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13日河北秦皇島市32路公交車一站點,司機拒載一名戴著臟口罩的老人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秦皇島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調取監控視頻后了解到事發經過為:10月13日上午10時,公司32路(冀CD7088)公交車由煤港里站發往秦皇半島站,行駛至第二中學站時,一位65歲左右的老年人上車,駕駛員劉某某觀察發現其佩戴的口罩極其簡陋,只是很薄的一層紗布,且沒有對口鼻部位進行嚴密遮蓋。根據省、市防控辦疫情防控規定及本著對車內乘客身體健康負責的原則,駕駛員反復規勸該老年人要佩戴正規口罩再乘坐公交車,否則其他公交車駕駛員也會拒絕其乘車,但該老人拒絕下車。車內其他乘客提出愿意給老年人提供一個一次性口罩,但其也拒絕接受。最終,經駕駛員和車內其他乘客反復勸說,該老年人下車,公交車恢復正常運營。
老人戴臟口罩被司機拒載的消息在網上傳播后,有網友認為臟口罩上有大量細菌,老人呼氣時可能將積累的病毒傳播給整輛車的人,司機的做法沒問題;也有網友認為老人惱怒的原因是因為司機和周圍乘客哄趕謾罵的語氣明顯不對,大家的指責傷了他的自尊心,“視頻和照片看得出來老人有可能是條件不好。”
老人佩戴的口罩不符合秦皇島市的疫情防控標準,因此司機拒絕這位老人乘車的做法是正確的。從防疫規定上講,公交司機當然有理由要求乘客戴好口罩。但是,面對不同的情況和個體,只拿規定說事,是否真的就那么“正確”?請看本期來自讀者觀點。
正方
牧馬人:老人這樣戴口罩是不符合防疫要求的。疫情沒有結束前人人都有責佩戴干凈安全的口罩出門,尤其是公交車。公交車一天不知道要拉多少人,誰敢保證上車的那個人是安全的?司機的做法是為了一車人的安全考慮。防疫任重道遠,切不可掉以輕心。
大海:有規定,就要拿規定說事。規定約束的是個人行為,保障的是群體利益。司機為了一車人的安全著想,要求老人佩戴合乎防疫標準的口罩,于理,是盡了工作職責,于情,是出于關懷愛護,其行為本身無可厚非。“無規矩不成方圓”,尤其是在公共場所,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無視規定的存在,更不能對抗規定,影響甚至損害他人或群體利益。
李建軍:我也是公交駕駛員,疫情期間每天上班我都帶一包口罩,遇到沒口罩坐車的都會給一個,像文章中的老人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我都不會趕下車。
秦皇島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此情況經媒體披露后,公司經研究認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該駕駛員能夠按照公司嚴格執行省、市防控辦有關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勸阻沒有正確佩戴正規口罩的老年人乘車的做法是正確的,但交談語氣不夠委婉、不夠禮貌,需要提高語言藝術。公司將以此次事件為切入點,組織開展對全體駕駛員的專題性、針對性的服務教育培訓,提高對廣大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的服務質量,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為公交車配備一定數量的一次性口罩,以備特殊乘客需要。公司也積極呼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公交車作為公共場所和流動載體,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確保疫情有效防控意義尤為重大,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乘客與公司一道,加強理解和溝通,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反方
朱昌俊:看了視頻,讓人五味雜陳的一個細節是,老人并不是沒有佩戴口罩,而是他的口罩被指“就外面薄薄的一層膜,起不到作用”,所以才被公交司機要求下車。從這個細節,我們應該明白,老人并非不愿意配合坐公交車戴口罩的要求,甚至可以說,他應該是在非常努力地配合了。尤其讓人深思的是,視頻中,在乘客對老人滿滿的指責與嘲笑中,老人那一聲“我哪點不對嗎”的哭腔。相信每一個具有起碼同情心的人,心里都會很不是滋味。面對這樣的現象,不僅具體的公共服務部門應該反思,每個人都應該明白,戴上口罩是為了阻擋病毒,而不是要屏蔽同情心。
梔子:看到這樣的新聞第一是感覺心痛,我們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都有窮的時候,更多的是我們要關愛老人,換位思考。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隔離病毒,不是隔離愛。現在是老齡化社會,有的老人可能就是沒有錢買新的口罩,應該好好溝通,不能漠視或者嘲笑。
廉海:誠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戴口罩,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通行要求,公交司機也是在執行規定。然而,前有老人因不懂健康碼為何物而被拒絕乘坐地鐵,后有老人因佩戴“臟口罩”而被趕下車。我們必須警惕這些現象背后公共服務人性化意識不足的深層次問題。
素心:如今,在機場等公共場所都有備用新口罩平價出售,公交車、地鐵站等是否也可以準備一些,以滿足一些特殊乘客的不時之需呢?這恐怕比一律將他們趕下車要人性化得多。我們今天確實有太多的辦法能夠避免出現“趕人下車”的場景,關鍵還是在于提供公共服務時是否懷著同情心。
【金秋爭鳴話題約稿】
72歲老人拒絕獨居與子對簿公堂,你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嗎?
王老太今年72歲,但她唯一的兒子卻要將她“趕”出家門,讓她租房獨居。因不愿搬走,王老太最后被兒子兒媳告
上法庭……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排除妨害糾紛上訴案,認為雙方關于老人租房獨居的協議約定,不能改變子女贍養義務的法定標準,依法改判王老太無需搬離。
王老太怎么也沒料到,自己竟然會被兒子兒媳告上法庭。三人已經共同生活了十余年,王老太丈夫在世時,各方均相安無事。可是,后來兒子兒媳竟然以“與老人一起生活不方便”的理由,要求老人租房獨居。老人說:就想和兒孫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沒想到最后竟然要走到打官司這一步。
當“生活在一起”的合理訴求都需要打官司來維護的時候,也是社會現實的尷尬。不知道從何時起“不想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成為了很多人的訴求,這才是我們最該關注的地方。那么,現實生活中你愿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嗎?歡迎讀者朋友們參與到本期《金秋爭鳴》的話題討論中來。觀點分為正反方,你是支持還是反對?請把你的觀點發至479738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