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言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也是目前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短板。近年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主要還是填補空白的多、驗證性的多,開山架橋挖井的少,解決眼前問題和跟蹤的多,真正關注十年以后我國成為科技強國后能引領世界的重大原創成果的少。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迫切需要在全國尤其在西部布局建設一批基礎科學中心,特別是要盡快建設多學科交叉的基礎創新中心和跨學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西部地區本身有比較好的從事基礎研究的基礎和生態,也有著從事基礎研究的良好氛圍。尤其是受到“西遷精神”和“三線建設精神”的影響,西部科技人員普遍勤勞樸實、韌性好、韌勁強,有理想主義情懷甚至獻身精神,崇尚科學、崇拜科學家的傳統在一個個家庭中扎下了根,所以西部科研人員容易安靜下來、沉下心來坐十年冷板凳搞基礎研究。
此外,西部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應用研究的任務相對來說少一些,科研力量更容易有組織地集中投入到基礎研究中。在我看來,西部地區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一般說來也要慢一些,這種張弛有度、豁達從容的寬松氛圍是“從0到1”原創的重要土壤,有利于人的自由思考、自由探索的天性釋放,一般說來太緊張、壓力太大的地方是很難出得了原創性基礎成果的,所以西部城市比如成都對于從事基礎研究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錢鋒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流程工業制造國,流程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產業。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推進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未來流程工業人才須具備多學科知識、跨界整合能力和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的能力,以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
因此,我建議,首先在國家層面,進一步提升流程工業人才培養戰略定位,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培養目標和規格,建立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人工智能時代,不能替代的工作是需要高度創造性、高度社會化溝通、高度靈敏的肢體型工作和高度非程序化工作。因此,必須加快實現傳統流程工業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新知識、新技術融入人才培養方案,開展通識性的人工智能技術教育;同時要打造新技術與傳統流程工業相結合的課程、案例和教材,形成全新的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知識體系,系統性構建流程工業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工科專業,切實提高學生利用智能化等技術解決流程工業問題的能力。
同時,組建跨學科的課程和教學團隊,共同開發新技術與流程工業相結合的課程并開展教學;建立跨學科導師制度,為每位研究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和一名智能技術領域的導師,共同指導其開展智能優化制造方向的研究;通過招生宣傳和增加保研名額等舉措,吸引智能技術領域和流程工業領域的本科生攻讀跨領域的碩博學位,從源頭上解決學生跨學科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
在全球減排面臨挑戰以及氣候治理面臨赤字的關鍵節點,中國宣布將提高自主貢獻的力度,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針對實現碳中和“時間緊,任務重”的現狀,我認為:一是通過“開源”,拓寬實現碳中和的“承重墻”,聚焦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據專家預測,實現碳中和我國可再生能源的結構占比須達到70%以上。因此須加快風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的開發,推進煤電靈活性改造、商業化儲能技術、升級改造電網,推動可再生能源實現倍速發展。
二是通過“節流”,搭載實現碳中和的“助推器”,聚焦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與推廣,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應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能源系統集約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研究。加大對節能潛力大、回收期短的技術的推廣,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工業優化升級。
三是通過“政策保障”,添加實現碳中和的“催化劑”,加大制度保障與政策激勵,完善碳市場建設。加快《能源法》《節能法》《應對氣候變化法》等法案的起草修訂,完善碳市場條例等法規。依靠配額價格來激勵和調節碳市場,降低碳減排成本,實現控制碳排放目標。加快出臺利于低碳發展的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不斷完善與碳減排相關的投融資體制機制,激勵經濟向綠色低碳轉型。

鄧中翰中國工程院院士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年均增長率超過20%,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達8848億元。盡管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企業的投融資瓶頸卻一直存在,在一些關鍵核心芯片、重要加工設備方面還存在著掣肘。
對此,國家研究出臺了多項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2014年專門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9年7月開通了科創板,對推進解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的資金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更加精準地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我建議,要積極指導“國家隊”相關產業投資基金,協同配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二期投資基金,繼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支持力度,在投資支持對象上特別要向有國家戰略需求、國家標準支撐、自主知識產權,涉及我國公共安全、信息安全、國防安全,具有垂直域創新和應用的重要領域傾斜,不僅要解決核心芯片“卡脖子”問題,還要為國家“平安工程”“天網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服務。
同時,應進一步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集成電路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國不斷涌現出產業鏈成熟、發展前景好的集成電路企業,建議科創板開設綠色通道,加快上市審核進程。通過上市集成電路企業的帶動和示范作用,盡快將科創板打造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和核心技術人才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