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曠
魯大師的創始人名為魯錦,作為軟件工程師的魯錦開發了一款優化計算機系統的軟件,取名“Z武器”,后改名為魯大師。
魯大師的業務其實很簡單,僅是檢測系統軟件故障,提供一些優化建議,但魯大師被廣泛關注是因為其股東中有360的影子。
2010年,著名的“3Q大戰”前夜,360就注資了魯大師,占比近40%,將魯錦和其開發團隊收入麾下,魯大師也因此加入360的“免費軟件起飛計劃”用以抵抗QQ。
2016年,創始人魯錦徹底將魯大師賣給360,魯大師也因此完成魯“義子”到“親兒子”的身份轉變,有了360的流量和集團扶持,魯大師得以有更為穩固的生存環境和資金。但這也正表明,魯大師更加擺脫不了對360的依賴。
魯錦走后,360派田野接管魯大師,并擔任CEO至今。天眼查數據顯示,魯大師的第一大股東為360,股權占比為41.67%,田野則持28.12%的股權,上海嵩恒網絡科技為魯大師第三大股東,也就是說360對魯大師有幾乎絕對的控制權。
不僅在股權上依附360,魯大師在營收上也極度依賴360,2016~2020年,魯大師的營收中來自360的利益占比分別為67.2%、41.3%、22.4%、25.2%、27.1%。
自從并入360之后,360和魯大師就進行了捆綁,用戶安裝魯大師的同時會捆綁安裝360瀏覽器或360“全家桶”,360瀏覽器廣告點擊也會使得魯大師獲得收入分成,是早已名聲在外的“流氓軟件”。
即使被冠以流氓軟件的名頭,但一點也不妨礙魯大師賺錢。據魯大師上市招股書顯示,在上市的前一年,魯大師在國內的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月活躍用戶市場份額為98.8%及58.9%,在細分市場中儼然一霸。
不過魯大師自己也明白,其與360共同簽訂的導航聯盟服務協議中:魯大師將用戶瀏覽器主頁導向360瀏覽器,并且還為360其余產品導流,從而向360收取廣告費,將其稱為“內部關聯交易”并不為過。
所以魯大師也想要進行轉型來降低這一過度依賴360的風險,于是在2017年上線來“小魯優選”進軍二手電腦業務,2018年,魯大師推出主營數碼維修業務的魯大師線下體驗店,這些成為魯大師擺脫單一業務的新嘗試,也是為了擺脫工具型平臺屬性的轉型策略之一。



從利潤率上來講,二手手機電商業務利潤率遠低于線上流量業務,魯大師將重心轉移到該領域,其毛利潤率會進一步拉低,魯大師的線下體驗店開店并不多,且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手機售后店、直營店開業,品牌售后的優先級遠高于魯大師,更不必說,線下店的房租、人力成本也并不低。
對魯大師來說,如果不能盡快走在二手交易市場跑出成績,勢必會拖累其現金流。就在不久前,二手回收平臺愛回收上市,二手手機交易平臺的前三名閑魚、轉轉和愛回收,幾乎已成三足鼎立,小魯優選的市場份額不足10%已然掉隊,魯大師的轉型之路依舊坎坷。
實際上,魯大師并不完全押寶二手市場,還將視野投向了游戲、出海等領域,也曾發布AI mark、Easy Clean等工具性軟件,用于將自己“極客”的標簽更為立體的呈現。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6起,魯大師來自360廣告業務的營收占比在逐漸下降,來自電子設備等多元業務的收入占比在逐漸升高。2016~2018年,魯大師電子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40.8萬元、232萬元、1.03億元,分別占總收入0.6%、1.9%、32.1%。公司預期,電子設備的銷售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即使在二手電商市場中,魯大師的市場份額并不高,但在魯大師看來,如今廣告、游戲、硬件銷售多點開花也好過單一的商業廣告營收模式。去年,魯大師CEO還試點了直播,并取得了超150萬GMV的好成績,魯大師的轉型之路一直都在持續。
這不免讓人想起美圖,作為早些年專注于拍照的美顏工具,后布局短視頻、電商、智能硬件、手機等多個領域,更是在不久前倒騰起了比特幣,但依舊難以拯救幾近冰點的股價,魯大師和其他工具型應用一樣,轉型之心不死。
最后,借助PC時期跑分軟件積攢下來的口碑,繼續瞄準智能硬件、軟件優化、商業廣告,魯大師或許還能在逐漸到來的5G時期,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