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宏志

海州區河北街道西華園社區工作人員在轄區創業基地組織開展烹飪培訓活動
為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阜新市海州區河北街道西華園社區黨委深入拓展網格化管理模式,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社區和社區黨組織先后被評為“遼寧省百家示范社區”“省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等稱號。
突出“黨建+網格聯動”,凝聚治理合力。西華園社區共有居民2561 戶6682 人。社區黨委下設1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72 名。在網格化管理服務中,有225 名網格員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組織、便于服務”的原則精細劃分為四級網格,其中黨員占比達40%。社區黨委將信息排查、宣傳教育、安全巡視、糾紛調處、服務關心等5 項工作職責落實到位,摸索出人、賬、群、圖、牌、冊六項基礎工作全落實的“四五六”工作法。在各項工作中,網格黨員沖在前、干在先,得到社區居民的認可。廣泛動員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在職黨員干部、志愿者等投身到網格建設管理中,凝聚多方力量畫出最大“同心圓”。
探索“黨建+數據平臺”,升級智慧社區。廣泛應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落實“黨群一張網、服務叫得響”部署要求,全力推進“一網五平臺”建設,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社區治理服務站、糾紛化解服務站、訴求辦理服務站、便民惠民服務站、智慧黨建服務站,與上級五個平臺對接,在“阜新黨群服務網”中實現數據統攬、信息共享,以及對基層治理、糾紛化解、訴求辦理、群眾服務、黨建工作等通辦。依托智慧黨建平臺,基層黨支部每月25 日前錄入“三會一課”組織生活信息,發送工作照片,做到信息共享,便于上級及時指導,提高規范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通過資源整合,以黨建為統領,做到線上有溝通、線下有交流,實現了“一張網、全覆蓋、心連心”。
抓實“黨建+精準服務”,增強服務效能。強化基礎保障、擴展服務功能,構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的社區服務新典范。擴建改造了520 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設置“四廳三室五站”,即網格議事廳、便民服務廳、翰墨書香廳、風采展示廳,“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人才工作室、黨群活動室,建設了與“一網五平臺”各功能相對應的5 個站點,為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供了陣地。依托陣地,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進行“傳聲—協商—交辦—反饋”,形成了服務閉環管理;社區服務大廳全年無休,設立金牌服務窗口,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實施“人進戶,戶進房,房進格,格進網”的精細化服務模式,著力構建“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務全方位”管理體系。把排查問題作為常態化工作,今年已排查解決群眾關心的治理難題56 個,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