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入
都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只有生動形象的語言,才能感染讀者。具體表現在:寫人時,神形畢肖,讓人如見其行;寫景時,繪聲繪色,使人如臨其境;說理時,亦莊亦諧,給人一種內在的邏輯力量。
寫作時,若能恰當地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行文,就可以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從而給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常見的比喻修辭主要有以下幾種呈現形式: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常用“像”“好像”“好比”“似”“好似”“如”“如同”“仿佛”等喻詞。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稱隱喻):本體、喻體都出現,在形式上是相合關系。一般用“是”“就是”“成”“成為”“當作”“等于”等連接本體和喻體。如:“共產黨是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3.借喻: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如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中就有這樣一段精妙的比喻:“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這里,作者用晶瑩透亮的藍水晶比喻藍汪汪、清亮亮的天空,突出表現了天空的清亮、晴朗,生動形象,讓人耳目一新。
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寫作時,有以下幾點需要同學們謹記:
1.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
2.本體和喻體間必須要有相似點。
3.所使用的喻體要常見、易懂;比喻要貼切;尤其要注意思想感情的抒發。
我寫我秀
窗外的四季
◎劉菲菲
我的教室在三樓,坐在教室里,從窗戶一眼望去,恰是學校綠化中心。
一年四季,大自然在綠化中心施加著各種魔法:春天綠草如茵,鮮花搖曳;夏天枝繁葉茂,蟬鳴聲聲;秋天落葉滿地,碩果累累;冬天蠟梅初開,白雪皚皚。
春姑娘剛剛降臨人間,大自然就把窗外的景色變成了一幅色彩繽紛的水粉畫。地上嫩綠的小草冒出了芽尖,成片成片,鋪成綠毯,各色野花點綴其中,幾只麻雀嘰嘰喳喳地尋找食物。
角落里。樹木煥發出生機,枝頭粉色的花苞一簇一簇的,似乎在向寒冷的冬季告別。
魔法把水粉畫的色調逐漸加深,夏天呈現出油畫般的色彩。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天空由此變得更加湛藍,枝頭的葉子由嫩綠逐漸轉成墨綠,鮮花的顏色也愈加濃烈了。知了慵懶地趴在樹枝上,演奏著屬于夏天的音樂。
一筆墨色為秋天增添了國畫般的韻味,各色裝點,濃淡相宜。綠葉隨著秋風褪去了顏色,不慌不忙地落到地上,向世界宣告著已完成今生的使命。
樹木的顏色逐漸加深,等待著下一年的輪回。群群大雁成排飛去,在灰藍色的天空中留下一抹痕跡。
色彩的消退使冬天呈現出一種素描畫般的簡潔,萬物留存的生機在大自然的畫板上一筆一筆地勾勒出了靈動的線條。點點雪花從空中飄落,欲以潔白渲染校園。不知誰的一聲“下雪啦”,讓同學們忙奔出教室去迎接這些精靈的到來。
當雪毯鋪遍校園時,一串串腳印就為大地蓋上印章,一個個飛舞的雪球在空中劃過優美的弧線。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大自然這位神奇的魔法師一直在窗外偷偷見證著我們的成長,通過四季繪制出的一幅幅圖畫,為校園生活增添著無窮的色彩。
(河北石家莊市營里中學)
教師點評
1.結構清晰。小作者把四季的景色以“水粉畫—油畫—國畫—素描”的形式串聯起來,結構清晰,比喻恰當,符合各個季節的特點。
2.用詞優美。文中,“煥發”“炙烤”“慵懶”“渲染”等詞語運用恰當,生動形象。整體色彩渲染多樣化,與各類圖畫的特點相結合,具有畫面感。
3.動靜結合。小作者將植物、動物的狀態結合起來進行寫作,所選對象具有校園生活特點,不失為一篇佳作。
(劉瑩)
文題匯總
命題作文導寫
1.《論語》有言:“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導子貢以“恕”作為終身奉行的一個字。魯迅以“早”來自我惕厲,要求時時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
對你來說,哪個字是自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
請以“我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這是一篇材料加命題作文。雖有材料和題目的限制,但立意的角度還是比較寬泛且靈活的。只要符合題干的要求,選擇一個體現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字來寫即可。
2.請以“遲了一分鐘”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上學的時候,遲了一分鐘要被罰;出門旅游的時候,遲了一分鐘,火車、飛機便不再等人;對父母的愛,遲說一分鐘,就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有規則、有態度、有后悔、有成長……寫好這篇作文并不難,關鍵在于如何從生活瑣碎中獲取細節,抒發真實動人的情感。
審題時,要把握好“一分鐘”的內涵,可延伸理解為“一個猶豫的瞬間”“某個細小的片段”等等,但在行文過程中要緊扣題目。重點在于“遲了”之后的深思,既可以是因為“遲”造成的失落、遺憾、悔恨等使“我”成長,也可以是“遲”的過程中發生的事令“我”感動,“我”即使“遲到”,也不后悔。
3.春去秋來,花開花謝,斗轉星移,潮起潮落。當你還在感念花的一生時,殊不知自己也在無形中長了一歲。偶爾坐下來,看著照片中的你,懷念那些與你一起走過的時光,心中又涌出無數的情愫。
遇見你真好,可惜現在你已不在我身邊,不知道我在想你的時候,你是否也在想我……
請以“與你一起走過的時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這是一篇回憶性的作文。“與你一起”決定了選材上體現的不應該是個體,而是“我與你”的故事。這里的“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何走過”是作文的重點。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時光”是個時間段,要寫出你在這個時間段內經歷的事情和獲得的體驗。
作文要想勝人一籌,在選材上必須做到新穎豐富。弄清題意、確立主題后,腦中會浮現許多材料,同學們不妨在草稿紙上把想到的材料羅列出來,逐個審查,好中選優。篩選材料時,要圍繞中心選擇真實的、有典型意義的、新穎的材料,這樣,作文內容才會呈現出“豐富”的狀態,作文自然成功了一大半。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