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農宇
自2017年3月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行業秉承“優服務、惠民生、補短板、樹形象”的工作方針,持續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環境與服務管理雙提升。近段時間,廣西在深化“廁所革命”的過程中,提出“技術應用智能化、提檔升級標準化、服務管理規范化、服務優質人性化”的四化建設目標,確保公廁符合“干凈無味、舒適人性、管理有效、群眾滿意”的規范要求,截至目前,廣西全區已新建、改造服務區公廁413座,通過延伸服務邊界,基本滿足了司乘多樣化的出行需求。

廣西自推行高速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以來,提出“技術應用智能化、提檔升級標準化、服務管理規范化、服務優質人性化”的四化建設目標,加快“服務區+”提質增效,全面提升與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管理水平與服務功能。截至目前,廣西全區已新建、改造413座公廁,其中的58座“智慧公廁”盡顯廣西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四化”建設成果。

近年來,廣西通過創新技術手段,以建設新一代綠色生態公廁為目標,按照節水、節能、環保等技術要求,積極采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新理念,倡導全區高速公路服務區不斷加密和優化公廁布局,打造智能化公廁,同時提升公廁管理水平,加快推動智慧服務區建設。
在各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建設改造過程中,廣西積極推廣使用全感應、全自動沖水系統和廁位顯示及廁內監測、自動除臭等智能系統,同時配置智能取紙機等設施為往來司乘提供便利。目前,廣西崇左、武鳴、夏郢、鹿寨等高速公路服務區的一批公廁經過改造后,已實現環境監測預警、智能除味等14項服務功能全部智能化。

在加快“服務區+”提質增效的過程中,廣西先后投入近3億元,用于“廁所革命”。截至目前,全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共完成新建、改造公廁413座,其中包括“智慧公廁”58座、典型示范項目30個。
崇左、武鳴服務區公廁經過整體改造翻新,增設了管理間、工具間及相關設備設施,整體形象得到有效提升;鹿寨、欽州西服務區公廁采用坡屋頂、干欄式、挑檐通風等開放式的建筑結構與樣式,既保證了公廁內部自然通風,又完美展現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沿海地區的特色建筑風格。
不只于此,廣西各高速公路服務區還在公廁內外的走廊、通道、墻體上精心布設了符合廣西特色文化的視覺紋飾、圖案、雕塑、風俗物件等,使得公廁裝潢與服務區主題相得益彰。那馬服務區公廁的設計改造融入了桂南大石鏟農耕文化;武宣服務區則集中展示了壯族先民的自然觀、宇宙觀、生命觀和價值觀等涉及廣西上古人文思想文化的內容。
“十三五”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發展中心制定了《廣西高速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專項行動方案》及《廣西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共廁所建設意見》,以完善、提檔、升級為重點,指導、加強、完善全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建設管理與設施改造工作。

目前,廣西70%以上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已建立公廁管理長效機制,并形成“公廁長”管理責任制;40%以上的服務區公廁采用了公廁衛生電子化監督手段,通過使用人臉識別公廁管理器等設備,以掛點微信群的績效考核方式實行公廁保潔星級評定,有效促進了公廁服務水平的提升。此外,各高速公路服務區運營管理單位還與轄區內各市縣應急辦,環保、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建立了聯合執法檢查長效機制,使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管理與服務規范水平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廣西自推行“廁所革命”以來,從“量”——增加公廁面積、解決服務區廁所數量、增設充足的沖洗設施,“感”——推廣使用全感應全自動沖水系統,“舒”——懸掛綠植、播放背景音樂、營造舒適如廁環境等方面入手,不斷完善人性化如廁設施與服務。
目前,廣西全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除了已基本實現公廁免費Wi-Fi、24小時適溫洗漱用水供給外,為更好地滿足“家庭出行”的服務需求,還增設了母嬰室126間、第三衛生間184間,并按標準配備了嬰兒護理臺、洗手臺、兒童座便器、干手機等服務設施。
針對區內貨車通行比例高的重點路段,沿線服務區還增設了太陽能熱水器及80余個免費淋浴間。來賓南、灌陽、西燕、崇左、花山、松旺、巴馬北等高速公路服務區現已成為全區的典型示范項目,賓陽、來賓服務區還獲評了全國5A級“司機之家”。
近年來,廣西先后兩次修訂《廣西高速公路服務區星級評定辦法》,深入推進全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文明服務創建工作,目前共有5對服務區獲評“全國百佳示范服務區”,20對服務區獲評“全國優秀服務區”,星級服務區數量占到已開通運營服務區總數的65%。今年,廣西依托科技創新,繼續提高“智慧公廁”覆蓋率,通過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公廁的服務延伸功能,基本實現了公共設施完善、環境衛生整潔、秩序規范良好、服務溫馨文明的預期目標,更好地滿足了司乘多樣化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