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袁志宇,2
(1.武漢理工大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0;2.武漢理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碳酸鋇是生產規模最大的鋇鹽產品,廣泛用于制造磁性材料、光學玻璃、電視機顯像管玻殼、陶瓷材料、搪瓷、涂料、橡膠等行業。我國的碳酸鋇年產能約90萬噸,約占全球的70%以上[1]。然而,利用重晶石生產碳酸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即鋇渣。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該類鋇渣為危險廢物[2]。目前,我國鋇渣累計堆存量已超過千萬噸,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土壤和水體,因此,鋇渣的正確處置意義重大。
目前的鋇渣處置方式有三種:綜合利用,資源回收和安全填埋。由于技術和應用條件等尚不成熟,綜合利用和資源回收不具備大規模實施的條件[4],規范的鋇鹽生產企業需配套鋇渣填埋場。根據《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的相關要求,鋇及其化合物(以總鋇計)的浸取濃度需低于一定限值才可入場填埋[1]。本文重點介紹新舊兩版《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對于進場物的Ba2+浸出濃度以及排放尾水中的Ba2+濃度要求,并綜合分析各地廢水綜合排放標準,為我國的鋇渣處置及鋇鹽生產加工企業的尾水排放提供一定的參考。
《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中第5條,要求填埋物進場鋇(以總鋇計)浸出濃度低于150mg/L;《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19)中第6條,要求填埋物進場鋇(以總鋇計)浸出濃度低于85mg/L。兩版危廢標準中,除了鋇(以總鋇計)濃度要求更加嚴格外,浸出方法也有調整,詳見表1。

表1:Ba2+浸出毒性與危廢填埋場進場物Ba2+浸出濃度限值比對表
根據《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01)第8節,填埋場污染控制要求中規定,危險廢物填埋場的淋溶液如需外排,必須進行處理并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要求,而該標準中,尚無Ba2+排放指標。
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31/199)中有規定了可溶性Ba2+的排放指標,可作為參考。該標準的2009版和2018版中,均將Ba2+劃歸為第二類污染物,排放限制分為三級,具體數據詳見表2.相比2009版,2018版顯著提高了Ba2+的排放要求。

表2:各廢水排放標準中Ba2+濃度限值
另外,貴州作為我國鋇鹽生產大省,《貴州省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DB52/864-2013)中也有Ba2+的限值要求,詳見表2。
根據《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第8.1.1節,填埋場產生的滲瀝液(調節池廢水)等污水必須經過處理,并符合本標準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后方可排放,禁止滲瀝液回灌。
第8.1.2節,2020年8月31日前,現有危險廢物填埋場廢水進行處理,達到GB8978中的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要求后方可排放。
第8.1.3節,自2020年9月1日起,現有危險廢物填埋場廢水污染物排放執行表2規定的限值。其中,總鋇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的濃度限值均為1mg/L。作為專門的危廢填埋場,該場排放標準中的總鋇限值比上海,貴州(鋇鹽生產)等地的綜合污水排放標準還要嚴格。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環保局頒布的《國家飲用水基本規則(NPDWRs)》中,Ba2+限值為2mg/L[5]。我國《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中的Ba2+濃度限值竟低于美國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的Ba2+濃度限值,可見《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實施后,常規鋇渣填埋場的技術難度之大,我國的鋇渣最終處置技術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