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導寫
親情,是有血緣關系的人之間存在的特殊感情。親情是潤物的細雨,是醉人的春風;親情是厚重的情感,是深情的凝望;親情是一縷陽光,讓心靈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春的溫暖。
佳作展示一
想起了他
◎丁 彤
月圓,星爍,風輕,樂悠。
是誰在拉二胡?是誰在奏《二泉映月》?是誰在吟“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遙遙出巷口,宛轉又上小橋頭”?我想起了他。
曾經,同是這樣的夜晚,我與他在庭院散步。月光輕柔地灑在他的身上,也灑在我的身上。我抬頭,月正圓,輝正清。我用稚嫩的聲音問:“這月亮,好美啊!像什么呢?”
“月有盈虧。新月,細細彎彎,嫩嫩尖尖,羞羞答答,像柳葉。‘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是新月的情態吧!”他緩緩說道。
我歪著小腦袋,想了想新月的樣子,又望向他的臉,忽然高興起來:“像你的眉毛!最像你的眉毛!細細彎彎,讓人一看就親切,就暖和,就安全。”“真是一個會說話的小精靈。”他用他那握慣了筆、撥慣了弦的手指摩挲著我的頭,笑了笑,“那圓月呢?”他抬頭望向頭頂的圓月。
“梨子!”我脫口而出,“黃澄澄的,圓圓的,又酥又甜又香,味道真是棒極啦!”
“小饞鬼!”他笑了。我也不禁笑起來。
他坐在柳樹下的竹凳上,操起那把通體光滑的二胡,眼睛微微閉起,瞎子阿炳從他的指尖緩緩走出……
今夜,仍是圓月美景,但少了他,少了庭院散步,少了“月亮像什么”,也少了“阿炳”。
他最愛聽《二泉映月》,也最常拉《二泉映月》。有人說,這首曲子慘,為什么不換一曲?他輕嘆,繼續拉。別人也輕嘆,輕輕走開。
我也問他為什么不換一曲。
“你也覺得這曲子慘嗎?”他問。
我點頭。
“你沒有看到阿炳不屈的身影嗎?”他繼續問。
我搖頭。
漸漸地,我長大了,真的從二胡聲里看到了阿炳不屈的身影。今夜月明,我又聽到了二胡聲,聽到了《二泉映月》,聽到了“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遙遙出巷口,宛轉又上小橋頭……”柳下聞曲,潸然淚下。
爺爺,四年了,另一個世界,你過得好嗎?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級中學(901)班,指導老師:張愛國】
點評
考生通過生動的生活細節,來表現“我”的感慨、懷念之情。作文以《二泉映月》貫穿全文,寫得情意深沉,令人動容。
佳作展示二
想起了他
◎李 朗
那天,爸爸帶我去爺爺的鴨場。
“爺爺,爺爺……”老遠,我就大喊著奔向爺爺。爺爺放下手里的籃子,張開雙臂迎接我。到跟前了,爺爺一把將我抱進懷里:“哎呦,我家寶貝來幫爺爺干活咯。”他用濃密的胡須摩擦著我的額頭,繼而將我高高舉起,轉了兩圈,“寶貝能幫爺爺咯……”
“爺爺,我幫您放小鴨子。”我認真地說。
“喲,小鴨子都在河里游泳,不要寶貝放。”爺爺笑著。
“那,我想看看小鴨子。”
“好!”爺爺抱著我來到小河邊,“嘎嘎”地叫了幾聲,鴨子們便聽話地游了過來……
爺爺陪我在河邊玩了一會兒,便將我抱到鴨棚里,說:“乖,你先自己玩一會兒,爺爺到外面撿鴨蛋去。”
鴨棚的地上也有許多鴨蛋,旁邊有幾個竹筐,竹筐里也有一些鴨蛋。于是我也將地上的鴨蛋往竹筐里撿。“我能幫爺爺了,爺爺一定會夸我的!”我心里得意極了。
鴨蛋離竹筐雖然不遠,但我還沒撿上幾只就累得氣喘吁吁。我又想起爺爺曾經把小鴨子從一只筐扔進另一只筐里的樣子,就撿起一只鴨蛋扔進竹筐,再撿,再扔……
“寶貝,你在做什么呀?”爺爺驚訝極了,但當他意識到他的驚叫聲嚇到我時,又急忙笑起來,“寶貝,你是在幫爺爺打鴨蛋嗎?”爺爺指著竹筐里十幾只破碎的鴨蛋,又一把抱起我,“好啊好啊,我們家今晚就吃鴨蛋宴……”
我們一起收拾好破碎的鴨蛋后,他說:“寶貝,爺爺要給別人送一筐鴨蛋到馬路邊。”爺爺騎上他的電動三輪車,又回頭對我說:“寶貝聽話,不亂跑,爺爺馬上就回來陪你玩。”
我在鴨棚里玩,感覺時間很長了,可是爺爺還沒有回來。又過了好一會兒,爺爺依然沒有回來。我咧開嘴就要哭,一位鄰居突然跑來:“朗朗,你爺爺……”
我記不清接下來的事是如何發展的,因為當時的我并不清楚電動三輪車被酒駕的汽車撞上意味著什么,甚至連“死”意味著什么也不懂,只記得站在爺爺身邊時,想著他怎么不起來陪我玩?
今天,我又來到那片早已荒廢的鴨場,站在小河邊,站在坍塌的鴨棚前,我不由地想起了爺爺——埋怨他為什么至今不回來陪我玩……
爺爺,你什么時候從天堂回來陪我呢?我很想你。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級中學(901)班,指導老師:張愛國】
點評
這篇作文運用了意外轉折法,收到出人意料的部分尺水興波,設置疑問的同時也給出了答案,同時也表達了“我”情感上的悲痛,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佳作展示三
想起了她
◎潘婉靈
媽媽正在為一筆尚無著落又不得不花的錢發愁,電話來了:“喂!哦,是嗎?好!好……”
我不禁疑惑:自掛了電話,媽媽就像踩上了滑板,飛快地在屋子里忙活開來,還命令我趕快洗個澡,換上柜子里過年時買的那件新衣服。地面已經被拖了三遍,媽媽還是不滿意,又拿起抹布,蹲在地上,不停地擦。媽媽也洗了澡,換上同樣是過年時才穿的那件衣服。
莫不是皇帝要親臨我家?
媽媽坐在椅子上吹頭發,突然愣住了。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原來是廚房里的香油快要見底了。只見媽媽丟下吹風機,連開關都沒有關,風一般跑向鄰居家。很快,媽媽提著一桶油,還有一袋米,火燒火燎地跑回來。我詫異不已,嘴巴張成了“O”形。再看媽媽,雙手叉腰,在屋子里東走走,西看看,還不住地點著頭,似乎對她的“杰作”很是滿意。
不是“皇帝”親臨,是外婆!
外婆放下手里沉甸甸的大包,抓著媽媽的手,問這問那。
“媽,這次能住幾天?”媽媽用毛巾擦著外婆臉上的汗。
“不住,馬上就走,村里恰好有車經過,順路。”
“大老遠的路,飯都不吃一口就走……”媽媽突然覺得難過,為外婆。
“這是家里雞下的蛋,新鮮;這是家里摘的茶,沒化肥;這是家里……”外婆不接媽媽的話,只顧著從她背來的大包里一件一件往外拿東西。媽媽的眼圈紅了。
大包空了。外婆佝僂著腰,在家里這兒看看,那兒摸摸,笑容越來越多,越來越燦爛。
外婆還是走了——不管媽媽如何留她。鄰居家的東西被送回去了,家里潔凈的地面和家具,以及那茶杯里微微冒著熱氣的水似乎在提醒外婆剛剛來過。
我坐到沙發上,覺得下面有什么東西硌著,拿出一看,不知什么東西用手帕好好包裹著。打開,是一沓紅紅的紙幣。我趕緊遞給媽媽,告訴她這是在外婆剛才坐過的地方發現的。
媽媽捧著手帕和錢,立在那兒好一會兒,突然肩膀聳動,淚水決堤……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媽媽即便做了媽媽,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級中學(901)班,指導老師:張愛國】
點評
兒女年齡再大,在父母的眼里都是孩子。這篇作文正是通過外婆對媽媽關愛的細節來寫母愛的。這種經過感情浸泡的細節,充滿了真情與愛心,誰見了都會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