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耕,王文希,楊學領,黃 金,鄧楚洪
(1.長江大學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2.利川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湖北 利川 445400;3.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8;4.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4015;5.利川市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湖北 利川 445400)
應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能夠適應當地氣候與土壤特點的玉米良種。要注意在經過當地農業技術部門審定過的優良品種中篩選目標良種,沒有經過審定的玉米品種一般不建議選用,以免給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應該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松、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為宜,土壤pH為6.5~7左右。栽種前需進行深耕耙耱處理,耕地在前一年作物秋收后進行最佳,深度應不低于25cm,同時清除地里的雜草和石塊。由于西南山地土壤酸化情況較重,當土壤pH低于5.5時,在整地前每667m2均勻撒施熟石灰100kg,能起到提高土壤pH,補充土壤鈣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的作用。
采用營養塊育苗技術。受天氣影響,西南山地早春升溫低于同緯度的平原湖區,需要采用保溫育苗工作。如:武陵山區海拔800~1200m的玉米產區一般4月上旬播種,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時移栽。移栽時要施足底肥,避免玉米苗直接接觸肥料,防止出現燒苗現象。玉米種植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肥力水平確定,一般土壤肥力條件較好、緊湊型玉米的密度單作以4500株為宜,套作以每畝2800~3200株為宜。株型比較松散的玉米品種密度一般為緊湊型玉米密度的70%左右。為了減輕玉米的倒伏問題,在選擇玉米種植行向時,要注意將玉米的行向與當地主要風向平行。因為玉米的行間通風能力要遠遠大于株間。移栽后因其他原因造成缺苗的要及時補上。

圖1 苗床上茁壯生長的玉米幼苗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應科學施肥,用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施肥要注意施足底肥,施好追肥,做到“廣施有機肥、穩施氮肥、控施磷肥、增施鉀肥、補充微肥”。在施用農家肥等有機肥時應充分腐熟。
基肥在玉米生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施用量不能低于整個施肥量的60%。每667m2施豬糞水等農家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35~40kg,尿素15~20kg或碳酸氫銨45~50kg,氯化鉀10~12.5kg;或玉米專用配方肥30kg。在海拔較高、溫度較低的地方,每667m2還需補施鋅肥2kg。
追肥一般可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合理安排,一般分三次追肥,苗肥、拔節肥和穗肥。
苗肥主要是補充苗期生長所需養分,一般在定苗后拔節前施用,能起到壯苗、促進根系發育,促使葉片發育的作用,每667m2施尿素7.5~10kg或碳酸氫銨20~25kg,施肥后及時蓋土。
拔節肥的作用是促進植株中上部葉片生長,起到促進根系發育,壯稈、增穗的作用,每667m2施尿素5~7.5kg或碳酸氫銨10~15kg。施后覆土雍蔸,一則可以減少養分揮發損失,同時也可以增強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穗肥在大喇叭口期進行,此時穗開始分化,需要大量養分,施好穗肥能使玉米籽粒充實飽滿,穗大,成熟早,有效提高玉米的品質和產量。每667m2施尿素5~7.5kg或碳酸氫銨10~15kg,氯化鉀5~7.5kg;或者玉米專用配方肥20kg左右,施后培土雍蔸。

圖2 山間玉米生長
玉米在恩施地區主要病害有紋枯病、灰斑病、銹病。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彎刺黑蝽、玉米黃尾球跳甲。
防治紋枯病。當病株率達20~30%時,用30%苯甲·丙環唑乳油20mL或20%井崗霉素可溶性粉劑40g或15%井岡·丙環唑可濕性粉劑20g或1000億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100g噴霧防治。
防治灰斑病。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g、l0%苯醚甲環唑可分散粒劑100g防治。
防治銹病。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4000倍液防治。
防治玉米螟。當玉米心葉末期花葉率達10%時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田間開始出現排孔(有蟲株率5%)即可用藥普治??捎?00億孢子∕mL蘇云金桿菌乳劑500倍液或100億活芽孢∕克殺螟桿菌粉劑100g、1.8~3.2%阿維菌素乳油100mL防治。
防治粘蟲。一旦爆發可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可溶粉劑150mL75%乙酰甲胺磷可溶粉劑150mL或80%敵敵畏乳油150mL防治。
防治彎刺黑蝽。防治玉米彎刺黑蝽應在2~4葉期進行,用20%辛、氰乳油50g或40.7%毒死蜱乳油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g或10%氯氰菊脂乳油50g防治。
防治玉米黃尾球跳甲。用40.7%毒死蜱乳油100mL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50mL防治。

圖3 技術人員田間調查
中耕除草能起到疏松土壤,破除板結,去除雜草,減少病蟲害的作用,促進玉米根系發育。中耕除草應結合追肥進行,在苗期、拔節期和穗期各1次,中耕深度應根據玉米生長時期決定,切勿傷及根系。
恩施地區降雨量非常豐富,但也出現季節性干旱,若遇長時間天晴干旱時應及時灌溉,保證玉米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如遇積水,應及時開溝排放,防止澇害。

圖4 山間玉米生長記錄
富硒處理是種植富硒玉米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地土壤的硒含量低于0.3mg/kg時應人工補充硒源,采用葉面噴霧的處理方式。硒源可采用長大鋅硒(每667m2用量1包)或敖合硒(每667m2用量500mL)兩種硒源,用一種即可。用噴霧器或者無人機噴施,一般噴施2次,分別在雌穗抽穗前一周和授粉后一周,每次用量為1/2標準畝劑量。應選擇在陰天或者晴天的下午進行。噴施時要均勻,不漏噴,不重噴。如果在噴施時遇到下雨,或者噴施后4小時內下雨,需重新處理一次。
植株下部葉片變黃,苞葉呈黃白色且松散,籽粒變硬呈現品種固有色澤,達到完全成熟時方可收獲。收獲時應選擇晴天進行,要單打單收,不能與其他玉米混收。收回的玉米穗剝去苞葉后平鋪晾曬,曬干后及時脫粒。根據需要進行儲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