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中山燃氣具實驗室落成是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市場的重要戰略規劃
新年伊始,UL中國首家燃氣具實驗室在中山落成。這是繼在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多地之后,UL首次在中國建立燃氣具服務檢測中心。“中山實驗室不僅是中國的第一個燃氣具實驗室,也是UL在亞太的燃氣具服務檢測技術支持中心。”康敬琦告訴記者,該實驗室的落成意味著UL正在逐步完成UL燃氣具業務的全球布局,UL的全球資源網絡能為客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服務。同時,它也是UL本土化服務的重要舉措,更能貼近行業,滿足客戶需求,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
據康敬琦介紹,中山實驗室先后獲得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 n s t i t u t e)、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監察局OSHA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加拿大標準委員會SCC(Standards Council of Canada) 等國內外知名機構審核后頒發的認可資質,并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注冊備案。在業務層面,實驗室可提供家用、商用烹飪類燃氣產品和家用、商用取暖類燃氣產品的測試服務;為包括北美、歐洲、澳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在內的地區提供全球燃氣產品測試和認證,幫助客戶更快速地進入市場。
“我們的實驗室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很強。”康敬琦說道。在硬實力方面,擁有先進的設備,有精密的管道泄漏監測系統,可以對實驗室可燃性氣體及毒性進行監控,還能完成一系列流量、煙氣、升溫、淋雨、吹風等測試工藝,為整個測試流程提供足夠的安全防護。在軟實力方面,UL作為一家以技術領先為核心競爭力的檢測認證機構,不僅只關注行業的今天,更注重行業的未來。例如,在智能化的新趨勢下,UL已經開發了UL2900系列網絡安全標準、UL60730-1自動控制器安全標準和UL5500遠程軟件更新標準等,專門用來助力應對物聯家居的風險。
發展40余年來,中國燃氣具行業堅持精工制造、智慧創造,推動了中國家庭安全起居生活的現代化進程。創新驅動發展,整個中國燃氣具行業正在加速向世界燃氣具制造強國邁進。為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客戶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這是中山實驗室建立的初衷,更是UL的經營準則。康敬琦透露,將來,UL會將“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實到工作中去,利用自身全球化的視野,以及立足本土的優勢,幫助更多燃氣具品牌有效應對這些技術壁壘,在全球市場上大展拳腳,發展得越來越好。
中國市場是全球家電行業核心組成部分,發展前景可觀
中國是世界主要家電出口國。疫情之年,全球家電產業都遭受了沖擊,而中國家電產業,因為產業鏈完整、零部件齊全,并且有高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下半年就已經逐步回暖。康敬琦非常看好中國家電產業的長期發展。他認為,疫情之下,中國家電產業在世界制造業中表現出了自給自足的生產可控性和自主性。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家電行業具備成本優勢、集群優勢、本土消費優勢。隨著中國家電行業產品質量的逐步提升,對外出口的家電產品認證增多,中國家電在全球范圍內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是必然趨勢。未來在海外疫情得到長足的控制后,中國在全球家電產出的比例將長期上升。
面對疫情帶來的人員流動停滯、線下銷售停擺、物流運轉不暢等困境,康敬琦建議家電企業主動尋求變革。首先,加速技術創新,推動傳統產品向智能化、健康化、節能型產品升級迭代。其次,布局海外市場,國內外雙向發展,一方面可通過接受國際訂單轉移來應對內需減少的壓力,另一方面可提高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再者,推出消費刺激政策加強消費者需求,并繼續在消費渠道上創新,挖掘消費潛力。
高度重視中國市場,持續加大投資力度
“中國始終是UL關注的一個重要市場,未來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持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康敬琦透露,UL將制定在家電、燃氣領域的全新戰略規劃。目前,UL的業務重點雖然在用電產品方面,但未來會發展用電、用氣、用水產品的能力,實現家庭全能源覆蓋。“燃氣實驗室的開業充分體現了我們全面布局家庭全能源產品解決方案的戰略視野和決心。未來還可能在用水產品等方面擴大戰略版圖。”UL還會加快智能生態方面的搭建,在持續完善5G及物聯網方面能力的同時,還會繼續從5G智慧場景到整個智慧生態場景全方位發力。
中國燃氣具企業以及其背后更多的中國制造業正在從生產制造轉到“質造”和“智造”的升級中。康敬琦表示,UL希望提升本土化服務能力,助力行業制造商們在“智造”升級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好。同時,UL將充分利用供應鏈全球化、“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RCEP對全球大環境影響的契機,拓展更多對客戶有價值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