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慶里地處英德市北部山區,為喀斯特地形。2013年,積慶里開始種植有機茶,核心種植面積為200 hm2,茶園還設置觀光區及風景區。茶園種植區相對封閉,最終形成了四面環山、中間為盆地的山谷茶園,喀斯特地貌使得茶園與周圍的農地、城鎮、工廠等隔離。20世紀80年代初期,從云南大葉群體中選育單株,通過多次培植得到英紅九號茶種。英紅九號茶樹品種適合在亞熱帶地區種植,英德市土壤條件適合英紅九號的生長。2017年,積慶里成為獲得國家有機茶和出口歐盟雙重認證的茶葉品牌。
1氣候條件
茶葉生長地區的溫度及濕度條件決定了茶葉品質。積慶里英紅九號茶園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北江中游,屬于南嶺山脈丘陵地帶,為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過渡性特征明顯,溫暖多雨、四季溫度適宜,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濕氣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風。
積慶里農業公園地處亞熱帶與熱帶過渡地帶,年平均降雨日為162 d,平均相對濕度為78%,全年無霜期為315.6 d,年平均氣溫為21~22℃,年平均降雨量為1 879.7 mm,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英紅九號茶葉生長。積慶里茶園設有專門的溫度監控間,可精準控制茶園溫度及濕度,并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2生態環境管理措施
環境管理是積慶里茶園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管理不當會影響茶葉生長。積慶里茶園為生態茶園,作為獲得國家有機認證的茶葉品牌,積慶里茶園堅持科學的防蟲治蟲理念,實施綠色的防治方式,利用動植物天敵關系,維護茶園的生態平衡。粵北地區溫潤多雨,茶葉生長周期長,茶葉害蟲食料充足,雨季防蟲較難。在生態保護方面,積慶里茶園規定茶園周邊10 km范圍內禁止捕鳥,改善鳥類居住環境,吸引麻雀、黃鸝、啄木鳥及布谷鳥等。目前積慶里生態區(含石門臺國家自然保護區)有鳥類208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5種。茶園共有留鳥156種、冬候鳥44種、8種夏候鳥;積慶里茶園鳥類資源十分豐富,保護鳥類資源,為鳥類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吸引鳥類駐留,是積慶里茶園維持良好生態的必要措施;積慶里茶園周圍種植大量松樹,茶園行間種植杉、桂花等防護林和行道樹,為增加生物多樣性及防治病蟲害,積慶里茶園還根據茶園病蟲害發生種類和危害程度適當種植除蟲菊及黃花菜等植物,這些植物有利于害蟲天敵生存,可起到抑制害蟲的作用。積慶里茶園周邊地區還種植桂花、紫荊、松樹,也可減少害蟲數量;茶園內還少量種植杜仲、黃柏、銀杏,可驅散害蟲。另外,積慶里茶園實行人工除草,保護益草,對土壤進行松土處理,著重護理茶樹根部,為茶樹的生長創造良好條件[1]。
積慶里為文旅茶園,茶旅是積慶里茶園重要的文化項目,因此,需兼顧生態及旅游雙重功能,保護茶園生態旅游環境,提升茶園經濟效益,嚴格控制進出茶園的人流及車輛密度。在旅游旺季,控制人車流量,控制游客及車輛入園時間,提前疏導入園游客及車輛。在外部景區入口(離茶園大約10 km)必須在車輛尾氣管加裝尾氣凈化器,出園區后拆除。所有車輛停在外部景區入口停車場,游客在園區內需乘坐園區專用電動車。
在節假日需科學控制茶園游客數,茶園人流最大容積率為1000人/h,若超過此數量,需在外部景區入口掛出黃牌警告,有效控制人流量。另外,積慶里茶園不接待大型會議及活動,有效避免人流量增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3空間規劃措施
積慶里茶園面積為200 hm2,在實用樹及景觀樹布局上,平地需每隔6~8行種至少1行,遮蔭度為30 %~40 %,植樹約75~150株/hm2。積慶里茶園四面環山,地形以丘陵為主,茶園內保留了原生態樹木,利用自然英石景觀來造景,形成了文化藝術濃厚的茶園空間。種植景觀樹還可有效調節茶園溫度及濕度,營造茶樹天敵生存環境,提高茶葉品質[2]。
4病蟲害防治措施
積慶里生態茶園注重維護茶園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倡導使用天敵防治害蟲,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害蟲。積慶里生態茶園對害蟲天敵實行精細化管理,科學統計和分析天敵,繪制天敵與蟲害關系圖譜,網格化檢測天敵與害蟲的活動關系。通過分析積慶里茶園病蟲害發生種類及病蟲害危害程度,科學使用生態殺蟲的生物防治技術。另外,可人工飼養寄生蜂、捕食螨等天敵,在害蟲猖獗的區域合理釋放天敵,有效控制茶園害蟲(螨)。例如,德氏鈍綏螨可防治茶跗線螨,胡瓜鈍綏螨可防治茶橙癭螨,寄生蜂類如赤眼蜂可防治茶小卷葉蛾,纓小蜂可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瓢蟲和草蛉可防治茶蚜[3]。
積慶里茶園采取殺蟲燈誘蟲,根據茶園土地平整度及害蟲數量,每2~3.3 hm2安裝1個殺蟲燈,應使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誘殺。通過蟲控部門的監控及觀察,物理燈控區與非燈控區害蟲量不同,燈控區害蟲量減少了35.7%。
色板誘殺是積慶里茶園經常采用的滅蟲方式,這種方式綠色、環保、低碳。色板誘殺可防治蚜蟲、粉虱、小綠葉蟬及薊馬。積慶里茶園根據害蟲發生區域,科學選擇色板防治害蟲。例如,黃色板可誘殺茶假眼小綠葉蟬、茶黑刺粉虱等害蟲,藍板可誘殺茶薊馬。色板大小為30 cm×25 cm,根據害蟲分布情況確定色板安裝密度及安裝高度。一般在清明節和端午節前的采茶期安放和更換色板。多年來,積慶里茶園反復測試圍板,形成了色板誘殺數據庫,根據當地氣候及害蟲分布情況,合理設置色板色彩、密度,有效控制了病蟲害。
目前,積慶里茶園安裝了先進的農作物病蟲害智能防治系統,利用傳感器采集茶園濕度、溫度、光照及含水量等環境參數,無限備份傳感器測試數據,創造良好的茶園生態環境;此款設備可發出超聲波驅趕害蟲,根據害蟲類別及數量,發出不同色彩的光波,通過光波殺滅害蟲。
積慶里茶園堅持人工除草、機器除雜草。人工除草優勢主要有以下3點:第一,可有效分類雜草,留下適合天敵生存的雜草;第二,人工除草可平整茶樹生長土地;第三,人工除草可避免機器對茶樹和土地造成的機械性傷害。
積慶里茶園每年在秋冬季定時修剪茶樹枝,修剪茶樹枝可防蟲,去除寄生在茶樹枝上的蟲卵,減少蟲害發生概率,還可保護茶樹過冬,有效減少茶樹對土地肥力的吸收。
按時處理病茶樹。積慶里茶園每年有2 %的老茶樹遭受病蟲害侵襲,茶園定期挖除茶樹,再補種新樹苗,維護了茶園生態性。
積慶里茶園是英德紅茶代表品牌,它根據茶園生態環境及有機茶種植標準,生產出符合國家有機食品和出口歐盟食品雙重標準的茶葉,為中國茶葉的生態化種植和安全生產作出了示范性作用。積慶里茶園充分利用氣候、地形以及生物優勢,實施科學的生態環境管理措施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為中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茶園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經驗。
參考文獻
[1]劉莉,曾義玲,代洪亮,等.茶樹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J]植物醫生,2016(7):73-75
[2]劉晶.茶園主要害蟲生態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J].鄉村科技,2019(3):65-66
[3]歐陽健軍.廣東茶樹主要害蟲概述[J].廣東茶葉科技,1985(4):1-02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羅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