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秋
晚上十點,“太鮮食坊”剛打烊,老板秦泰軒正坐在柜臺前算賬。突然,一個高大的身影閃了進來。他定睛一看,原來是冤家鄭云朗的兒子鄭果。“到我這里來干什么?滾回你‘云朗酒店去!”秦泰軒厲聲呵斥道。
“秦伯伯,請把這封信交給秦蘋,謝謝。”小伙子說罷轉身跑了。秦泰軒好奇地拆開一看,原來是給女兒的求愛信。
怒火立刻在秦泰軒的胸中升起,牽動著他額上的傷疤不時抽動。這條跟隨了他幾十年的傷疤,常常將他帶入痛苦的往事中。小時候,秦泰軒與鄭云朗是形影不離的好伙伴,他們一起割草放牛,撿拾柴火,甚至常常擠在一個被窩里睡覺。不料,后來兩家大人為爭奪交界地的一株蘋果樹大打出手,混亂中,秦泰軒被鄭云朗絆倒,前額碰在鋤頭上,鮮血直淌。從此,他便留下了疤痕,兩家也結下了仇。成年后,秦泰軒到省城學習烹飪技術,鄭云朗也不甘落后。學成之后,秦泰軒與鄭云朗分別在西街、東街開了餐館,又先后將秦蘋、鄭果送去了廚師學校。兩個從事同一個行業的冤家更加水火不相容。
秦泰軒越想越氣,一掌將柜臺上的酒缸打翻在地。刺耳的響聲驚得秦蘋急忙跑出來探問究竟。
秦泰軒指著信件大罵:“可惡的東西,竟敢打你的主意!”秦蘋看完信,安慰父親道:“您放心,我不會理睬鄭家那小子的。不過,大家都在同一個縣城做餐飲生意,低頭不見抬頭見,一直躲著他也不現實,我們得想個辦法,徹底解決問題才行。”
“怎么解決?”
秦蘋想了想說:“不如與鄭家來場廚藝比賽,我們一定能贏。這樣,您與鄭老爹幾十年的爭斗就有了了斷,鄭家公開丟了面子,鄭果自然不好意思再來糾纏我,豈不一舉兩得?”
秦泰軒自信勝券在握,怒氣稍減。可是,比啥菜品呢?他又犯愁了。
秦蘋建議:“咱們這里盛產蘋果,干脆來個蘋果菜大賽。”
“蘋果菜?我沒嘗試過。太異想天開了吧?”
“菜品有所創新才顯得與時俱進。況且鄭家人也沒有做過蘋果菜。他們技不如您,難度一定比您大?!?/p>
兩天后,在鑼鼓的助威聲中,秦泰軒手持挑戰書直奔“云朗酒店”,一路吸引了許多看熱鬧的人。鄭云朗一露面,秦泰軒就向著他高聲宣讀:“父老鄉親們,為展示本縣美食魅力,我秦泰軒父女向鄭云朗父子挑戰,以蘋果為原料各自研發新菜品,三十天后一決高下。比賽的具體規則待雙方商議后再定。”念畢,滿臉不屑地看著鄭云朗。鄭云朗一把奪過挑戰書:“比就比,我還怕你不成?”
公開宣戰后,秦蘋與鄭果分別代表兩家協商比賽細則。兩人認為,既然是民間賽事就不必過于煩瑣。屆時,將蘋果菜按照四種不同風味,分兩天共四場進行,每場各自完成五道菜品,共計二十道。其中,前十九道菜屬表演性質,以最后一道作為判定勝負的標準即可。由于兩人的父親都不愿到對方的餐飲店參賽,所以,比賽場地就定在老名廚劉海天的“珍饈閣”。
比賽做蘋果菜的消息像長了翅膀般迅速傳開。蘋果生產基地在第一時間表示愿意免費提供原料。當地宣傳部、融媒體中心、今日關注等平臺也敏銳地抓住這一熱點,決定進行跟蹤報道。人們在猜測誰勝誰負的同時,更期待著新奇菜肴面世。
對秦、鄭兩家而言,各自要在一個月內完成二十道新菜品難度很大。但為贏得比賽,雙方都不甘示弱、全力以赴。他們耐心地挑選適合菜肴風格的蘋果;細心地削、刮、切、雕;精心地炒、燴、蒸、燉、拌。經過不斷嘗試與改進,十九道新研發的蘋果菜終于定型。只差最后一道決定勝負的菜了,雙方絞盡了腦汁。最后,秦泰軒決定采用女兒提議的“蘋果燜豆腐”。鄭云朗則遵從兒子的想法,制作“蘋果脆皮魚”。這兩道菜看似尋常,但要彰顯出獨特風格,非一味關鍵的調料不可。令他們苦惱的是,制作這種調料少則要三個月,多則要三年以上的時間,但距比賽僅剩兩天,顯然來不及了。好在秦蘋與鄭果想辦法找到了所需的調料。至于其來路,忙碌不已的秦泰軒、鄭云朗皆無暇過問。
比賽轉眼即到。寬敞的“珍饈閣”大廳內,兩排灶臺對面而立。臺下,媒體與觀眾均已到位,座無虛席。
第一天上午,表演賽的主題為“蘋果養生素食”。一陣緊張有序的操作后,雙方各自呈上五道新菜肴,這些高質量的蘋果菜驚艷了全場。尤其是鄭氏父子的“絲絲入扣”,把蘋果絲、青椒絲、紅椒絲、木耳絲、蟲草花一起爆炒,清香淡雅、營養豐富、滋陰大補。秦家父女的“五彩翡翠”,將乳白的蘋果丁、紅色的胡蘿卜丁、紫色的洋蔥丁、金黃的玉米粒、嫩綠的豌豆入鍋素炒,粒粒透亮、色澤鮮明、勾人食欲。
下午,第二場比賽以“精致西餐”為主打。蘋果牛扒、酒香蘋果、蘋果吐司、蘋果雞翅等西點洋味十足,令人垂涎三尺,直呼過癮。
第二天上午,繼續進行第三場比賽,十道造型精美的甜品,使整個大廳彌漫在甜蜜酥香中。
下午兩點,最后一場廚藝賽事正式開始。本輪比賽的風格定為“家常味道”。要求選取當地普通食材,用日常烹飪方式,表現出濃郁的本土特色。因此,這場比賽最考驗手藝,最接地氣,關注的人也最多。秦、鄭兩家在展示完前幾道表演性菜肴后,便進入了一“菜”定勝負的關鍵時刻。為顯示自己調教有方、后繼有人,秦泰軒、鄭云朗不約而同讓兩個孩子主廚,自己甘當助手。
鄭果與秦蘋,一個帥氣,一個靚麗,美食還沒有端上來,就已經秀色可餐了,觀眾不禁嘖嘖贊嘆。秦泰軒與鄭云朗很為自家孩子驕傲,也暗自欣賞對方的孩子。
面對鏡頭,兩位年輕人有條不紊地操作。秦蘋先將幾勺棕色凝凍爆炒出香味,再把嫩豆腐切塊炸至金黃,接著加入高湯一起燜煮,最后勾芡收汁,一道鮮香滑嫩的“蘋果燜豆腐”就做成了。
對面灶臺上,鄭果以花刀將魚肉打成菊瓣狀,涂抹生粉,套了蛋糊煎炸后,再淋上幾滴琥珀色液體,頓時,“蘋果菊花魚”好似滾動著露珠一般。
評委們細細品嘗后,一致稱贊味道獨特、技法精湛、搭配新穎、營養均衡,但因各有千秋,一時難分伯仲。
這時,臺下一位觀眾發問:“灶臺上不見一個蘋果,最后這兩道還是蘋果菜嗎?”
評委示意兩位主廚答疑。鄭果舉起一只玻璃瓶說:“剛才我淋在菊花魚上代替白醋的,正是這瓶中精心釀造的蘋果醋,它不僅使菜酸甜柔和,而且更加清爽可口。”
秦蘋一邊將幾勺棕色凝凍舀入白瓷碟,一邊解釋:“這是用獨家配方制作的蘋果醬,我這道菜的色、香、味全靠它錦上添花?!?/p>
“哪里可以買到這樣的蘋果醋與蘋果醬?”有人問。
鄭果說:“西街秦家‘太鮮食坊有這樣的蘋果醋。”
“東街鄭氏‘云朗酒店有獨家秘制的蘋果醬?!鼻靥O緊跟著鄭果回答。
話音一落,全場寂靜。在這決定輸贏的關頭,兩個年輕人竟然為對手打廣告!
秦泰軒肺都快氣炸了,想不到女兒居然偷自家的蘋果醋去成就對方的菜肴。鄭云朗微張著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鄭果連忙解釋:“此次廚藝大賽是我與秦蘋共同設的局,我父親也略知一二。不過,拼廚藝高下不是目的,其中另有深意?!迸_下再次嘩然,秦泰軒更是一頭霧水。
秦蘋娓娓道出了實情。原來,不久前,她與鄭果相約回老家玩,見蘋果豐收,老鄉們卻因銷路不好而發愁。兩個從農村走出去的孩子,深知農產品賤賣甚至爛在地里的心酸,便萌生了幫助鄉親們的念頭。后來,聽說縣里近期要辦蘋果展銷會,他們就商量以研發蘋果菜為突破口助農增收。其想法得到了政府部門、相關媒體與蘋果基地的大力支持。但要開發蘋果菜,離不開“國字號大廚”秦泰軒與鄭云朗的配合,可惜兩位長輩結怨頗深,定不肯聯手,他們不得不另辟蹊徑,以鄭果送求愛信的方式惹惱秦泰軒,讓他在盛怒下接受秦蘋比賽廚藝的建議。就這樣,兩位父親一個挑戰,一個應戰,便成全了今天的賽事。
鄭果接過話頭說:“至于決定勝負的最后兩道菜,是我與秦蘋兩人設定的。就是要在各自的菜品中加入對方的調料,達到不分高下、水乳相融,最終化解宿怨的目的?!?/p>
“女大不中留啊,不僅與冤家的兒子暗中相戀,還相互串通算計老子?!鼻靥┸幫葱募彩住5?,臺下的觀眾卻對秦蘋與鄭果的行為贊嘆不已。
鄭云朗走到前臺,動情地說:“一個月前,當秦蘋到我家來找鄭果商量推銷蘋果事宜時,被我遇見。兩個年輕人心系家鄉的情懷感動了我。另外,我認為這還是化解兩家怨恨的機會,便答應配合此事?!?/p>
接著,鄭云朗轉向秦泰軒,對他深深一鞠躬:“秦老弟,實在對不起,幾十年前老哥不慎誤傷了你。今天當著眾人的面,我真誠地向你道歉,請你原諒?!闭f罷,向秦泰軒伸出雙手以求和解。
接連出現的意外讓秦泰軒一時轉不過彎來,但他仍本能地抗拒著鄭云朗的請求。臺上的人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見此場景,總評委劉海天連忙出面解圍:“兩位都是有名望的大廚,如果能摒棄前嫌,攜手發展我縣餐飲業,并以此助力果農增收,該是多好的一樁事啊?!?/p>
臺下一位干部也勸導說:“我們應該向年輕人學習,敞開心胸,多把精力放在振興家鄉上,人生才更有意義。”
兩人的話讓秦泰軒心里翻騰不已:鄭云朗當眾道歉已給足了自己面子,兩個孩子助力鄉村的苦心也的確讓人感動,如果再不放下怨恨就太小家子氣了。再看看女兒正用祈求而熱切的目光望著自己,而那鄭果的人品和手藝也是一流的,和女兒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秦泰軒一咬牙,罷了,相逢一笑泯恩仇,何苦自毀公眾形象呢!他長嘆一聲,終于握住了鄭云朗的手。臺下,掌聲雷動。
主持人興奮地向大家報告:“蘋果菜”有力地推動了本縣蘋果銷售,現在,線上線下蘋果訂單一路飆升。
浪潮般的歡呼聲再次響起,鄭果與秦蘋眼含熱淚擁抱在一起,秦泰軒與鄭云朗的手也握得更緊了。
當天,有媒體發布評論:一場廚藝大賽,化解了幾十年的宿怨,成全了一段姻緣,研發了新菜品,推動了蘋果銷售。真可謂,匠心美食助增收,一箭“四”雕傳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