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欣 劉愛榮
(遼寧科技學院,遼寧 本溪 116004)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能力發展的首要表現,是地區有效展開溝通、協調、交流、合作以及參與競爭的依托,體現了該地區的經濟軟實力。隨著經濟新常態發展,各地人才、資源、資金、技術、市場等競爭日益激烈,營商環境已成為區域競爭力的主要標志,決定這些資源流向的關鍵在政務軟實力。
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遼寧經濟的發展,營造優良的政務營商環境,提升軟實力和政務改革需改革為先,先行先試,以激發社會、市場活力。
建國初期,一大批依靠城市資源發展起來的企業,如:阜新的煤、盤錦的石油、撫順的煤、本溪的煤鐵、鞍山的鋼鐵等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被譽為“遼老大”、共和國的“長子”。近年來,遼寧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現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時期。遼寧省為促進經濟的增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優化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省政府統籌好全局,制定好地區發展策略,加大對遼寧地區政府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改變投資者“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思想觀念。在制定方針和研究發展方案的過程中,做到當地的資源與產業發展契合,為產業發展提供好資源支持,降低產業成本,創造較大經濟產值,更好服務于區域經濟。各市政府注重對土地、電力、信貸等方面要給予足夠優惠,吸引外商投資者,為有潛力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的同時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減輕企業稅負。
進一步落實好政務措施規范化,改變政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嚴打人情網,夯實政務管理基礎,剔除工作中出現的“權利論”、“形式論”現象。在工作中,各部門之間要崗責劃分明確,注重部門之間的溝通,做好部門工作銜接,做事情不能只求結果而忽略方法的重要性。整合政務制度,將內部考核、政務運作作為重點抓,實行多舉措落實,讓政務工作呈現良性發展趨勢。搭建好專門得政務平臺,爭取實現“政科合一”,提高行政的科技含量。
樹立主動、協調、高效、廉潔的服務理念。政府應該主動轉變政府服務理念,注重協調政企關系。尤其是在處理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時,需要學習南方的政務形式,注重企業和政府之間關系的協調運行。在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環境的同時,注重創新政務形式,全面梳理好經濟發展與政府能力的相互關系,考慮好政務能力應該適應做出的新改變。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注重發展移動政務,讓政務不受時空得限制,定期發布最新政務信息,提高認知感,將政務建設從數量到質量轉變,讓數字化政務推廣變成可能。
政府誠信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為主體的誠信,政府必須履行其對公眾承諾的責任,誠信為本。政府誠信建設是現代民主社會中責任政府的重要標志,是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基礎和核心。政府一定要及時履職、兌現,而非“關門打狗”,尤其是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個人或者企業的承諾。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注重對外資的引導,將外資融入到新興高新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也可以給予外商投資國有企業一定政策扶持,促進國有企業體制改革。
行政行為要“三公”。公開、公平、公正是政府行政許可的基本原則。政府出臺政策,建立和施行一套準則,就是為了同等地適用于符合條件的所有公民,保證政府遵守對社會契約的承諾,真正成為所有人的政府。減少行政行為中的暗箱操作和主觀性、隨意性、片面性等失信行為,進行"陽光操作",踐行“陽光政務監督”,而非設置各種各樣的“彈簧門”、“玻璃門”、“隱性門檻”,讓政務服務過程更加透明,確保行政行為的有序進行,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風氣。合理規范運行機制,讓“三公”切實深入群體,增加各市人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讓他們以主人翁心態參與到政務建設,讓人民和政府攜手為市場做好服務工作。
政府在加強行政審批規范、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創新政務能力的同時,注重靈活變動評價機制,在構建新的評價機制時,側重對群眾的建議集中意見,并為群眾提供綠色通道,鼓勵各市群體建言營商環境實施情況和落實進展,及時解決問題的同時,不斷公開群眾來訪的信息評價解決情況比重、評價問題側重點及其所占比重等信息。通過評價機制,監督、提升政府為營商環境改善的督導機制。
在對遼寧省政務營商環境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研究政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有助于測試起政府政務環境的真實效能。

政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