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市寧海中學高一(1)班 劉知非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很多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比如煩瑣的測溫與消毒程序,有時也會讓人小小地抱怨一下。要是能設計一個自動化設備就好了,我不止一次這么想,礙于材料的限制,始終沒能做出一件成品。
在最初加入創客群體的時候,我非常激動。在創客中心,我們的組員可以利用豐富的工具與素材,讓自己的想法逐步落實,成為一件成品參賽,這個機會對我來說非常值得珍惜。
我們的第一個參賽主題為“利用科技創新,培養大眾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這個作品的設計幾乎是第一時間跳到了我的腦海——酒精洗手液紅外測溫槍一體機。伸手測溫和取消毒液的手勢是一樣的,一舉兩得豈不美哉!想到這里,我又記起許多人出門的時候會忘戴口罩,那么就再加入一個口罩供應吧。這樣,一個三聯裝置的雛形誕生了。
作品的設計很簡單,在左側下方開口,可以伸手進去接住中央滴下的洗手液,同時腕部的測溫器激活,將體溫顯示在液晶屏上。需要口罩時,就把手放在口罩出口處,由馬達送出口罩。
但是,事實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首先,我們不熟悉編程所使用的linkboy 軟件,也不知道每種原件的特點和用法。最初,編程同學設想使用兩個超聲波傳感器分別檢測,兩個舵機分別控制消毒液和測溫,一個馬達送口罩。但問題出現了:一個主板不允許使用兩個超聲波測距儀!這意味著要么改用接觸觸發裝置,要么取消供應口罩功能,改成簡單的餐巾紙供應。但這兩種選擇都和我們最初的想法——無接觸防疫三合一體機有差距。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在創客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感應元件——光電避障傳感器,不僅可以在一個主板上安排多個,還有體積小、美觀的優點。
一個個問題出現,又一個個地被解決:面對有厚度的板材,我們重新設計了圖紙,把一個個細節都考慮進去;消毒液的閥門無法密閉,我們就改用最簡單的抽水馬桶閥門;測溫元件自帶的導線太短,我們就自學焊接……正是這些大大小小的絆腳石,讓我們盤活了之前所學的知識,讓我們反復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一過程中,不僅提升了我們的能力,還讓我們知道困難也是我們獲得獎項、取得勝利的基石。
在創客活動中,我們學會了如何開展團隊合作:怎樣去尊重他人的勞動、獲得組員的支持;如何集思廣益,讓大家的創意得到最好的實現;如何在一個集體里,成就他人、成長自己……同時,由于時間緊張,我們“被迫”學會更好地管理時間。在完成創客作品的同時,我們的組員在學習上并未落后。因為有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我們對待學習更有動力。小組的隊長,也就是我本人,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依然取得了理科年級第一的好成績。
在創客活動中成就更好的自己,用更好的自己去擁抱更好的未來。
作品名稱:不是每個測溫器都叫消毒液
所獲獎項:第四屆中英STEAM 國際創新大賽江蘇選拔賽二等獎南京市第五屆中小學創客大賽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