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1年年初,我國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家長群里激起浪花。該通知明確規定學校不得使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雖然《通知》的主要內容圍繞學生要與手機保持距離,卻意外地讓不少家長產生共鳴:家長的手機也應當與學校保持距離!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家長通過家長群能夠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老師也可以聯動家長在課外監督,為學生打造全方位的學習環境。這是家長們期待的理想家校聯合監管模式,但現實有時候并不那么美好。前不久,江蘇一位家長在短視頻中控訴對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的不滿,憤而大呼“我就要退出微信家長群,怎么了”,在網上引起一片呼應之聲。另一則視頻中的孩子父親因為經常不回復家長群里老師發布的消息,在家長會上被老師點名提醒后突然情緒崩潰,邊哭邊解釋,自己天天加班到凌晨,不可能時刻關注孩子……
更緊密的家校關系原本讓家長翹首以待,如今卻走入一個尷尬的境地。2021年2月2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問題時,提到“為家長減負”:學校的作業不能讓家長監督學生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長去批改作業。改變家校關系必須由雙方共同努力,或許是時候想想,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家校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