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民趙先生稱,自己家老人的手機一直被收取“親情省”套餐資費。趙先生表示,由于家里老人在退休前曾經在外地工作一段時間,為了節省通訊費,當時趙先生給老人辦理了這項業務。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8月,中國移動就在京津冀地區取消了長途漫游費。而到了2017年9月,三大運營商則是在全國范圍內取消了長途漫游費。
趙先生表示,他早已忘了還有這個套餐,因為金額不多,每次扣費時家里老人都沒有注意。但是,最近其幫助老人整理不用的手機號時,才發現還有這么一筆套餐資費一直在支付,“漫游費都不收了,這個套餐還有什么意義?為什么移動不主動取消?”
不僅是趙先生,一些用戶也曾反映諸如“12593月功能費”一直被收到2019年下半年,甚至記者本人也在采訪中找到一個直到現在仍在被收取“國內漫游計劃”套餐費的號碼。
對于此事,記者以用戶的身份于4月8日咨詢了北京移動。其電話客服表示,“國內漫游計劃”業務需要用戶通過短信退訂,發送退訂短信之后,次月就會生效,不會再收取費用。同時,該客服表示,如果不是用戶主動取消業務,即使業務已經“不存在”,費用還是會照扣。
4月9日,移動客服對記者表示,解決此事的辦法仍舊是需要客戶自行取消業務,同時補償客戶100元話費,該話費不可被“提現”,如果轉網或注銷號碼,該話費不會退還給用戶。
記者在北京移動官網上查詢到一則《中國移動通信客戶入網服務協議》,其中明確規定:“如遇政府主管部門統一調整資費標準的,本協議按政府主管部門調整后的資費標準在規定的時間起執行。”而顯然,移動并沒有按協議規定取消本已經被政府規定不收費的項目而產生的套餐費用。
而記者在與移動客服人員的反復溝通中注意到,客服人員透露出這一不主動取消就一直收費的“停辦業務”不僅是“長途漫游費”一項。
記者在對部分移動用戶的調查中也發現了一些資費明顯與現在的收費水平不對等的套餐,如5元40M的閑時(23點到次日7點)流量費。而目前在北京移動小程序上,1G流量+某視頻一天會員的拼購價格為0.99元。移動客服表示,該5元40M套餐確實已經取消,但是作為神州行卡需要有必選套餐,目前最低的套餐費用是“8元套餐”,含30分鐘和10M流量。
(摘自《北京青年報》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