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周一盤后降準落地,此次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釋放了更強的穩增長信號。從歷史規律看,全面降準對于房地產行業銷售有一定積極作用。
另外,近期監管層釋放支持地產融資信號,房地產產業鏈預期或維持平穩。在此背景下,以房地產、建材、家電為代表的地產產業鏈出現集體上漲,投資者可以考慮對相應指數基金進行布局。
本周A股走勢火熱,周一微調后,上證綜指連續迎來上漲。盤面上金融、地產、消費集體發力,尤其是經歷了深幅調整的地產產業鏈,出現久違的爆發式行情。前四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更是大舉流入了近400億元,助推市場情緒。
從歷史規律看,全面降準對于地產行業銷售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通過比照2008年、2011年和2015年三輪全面降準周期可以看到,三輪全面降準之后行業銷售均存在恢復,持續時間在1年左右。2019年第五輪降準周期和2021年7月啟動的第六輪降準周期的第一次降準均疊加了行業調控,因此地產行業受益相對有限。
而近期,行業政策面也有回暖的跡象。上周恒大公告無法履行擔保責任后,一行兩會表態支持房地產行業,供給端明確提到滿足開發貸及并購貸、支持優質房企發行公司債,需求端提到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
本周高層關于房地產行業的表述也提到,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地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前期多家房企資金面爆雷對產業鏈上下游造成影響,預計政策面將對產業鏈整體進行呵護與規范。
從基本面角度,房企依然面臨明年及展期部分還款壓力,開工及投資預計將有一定滯后。而產業鏈上下游的建材和家電板塊,相對更加值得關注。建材方面,上周周期品種浮法玻璃國內均價環比上漲0.65%需求尚可,趕工形成一定支撐。成本端燃料、純堿成交重心均有所下移,疊加價格推漲單位利潤大幅改善;防水、涂料等消費建材走向集中邏輯不變,三季度上市龍頭企業的收入增長明顯,未來幾年份額提升依舊是核心邏輯。
家電方面,占據最大權重的白電10月內銷出貨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根據相關數據,10月空調、洗衣機、冰箱內銷出貨分別為536萬臺、456萬臺、365萬臺,比2019年同期增長6%、9%、下滑1%,疫情的負面影響逐步退去。盈利端,根據中怡康數據,空調、冰箱、洗衣機前10月均價同比去年提升9%、15%和10%,原材料價格壓力逐步緩解,產品均價提升的背景下,家電行業盈利有望顯著改善。
整體來看,年初以來房地產行業投資、銷售、新開工等數據承壓,建材、家電等上下游行業需求也處在觸底恢復的過程中;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也使得行業內公司的毛利率出現下滑。由于不同上市公司的行業競爭格局以及產品線布局不同,股價表現亦有明顯差異。
以家電行業為例,個別白馬股業績大幅下降,股價甚至接近腰斬。對比看,中證全指家用電器指數年初至今跌幅僅為10%,能夠有效分散風險。而家電行業長期表現穩健,過去10年申萬家電指數漲幅達328.48%,為申萬一級行業第三名。
后續來看,家電優質龍頭經營穩健,逐步消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不利因素,目前盈利水平已經環比出現改善跡象,行業存在一定反彈空間。隨著指數調整和盈利消化估值,目前家電板塊的PE18.89倍已經回到歷史中位數附近。
內地房地產產業鏈相關ETF一覽
建材行業方面,內部細分領域眾多,比如像水泥、玻璃等傳統建材,最近3年已經逐漸在去周期化。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消費建材,比如防水材料、石膏板、五金件等等,其景氣度依賴于下游的地產、基建的韌性。但即使下游需求下降,仍然有產業集中度的提升。因此,過去幾年,建材行業也是遠遠跑贏地產指數的。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分析這些產業鏈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既要關注了解地產數據和政策變化,又要觀察公司需求、庫存周轉、原材料成本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等變化,存在不小的難度。在產業鏈行情復蘇的情況下,不妨通過相關ETF布局,把握行業景氣度向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