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劉琬真 楊燕 郭高峰
(河南省建科院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在預制建筑物之中,雖然隔墻的體積約占構造總體積的50%,但通常不參加構造應力。因此,如何在符合基本上力學性能和隔熱效能的條件之下,減少混凝土體積,提升混凝土效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在實際的工程項目中,JG/T169-2016規(guī)格推薦的預制隔墻板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孔的直徑通常為58mm,平板長度為2.4m,底部連接到地板。墻板的尺寸如圖1(a)所示。在預制構件的施工過程中,分別在隔板的榫和槽的接縫處涂膠和砂漿,并用玻璃纖維網(wǎng)布表面使隔板的兩側光滑,以確保隔板上的孔和槽隔板的位置正確,邊緣整齊。在模擬測試中,榫和榫槽可以互補成規(guī)則的形狀,并獲得圓孔和橢圓孔的橫截面,表1中顯示了兩個隔板的詳細尺寸。
隔墻墻仿真測試所用D15混凝土的彈性模量為2400KGm3,剛性硬度2.2×104nmm2,玻爾茲曼比0.16。

表1 隔墻板參數(shù)
1.力學模型
使用有限元法,用操作系統(tǒng)ABAQUS和fluent對表1所示的兩種相隔墻板展開建模,并選擇適當?shù)膯卧叽邕M行網(wǎng)格劃分。隔墻板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將承受以下載荷條件:安裝到位后,要承受頂梁變形、相鄰隔墻板之間以及中間的壓力所產(chǎn)生的壓縮力。由運輸過程中分隔墻板的堆疊引起的彎矩。根據(jù)上述應力條件,在本研究中建立載荷模型。在建模中,對頂部和側面施加均勻載荷??剂康礁魤友b就位之后桁架輕度形變造成的壓強,可在頂面設立不均勻荷載。同時,為了方便測量和較,后三種載重類別均使用位移載重。
2.熱分析模型
在具體采用之中,隔墻的保溫效能往往是使用者重視的熱點。為了仿真有所不同分離器的保溫效能,建立了下列測量建模。在長3m的空間中,在一側安裝圓形和橢圓形的孔隔板以進行熱傳遞(室外溫度為0℃)。
盡管未使用隔墻板作為結構應力構件,它們可能仍在應力作用下破裂,這是由許多因素引起的。可以看出,在最不利的載荷下隔板的受力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圓孔分隔壁的整體剛度Er和橢圓孔分隔壁的整體剛度Ee為Er=σAr/ΔL(10)Ee=σAe/ΔL,其中ΔL是隔板壓力均等位移的均勻表面。在模型中,將均勻位移載荷ΔL施加到隔墻的頂部,分析后提取模型的平均橫截面應力σ,通過數(shù)值分析獲得的截面剛度見表2。結果表明,隨著孔隙率的增大,橢圓孔隔墻的剛度減小,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表2 隔墻板剛度值
將位移載荷ΔL施加到隔墻的側面(載荷模型2),并在分析后提取模型截面的平均應力。可以看出,橢圓孔間隔壁的剛性降低,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當將不均勻的位移載荷施加到隔墻的頂部時,可以沿平板長度方向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趨于均勻。
本研究采用模擬試驗的方法對工程中常用的直徑為58mm的隔墻板進行了改進,并對其進行了改進。
結果表明:1.橢圓孔膜片孔隙率比圓孔膜片孔隙率低10.8%,膜片本身體積減少5.6%,從而減少了物料損耗。在高層建筑之中,使用隔墻板加裝,不僅減少了費用,而且節(jié)省了資源。2.橢小孔隔墻的總體剛度大于圓孔隔墻,能更糟糕地應付桁架的構造形變。3.從孔處兩隔板的形變分散常數(shù)來看,橢圓孔的最小形變分散常數(shù)大于小孔,橢圓孔之內有5個扇,比圓孔板的7個扇不僅減少了鑄件的使用率,而且增加了形變集中點。4.熱研究結果表明,橢圓孔隔墻的隔熱性能比圓孔隔墻低12%左右。5.由于體重減輕,在堆疊或運輸期間,在橢圓孔分隔壁的中間產(chǎn)生的拉伸應力小于圓孔分隔壁的拉伸應力。
總之,在便利性、成本、效率以及機械和絕熱性能方面,優(yōu)化后橢圓孔隔墻板具有優(yōu)于圓孔隔墻板的優(yōu)點。建議從小面積的預制件生產(chǎn)開始,生產(chǎn)成熟后可進行大規(guī)模的預制件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