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在無數個被孩子作業“打敗”的崩潰夜晚,家長們抓住拍照搜題軟件這根“救命稻草”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按下“快進鍵”,用戶規模成倍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拍照搜題軟件這類“抄作業神器”的大面積推廣,甚至在電視黃金時段不斷進行廣告轟炸。這讓很多家長擔憂。
今年寒假,老楊就察覺兒子不對勁兒,“過年期間孩子一直玩得很瘋,但是臨開學的時候作業已經寫得差不多了,而且正確率還很高?!蓖ㄟ^悄悄觀察,老楊發現了兒子的秘密。
每次在寫作業的時候,兒子總是把手機放在一旁,一邊寫作業一邊拍照。發現秘密的老楊把兒子大罵一通,并沒收了手機,“這不就是抄作業嗎?投機取巧!根本不是看解題思路,只是為了盡快解決這道題,寫上就完了”。
在山西一所中學教語文的韓老師說,她現在布置作業很少會布置有思考性的題,“一些只要有稍微難度的題,學生就是搜題搜答案,這樣做和不做沒有區別。”即使這樣,她也常發現一些抄答案的現象,一問學生很多都是拍照搜的。
韓老師認為,搜題平臺的本意是好的,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孩子解決家庭作業的問題。但是由于家長監管不到位,很多學生不夠自覺,依賴上了輔助工具?!斑@樣,家庭作業起不到鞏固課堂知識的效果,照抄的后果就是成為知識的‘搬運工”。
因此,韓老師在家長會上多次提醒家長,盡可能少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還要做好監管工作。“老師如果無法得到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準確反饋,就無法及時糾正他們在學習中的易錯點。從這一點來說,網絡搜題害人不淺”。
(摘自《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