的囂張氣焰,我們休想安生。”
羅榮桓同營長陳正春商量后,向上級請戰。毛澤東、朱德立即召開前委緊急擴大會議,順應軍心,果斷作出決定:此仗必打,以振軍威。隨后,毛澤東在王家祠主持召開會議,決定利用大柏地有利于伏擊的地形,誘敵深入,殲滅尾追之敵。紅四軍營以上干部齊集王家祠,大家聽說要與劉士毅大干一場,都很激動。
毛澤東先向大家介紹了敵情,然后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大家的戰斗熱情被充分調動起來。朱德介紹了作戰思路:“從黃柏的龍角山進入大柏地圩鎮,是一個兩邊群山對峙的地形,整個地方叫麻子坳。圩鎮前面的村莊叫杏坑(即前村),這里稍為寬闊,是一個設伏的好地方。這次要打一個伏擊、殲滅戰。”
將士鏖戰壯軍威
2月10日下午2時左右,劉士毅旅先頭部隊在黃柏與大柏地的界山龍角山同我軍接上了火。2營營長蕭克和營黨代表胡世儉命部隊故意將行李擺放在路邊,與敵人打一陣、退一陣,佯裝敗退,將敵人引入杏坑附近麻子坳紅軍布下的“口袋”。
但敵人似乎識破了我軍計謀,追了不遠,旋即后退到縣城。
朱德分析,敵人怕中計,害怕跟我們打山仗、夜仗,估計明早敵人主力會全線追來。毛澤東隨即命蕭克繼續在龍角山設伏,并命偵察人員深入縣城附近監視敵人主力動向,一有情況,馬上匯報。紅軍主力除制高點留少數部隊外,其他人下山休息,明天天亮前進入伏擊陣地。
次日凌晨,大霧、細雨,能見度極低。上午9時左右,敵人全部鉆進了紅軍設下的伏擊圈。敵人進至杏坑北側時,紅軍開始反擊。28團3營由右翼迂回,31團3營由左翼攻擊。10時許,敵人繼續向大柏地前進。這時,28團2營加入戰斗,從正面攻擊敵人。28團3營迂回到杏坑南側的茶亭崠,殲滅了敵軍指揮所,截斷了敵人的退路。朱德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紅軍將士們向敵人發起了猛烈進攻。但是紅軍畢竟子彈少,沿途又有損無補,火力薄弱,逐漸出現僵持局面。
生死存亡關頭,朱德指揮埋伏在半山坡作為總預備隊的獨立營和直屬隊向山下猛沖。平時很少摸槍的毛澤東也拿起一把槍,帶著警衛排向敵軍陣地沖鋒。
身邊的警衛排長受傷了,毛澤東仍奮不顧身地向前沖。毛澤東、朱德深知,紅四軍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紅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撲向敵人,于正午時分全殲被圍之敵,俘敵800余人,繳槍800余支。可以說,大柏地戰斗是紅四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場戰斗。
(《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