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樹設施栽培原理與類型
1.1果樹設施栽培原理
果樹設施栽培原理是利用溫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設施,改變果樹生長發育光照、溫度、水分、氧氣及二氧化碳等環境條件,實現果樹生長的促早、延后及改善果實品質等特殊的栽培技術[1]。果樹設施栽培技術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果樹的栽培形式、日常管理、修剪枝葉、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環境對果樹的不利影響,讓果樹安全度過休眠期。
1.2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種類
中國果樹設施栽培技術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冬季和春季缺乏新鮮的水果,所以果樹設施栽培技術主要以供應春季和冬季的新鮮水果為主,也就是通常說的反季節水果。一種方式是促進果樹快速生長發育,讓果實在每年的早春成熟上市,另外一種方式是延長水果的生長周期,讓果實在秋末或者冬初成熟。
1.2.1促成栽培技術
促成栽培技術是通過人為手段讓果樹在沒有開始進行休眠或未完全結束自然休眠的狀態下,讓果樹提前進行休眠或打破自然休眠的狀態,讓果樹提前進到下一個生長環節,在這種條件下果實可以提前成熟,提早上市。比如青島種植的櫻桃可采用促成栽培技術[2]。
1.2.2延遲栽培技術
延遲栽培技術通過培育一些晚熟的水果品種或技術手段延緩水果生長速度,從而延長水果成熟的時間,讓果樹在晚秋或初冬時節成熟。延遲栽培技術應用較少,目前只在葡萄、桃子等少量水果中應用。
1.2.3促成兼延遲技術
促成兼延遲技術是將促成技術與延遲栽培技術結合起來,讓果樹在一年之內多次開花結果,達到一年兩熟或三熟,提高果樹產量。
2果樹設施栽培技術要點
2.1選擇合適的品種
果樹設施栽培技術與果樹品種關系密切,不同的果樹品種選擇的果樹設施栽培方式也有差異。在選擇果樹品種時,需選擇促花簡單、產量高、結實率高、抗逆性好的品種,這樣才能確保果樹產量和質量[3]。目前種植的果樹設施栽培技術主要以促成栽培技術為主,因此,在選種時,需選擇優質早熟的果樹品種。以櫻桃為例,適合棚栽的櫻桃品種主要有紅燈、早大果、紅櫻桃、意大利早紅品種;藍莓品種有奧尼爾、萊格西、公爵、綠寶石、賽拉等。這些果樹品種與青島自然環境相適應,可以提高果樹產量與質量。
2.2破眠技術
果樹落葉后在一定低溫環境下才能進入到自然休眠狀態,一般來說果樹在0~7℃低溫環境下的小時數稱之為果樹自然休眠的需冷量,在不同時間內,果樹自然休眠需冷量不同。若果樹休眠期間需冷量不足,則可能延遲果樹的發芽、開花時間,影響到果樹結果[4]。因此,需采用人工手段,降低果樹生長溫度,讓果樹提早進入自然休眠狀態。目前,山東青島藍莓促成栽培過程中,白天大棚采用覆蓋棉氈避光降溫等人工預冷方式讓藍莓提前進入到休眠狀態,達到藍莓需冷量后,再恢復白天時的陽光增溫,進行促成栽培。
2.3環境調控技術
2.3.1溫度調控技術
溫度調控技術是給果樹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溫度,加速果樹的生長、發育、開花及結果,提高果實品質。大部分地區反季節水果都采用大棚種植,大棚搭建扣棚前5~10 d,需覆蓋地膜,提高果樹種植過程中的溫度,為果樹上半部生長發育提供水分。山東大早櫻桃的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若這時遇到寒流或倒春寒、溫度低于0℃,可能出現凍花現象,造成櫻桃減產或絕產[5]。因此,在早春季節需做好櫻桃果樹的保溫和升溫措施。在搭建大棚時,可選擇導熱系數比較小、不透明的材料,開挖防寒溝,加厚日光溫室墻體等措施。若在開花期遇到天晴,需及時通風換氣,防止大棚溫度過高,影響花粉活力。
2.3.2濕度調節技術
果樹生長環境的濕度影響到果實品質及產量,因此,需要控制果樹的生長濕度。當大棚濕度過高時,需打開大棚風口,為地面覆膜,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若室內比較干燥,需通過空間噴霧、滴灌、地面灌溉等方式增加果樹生長環境的濕度。若采用地面灌溉時,需合理控制灌溉量及灌溉次數,按照少量多次原則進行灌溉,確保土壤濕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
2.3.3光照控制技術
光照是果樹生長重要的因素,山東櫻桃是一種喜光的植物,對光照要求比較高。若光照條件比較好,櫻桃的花芽充足、坐果率比較高,果樹成熟比較早。因此,在栽種時,必須確保果樹有充足的光照。在室內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需及時揭開棉氈等不透明材料,讓植物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其次,還可以在大棚內鋪設光照材料,在大棚地面、側墻鋪設反光地膜,可提高室內的光照度。
2.4冬剪技術
為了提高果實的品質,需要調整果樹的結構,讓果園疏密有致。冬剪主要是及時修剪果園的病殘枝、無花枝、蟲枝、枯枝,給果樹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防止病蟲害越冬危害果樹。在修剪時,必須確保果樹的地下和地上部分相互平衡,控制果樹疏枝干的數量,一般是總枝條的10%,并結合果樹品種進行修剪。山東大櫻桃的果樹適合矮小、緊湊的樹形,這樣可以增加櫻桃的光照率。扣棚前,需進行拉枝,調整櫻桃樹的大枝方向,采用繩子或棍撐的方式,可以調整櫻桃樹的生長方向,改善櫻桃樹的通風透光性,讓櫻桃樹早日開花結果。當主枝生長到40~50 cm時,需要進行摘心,摘除長出來的新梢幼嫩部分,控制新梢的長度,讓樹枝進行分枝,使櫻桃樹的樹枝分布更加有層次。櫻桃樹的摘心工作一般在櫻桃樹開花前一個星期進行,根據樹梢的發芽情況,可分成輕度摘心、中度摘心及重度摘心,輕度摘心只需將櫻桃樹樹梢頂端剪除3~5 cm,中度摘心是將樹梢頂端剪除20~25 cm,重度摘心是將櫻桃樹枝的基部保留15 cm,一般只需輕度摘心就可。
2.5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果樹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果樹的病蟲害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櫻桃設施栽培過程中,隨時會發生病蟲害,導致果樹減產甚至死亡。因此,需加強果樹設施的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方式有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術是利用光、熱、聲音等方式進行防治,或使用黑光燈誘殺蟲子;生物防治技術是利用生物鏈原理,達到以蟲治蟲、以菌治菌的作用,在果園投放害蟲的天敵來防治病蟲害;化學藥劑就是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果樹設施栽培技術對果樹產量及質量影響巨大,因此,需進一步研究綠色果樹設施栽培技術,提高果樹設施智能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澤庫.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原理與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8):91-93.
[2]都興迪.果樹設施栽培的原理與技術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9):32-32.
[3]李秋麗.現代林果業種植中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J].農村科學實驗,2019(24):66-67.
[4]張柯,楊金帥,田杰.現代果樹設施栽培技術應用探析[J].農村實用技術,2020(5):59-60.
[5]劉暉.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實施要點[J].現代園藝, 2020(2):22-23.
(青島市黃島區張家樓鎮農業農村中心鄧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