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男 姚抒含 姚遠(通訊作者)
(國家海洋局秦皇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河北 秦皇島 066002)
為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海域使用情況,及時發現海域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潛在危害,有效保護海域資源,掌握工程對該海域海洋環境和海洋生態資源的影響,為今后海洋管理部門實施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據,以達到保護海洋環境、開發海洋資源、維持生態平衡、防治污染損害的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以及國家海洋局有關文件要求,秦皇島中心站對工程周邊海域水質環境、沉積物環境、生態環境和生物質量的影響情況實施了海洋環境現狀監測,并開展了曹妃甸石化產業基地項目海域海洋水文現狀調查。
沉積物監測項目為有機碳、石油類、硫化物、銅、鋅、鉛、鎘、鉻、汞、砷、錳、鈷、釩、鎳。樣品的采集、預處理、制備、保存、檢測方法嚴格按《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5—2007)執行,具體方法見表1。

表1 沉積物質量標準(GB18668-2002)
調查區域海域沉積物調查要素14項:有機碳、石油類、硫化物、銅、鋅、鉛、鎘、鉻、汞、砷、錳、鈷、釩、鎳。采集表層沉積物樣品送入實驗室,分析各要素含量,其中錳、鈷、釩、鎳四個要素委托譜尼測試分析。
沉積物評價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進行評價,污染程度隨實測濃度增大而加重。公式為:
式中:Pi— 某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數,即單因子污染指數;Ci—某污染因子的實測濃度;Cio—某污染因子的評價標準;
凡是單因子指數小于或等于1者,為該監測站水體沒有遭受該要素的污染,大于1者為遭受污染,該值越大污染越重。

將2018年5月和9月沉積物調查項目石油類、有機碳、硫化物、銅、鉛、鎘、鋅、鉻、汞、砷作為評價因子,按一類沉積物質量標準進行評價。

表2 2018年5月沉積物污染指數統計表

表3 2018年9月沉積物污染指數統計表
結果表明,2018年5月和9月調查海域各站位沉積物中的石油類、有機碳、硫化物、銅、鉛、鎘、鋅、鉻、汞、砷污染指數均小于1.0,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因此也符合各站位所在海洋功能區的沉積物質量要求。2018年監測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曹妃甸石化產業基地項目施工對項目周邊海域沉積物環境未產生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