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疆·趙海燕

2020年以來,新疆哈密市委組織部、老干部局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干部工作,努力構建思想引領有高度、融入社區有深度、發揮作用有廣度、精準服務有溫度的“四度空間”管理機制,推動老干部工作更好融入全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加強黨建,思想引領有高度。哈密市采取健全完善“三會一課”、建立家庭黨校等多種方式,對市直各單位、各區(縣)離退休黨支部工作進行全面摸底和實地調研,提出《加強和改進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工作十條措施》。目前全市63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健全、工作規范、活動正常。他們深入推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組織老同志赴西路軍紀念館、博斯坦村歷史文化陳列館等地,開展哈密歷史文化參觀教育活動。疫情防控期間,采取送學上門、郵寄送學等形式,把《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簡明新疆地方史》等書籍送給老干部,確保老同志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拓寬平臺,融入社區有深度。將離退休干部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樓棟,通過建立“家庭黨校”,不斷提升老同志服務意識。阿牙社區將轄區劃分為4個網格黨支部,將165名黨員,按照網格編入“家庭黨校”,由老黨員擔任“家庭黨校”校長,通過集中政治理論學習、遠程視頻教育、外出參觀考察等方式,進一步強化社區黨員教育,拓展黨建工作覆蓋面。依托“家庭黨校”成立志愿服務隊,幫助空巢老人、貧困家庭開展生活照料、應急救助等志愿服務。目前,阿牙社區已發放“愛心儲蓄卡”2100余張,捐贈各類衣物、學習用具1000余件,幫助12個困難兒童實現微心愿。結合社區“六點半”課堂,由“家庭黨校”組織退休干部、老教師等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各類興趣活動,解決家長因工作忙照顧不了孩子的問題。民漢混居小區的“家庭黨校”,幫助組建成立少數民族彈唱隊、舞蹈隊、合唱隊等文體隊伍,開展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爭做民族團結模范。“家庭黨校”充分發揮每名老黨員作用,引導老黨員做矛盾調解員、政策理論宣傳員,對社區內產生的矛盾進行隨時隨地的調解,疫情防控期間,給社區居民宣傳防疫知識和防控要求,助力和諧社區建設。
老有所為,發揮作用有廣度。在農業、林業、教育、司法、衛生等單位(系統)開展“銀發人才”推薦活動,根據老同志專業特長、工作經驗、興趣愛好、健康狀況等,建立了黨務工作類、宣講宣教類、文化藝術類、專業技術類等“銀發人才庫”,有計劃組織老同志深入鄉村、學校、農牧民群眾家中,開展理論宣講、技術服務、文化下鄉,助力脫貧攻堅。市老干部書畫協會緊扣“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主題,組織創作書畫精品450余幅,全部贈送鄉、村、社區及貧困群眾,引導貧困群眾堅定脫貧的信心。疫情期間,各老年社團組織統籌開展疫情防控和文體活動,舉辦“致敬抗擊疫情群英贊”書畫展,為抗擊疫情助力助威。
一人一策,精準服務有溫度。通過走訪、與原單位溝通、與離休干部子女溝通等方式,為全市100名離休干部建立“一人一策”信息庫,詳細了解掌握離休干部的思想狀況、身體情況、困難訴求。加強與醫療衛生系統、體檢中心的溝通協調,開通老干部健康服務熱線,開辟綠色通道,確保老干部體檢、看病、住院等服務到位。分批次對全市離休干部進行健康體檢,做到全過程都有工作人員“一對一”陪伴。疫情防控期間,針對空巢老干部不會網購、采買不便等問題,聯合社區志愿者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保障,把米、面、油、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品、慢病藥品及時送到老同志家中。建立原單位負主責、社區具體服務、家庭成員積極配合的服務管理辦法,統籌各方資源,落實落細困難幫扶,提供更多個性化、多樣化、親情化服務,不斷提高服務管理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