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兵
(福建省經發建工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鋁合金模板是高層建筑工程中應用效果較好的新型建筑材料,能有效地提高整體施工質量。目前,大多數工程采用對拉螺桿橫向加固的鋁合金模板與傳統的木模板相比,其應用優勢明顯,但后期容易造成外墻滲水。該項目采用鋁合金模板加固體系,用一次性拉片代替傳統鋁合金模板施工中的對拉螺桿,將拉片埋入建筑墻體結構中,避免了傳統模板施工在墻體中留孔所帶來的建筑滲水隱患,提高了住宅建筑墻體的防水效果,有效地保證了工程的整體質量,推動了行業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
湖畔首府3#~9#樓及地下室工程建設地點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鎮臺商投資區中心城陽光東路與規劃七路交匯處西南側。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為121 544.46m2,其中地下室為28 078.93m2,3#樓 為 12 525.5m2,4#樓 為 13 024.06m2,5#樓為 13 030.64m2,6#樓 為 12 738.06m2,7#樓為 15 857.75m2,8#樓 為 13 727.48m2,9#樓 為11 931.095m2,3#樓商業附屬630.94m2,7#樓開閉所181.87m2,9#樓配電室、計量間221.02m2。層數:地下室1層、3#樓地上26層、4#樓地上32層、5#樓地上32層、6#樓地上29層、7#樓地上33層、8#樓地上33層、9#樓地上29層;7#樓開閉所地上1層,9#樓變配電室、計量間地上1層。檐口高度:3#樓79.45m、4#樓97.3m、5#樓97.1m、6#樓88m、7#樓99.7m、8#樓99.7m、9#樓87.6m;3#樓附屬商業,檐口高4.2m;7#樓開閉所,檐口高4.5m;9#樓配電間,檐口高4.8m。結構質式:現澆剪力墻框架結構、現澆框架結構。
鋁合金模板是一種新型的綠色材料,采用鋁合金模板拉片式加固體系施工,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戰略, 對其施工工藝進行研究具有很大的工程價值和研究意義。鋁合金模板已發明40多年,但在國內也是近10年才開始推廣應用,具有施工簡便、一次成型、施工工期短、提高模板周轉率、降低施工成本、節能環保等優點,特別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經濟效益顯著。
湖畔首府項目中鋁合金模板拉片式加固體系的應用難點在于上、下躍層部分的模板施工和施工平臺的搭設。該項目建筑外部凹進深度過小,所有樓棟外圍均有大線條,采用鋁合金模板施工前需要適當優化。但4#、5#、6#、9#樓是有奇、偶變化的上下躍層結構,且外立面線條復雜,尤其是2~5層的墻柱,其外立面節點變化較多,構造柱在陽臺、飄窗等特殊節點上也有變化。4#、5#、6#、9#樓為上下復式躍層,采用戶內獨立小樓梯。躍式住宅在4#、5#、6#、9#樓的上下兩層結構平面布置有很大差別,奇、偶數層戶內樓梯位置均不同。為了適應躍式住宅的奇偶性結構變化,4#、5#、6#、9#樓的躍層施工采用一套墻柱板和兩套接高板,以適應板厚的變化,同時,采用兩套梁板和樓面板以適應平面布置的變化。在施工過程中,墻柱模板逐層周轉,接高板、梁板、樓面板則隔層周轉。
該工程墻柱模板處需設置水平墻扣(拉筋片),即對拉片,橫向設置間距≤500mm,縱向設置間距從結構面以下往上分布為200-300-600-600-600(mm),可起到固定模板和控制墻厚的作用。對拉片是加固體系的主要用材,規格為40mm(寬)× 3mm(厚),長度方向有兩個Ф16.5銷孔,孔距為墻厚+40mm,中間有兩個上斜斷面,對拉片為一次性使用,墻體澆筑后直接埋入混凝土中,并將外露部分從斜斷面處切斷,斷口在墻內5mm處,材質為Q235鋼(見圖1)。部分墻體對拉片不好加固,則需要在墻柱模板處設置對拉螺桿作為加固體系的輔助用材,其橫向設置間距≤1 000mm、縱向設置間距≤900mm,對拉螺桿也起到固定模板和控制墻厚的作用。對拉螺桿為T18梯形牙螺桿,材質為45#鋼(見圖2)。

圖1 對拉片

圖2 對拉螺桿
墻柱模板為對拉片體系時,應按配模圖紙和編號順序安裝墻柱模板,從墻端開始逐塊定位安裝,安裝前涂抹脫模劑,在對拉片模板之間安裝對拉片,墻柱模板一根銷釘必須打滿300mm,對拉片模板墻體一面完成安裝時,將其余的對拉片全部安裝好,對拉片橫向標準間距≤500mm、縱向標準間距≤600mm,縱向尺寸分別為200-300-600-600-600(mm);墻柱加固后模板背面設置卡具+方通加固;本項目配置標準為3道方通,分別位于第一、三、五道拉片處。拉片體系不同于螺桿體系,拉片主要起到模板與模板之間的加固作用,而方通只是起到調節垂直、平整度的作用,不起加固作用。K板設加固件控制移位。方通縱向間距為200-600/800-1200(mm),可以根據現場需要對方通的安裝進行一些調整。剪力墻端部應設斜撐(見圖3)。墻柱模板安裝完成后,再安裝斜撐,斜撐間距不大于3m,墻柱模板安裝完成后調整好標高、垂直度,再安裝梁底模和樓面模板。

圖3 內、外墻加固示意圖
對于不方便加固的墻墻板體系,一般是樓梯區域的墻板,則在一個墻柱模板背面設置背楞,背楞縱向和橫向均設置間距≤900mm。背楞由兩根60mm×40mm×3mm的矩形鋼管焊制而成(見圖4)。

圖4 背楞(加固鋁模,將鋁模連成整體)
加固時在墻柱根部預留定位鋼筋,防止柱鋁模跑位;在墻柱內設置與墻柱厚度相同的水泥內撐條或鋼筋樓面模板棍,以確保鋁模加固后墻柱的截面尺寸。
封閉雙邊模板前,每塊墻柱模板的對拉片槽內需安裝對應墻體寬度的對拉片,不能有遺漏,以免澆筑時爆模(見圖5);對于樓梯、墻體過厚或拐角(如門垛、窗垛和外包裝飾柱)過多過寬,且拉片槽不能一一對應的情況,則應在墻柱模板上補鉆螺桿孔,用對拉螺桿的方式加固,并在對拉螺桿連接件上預先外套PVC管,同時,要保證套管與墻兩側模板面接觸位置準確,以便澆注后能收回對拉螺桿。

圖5 對拉片設置檢查
在墻體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用專用工具將拉片豎向折斷,以保證拉片斷口比墻面低5mm左右。禁止水平方向折斷,水平方向斷口處拉片會露出墻面(見圖6)。外墻裝修前,斷口處應做好防銹處理。該項目采用鋁膜拉片加固體系,現已拆模的剪力墻主體在經歷多次大雨天觀測后,均未發現墻體滲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圖6 對拉片折斷后效果
通過采用鋁合金模板拉片式加固體系,充分發揮鋁合金模板拉片式加固體系的優越性,取得了較好的施工效果,促進了施工工藝的標準化操作,確保了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在湖畔首府工程中,鋁合金模板拉片式加固體系的設計和施工技術要點的成功實踐,對于促進該技術的標準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該技術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