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全面部署線上教學
針對農村學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和留守兒童多等現實情況,學校對本校398名學生的網絡設備情況及參與線上學習的方式進行了逐一排查,最終由學校統一匯總,并以班級為單位創建了QQ群、微信群。對不能及時參加線上學習的30名學生,教師及時與家長溝通,約定線下指導的時間,確保居家學習期間每一個學生都不掉隊。
為保障線上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教師馬文超精心制作了培訓視頻,對軟件的下載使用和教師的作業布置等內容進行了指導,為線上教學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五育”課程助學生學有所獲
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整體設計了“停課不停學”期間的線上課程,內容涵蓋了語、數、英、音、美、科學、書法、道德與法治和心理健康9個學科。學校還舉行了線上升旗儀式、抗疫英雄故事分享會等主題活動,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與啟迪,進而自主地參與線上學習。學校利用開學第一課和每周的道德與法治以及心理健康課,有針對性地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自我防護、知識宣傳、心理疏導等方面開展指導,提高學生的防控意識和能力。
為使學生居家學習不枯燥,學校還組織學生開展了“好書伴我行”“練字不停歇”“運動我快樂”“科學我探索”等實踐活動。
跟蹤指導促教學水平提升
經過初期的摸索,學校及時調整了線上教學方式,提出了立規矩、抓重點、挖資源、重習慣四個方面建議。在實施過程中,教學領導深入各班的教學群,實時關注教育教學情況,課后及時與教師交流,提升教師們的線上教學水平。通過聽課,學校發現20分鐘的網課,如果采用師生問答的方式教學,效率低下,建議教師通過微課、視頻或實踐活動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部分高年級的教師提前上傳微課,借助導學卡讓學生自主預習,線上教學時教師再針對學生的主要問題集中講解指導,幫助學生內化理解,使翻轉課堂實效性更強。
線上學習方式從最初的打卡簽到、表情簽到、學號簽到,再到背誦簽到,不僅是簽到形式的變化,更是線上學習內涵的提升,教師潛心琢磨,保證了教學扎實有效。
多元評價助家校合力育人
線上教學中最費心勞神的就是作業批改與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往往是以照片的形式傳到群里,幾十個學生的練習作業,教師都要一一翻看、批改。雖然線上教學時間不長,但批改和反饋一般都需要兩三個小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們集思廣益,有的利用QQ作業、“小打卡”等功能在線評價,有的評選作業評論員,分組輪流評價作業,有時家長們也自發地參與評價,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家長與學生互動的多元評價氛圍,學生不僅在評論中提升了學習能力,更解決了教師們批改、評價的難題。
線上學習考驗學生的自律性和家長的責任心,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家長會,班主任以信件或公告的形式讓家長理解網課的意義,適時給家長以教育方法的指導,從而使家長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出積極作用,最終把家庭變成學習的理想場所,多方合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和實效性。
教學聯盟激發村小活力
學校教師們精心備課,設計學習任務單,準備練習題,并將精準扶貧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對不能參與網課學習的學生,班主任每周通過電話溝通、小組互助等方式進行輔導。中心小學還下發線上教學方案,對村小的線上教學給予指導,并要求村小結合實際進行自主設計實施。
今后,學校將把“抓實基礎,強化重點,關注教學質量”作為重點,定期回顧、定期檢測,繼續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