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
女兒上小學后,我以為我終于可以輕松一點了,沒想到女兒的新任班主任只用了一個打照面的時間,就把我的美夢打得粉碎。從學校回到公司后,我仔細讀了讀手里的《家校一體責任書——家長版》,納罕地與旁邊的同事感嘆:“現在小學生的作業還要父母先記住,再讓孩子做,學生在學校不會記作業?”同事比我還吃驚地問:“你們幼兒園難道不要家長一起做作業嗎?除了記作業,家長還有批改作業,檢查孩子背誦情況,甚至還要到教室打掃衛生……”
我回憶了一下,女兒之前在我丈夫單位的保育院上幼兒園,老師大多是單位職工的親屬,年紀比較大。記得小班剛開學,老師多次打電話來向我反映女兒的情況,我當時表示很感謝老師的認真負責,并笑著說我不是那種敏感型的家長,老師可以放心管教孩子。那之后,老師就很少打電話來了。
等到學習的大幕正式拉開,我才知道接收作業只能算是“吾家有女上小學”的第一步。開學以后,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里把學生前一天的作業情況列出來,并強調:“請作業完成情況不好的同學的家長,以后記得多給孩子檢查作業。”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家長回復:“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我有點吃驚,現在還是上班時間呢,家長們都不用上班嗎?我“嘖”了一聲,就應付著復制粘貼了一句感謝語。
有一次,老師在家長群里通報,有幾個學生對一道題掌握得不好。其他幾個家長都回復表示回家會仔細輔導。我那天正好加班,回家后沒來得及翻看信息就睡了。第二天,我收到了老師單獨發來的短信:“請問孩子同一道題反復錯幾次,老師在家長群里提醒了,為什么沒有回復?是有什么想法嗎?”我想,既然是家校合作,那我應該主動溝通,之前與幼兒園老師不是溝通得很好嗎?
于是,我給班主任打了個電話,先是夸獎她上課有趣,然后問了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最后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的觀點:“老師,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您聽聽看對不對。現在孩子剛上一年級,應養成自己做作業、檢查、預習的習慣,這樣才能適應以后更大的學習量。如果現在就要父母來督促檢查,她以后會不會依賴父母?所以我想讓孩子自己檢查,家長負責簽字。如果她做錯了,您批評她,后面她就會注意了,也能讓她養成自己檢查的習慣。”
老師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兒才說:“我們做老師的肯定希望孩子好,也會盡力去教。您工作忙到沒空給孩子批改作業,我也能理解。不過,孩子畢竟是您的孩子,況且班上大多數家長都能給孩子批改作業。當然,怎么教育最終還是家長說了算。”聽了這話,我若還繼續堅持,那就真是有點傻了。我趕緊說:“您工作經驗豐富,還請多指教。這樣吧,以后我和她爸爸排個班,輪流給她檢查。”
話雖這么說,但我批改了幾天作業,心里感到還是不得勁。正好,女兒也對我不規律的下班時間不甚滿意,我便慫恿女兒自己檢查。剛開始,她還有點害怕:“不行,老師說了要家長檢查。”我又把和老師說的那一套換個說法說給女兒聽。女兒連連點頭,與我結成“秘密同盟”,還囑咐我:“不要告訴老師哦。”我哈哈大笑,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開始時因為作業比較多,女兒難免會有一兩項作業沒做或者沒檢查,但慢慢地她就摸索出一套簡易的記法,將要完成的各項作業仔細抄在作業本上,做完了檢查后再喊我們簽字。我留心觀察了一段時間家長群,發現女兒并沒有因此懈怠,我頓時感到很滿意。
就這樣,我一邊在家長群里回應老師層出不窮的要求,一邊把孩子能做的事情都交給孩子做,在假裝積極和真的偷懶之間左右橫跳,感覺自己的臉皮都厚了許多。這個學期之初,學校發了新通知,說老師不能安排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我差點就在家長群里大呼一聲“太好了”。家長群里的“家校合作”,真是不要也罷。