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謙

有人說:做人如蓮,清白做人,干凈做事,不隨波逐流,做最真實的自己。此話頗含哲理。
說起蓮花,之所以能夠被千古文人所喜愛。因為在筆下詩中,它蘊含了純潔高雅君子風度的意象之美。特別是北宋周敦頤先生寫的《愛蓮說》一文成了千古絕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集中描述了蓮花的君子氣節。它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也不孤高自詡;它通達事理行為端正,自潔行廉又儀態莊重,令人尊敬而不敢輕辱,因而美名遠揚。
蓮花,為什么生于污濁的環境當中卻不受污染,依然保持著純潔高尚的品格?確實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荷葉表面的構造與其他葉子不同,它的表面覆蓋有一層絨毛狀蠟絲,可以起到保護葉面氣孔的作用。當雨水滴在葉面上時,由于細小絨毛的推動,會形成滾來滾去的水珠;當污物或灰塵掉落在葉面上時,也由于葉面上細小絨毛的作用不易黏附,而極易被風吹走或被水沖凈。荷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特殊功能,于是才有了“出污泥而不染”的美譽。
眾所周知,當前是一個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大家都渴望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外面有著太多的誘惑和陷阱,如果不固守好自己的精神世界,把持好自己的精神防線,缺乏蓮花廉潔自愛不染不妖的自尊意識,不蔓不枝的自立意識,不可褻玩的自愛品格,很容易隨波逐流,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來。
因此如果做人也能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讓自己身上培養出一種保護功能,這種保護功能就是具有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保持自身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堅決抵制歪風邪氣,不做一個隨波逐流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他就會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有著自己的人生原則與處事方向。即使在極度骯臟的環境中也不會受其污染,對于外界不論自己遇到多大的誘惑,都能做到視而不見泰然處之,那么就會心里舒適,坦然面對人生。
是啊,做人如蓮,心凈而高潔;心境如清荷,脫俗而高雅。就如作家冰心所說:“人的一生應該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